第四十七章原来如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尘崩土裂,山石滚滚,尽落入这沟壑中。  

坠下的金色古战车横在宽达三四千米的沟壑旁,两具支离破碎的仙尸亦落在这儿,泛着宝光的仙血出,一滴,又一滴。  

云端上,吴大同怔怔的瞧着这一幕,脑子混乱如同浆糊,他还是想不明白,自个儿什么时候认识的这位恐怖道人!  

数十里外,严煌心有余悸的拍了拍胸脯,目光下意识的朝着那老道瞧了过去。  

此时,老道手持五节五环的三面剑,垂着眼睑,一言不发,周身依旧幽幽暗暗,头顶那三方虚幻宇宙透着莫大的压迫感!  

严煌犹豫了一下,迈步,两个呼吸间便跨越了数十里,又近此地。  

他拱了拱手,道:  

“道君,此事恐怕是个误会.......”  

说着,严煌瞥了一眼地上那道长长沟壑,额间又淌下一滴汗,心头亦泛起疑惑。  

这位道君出手都不收束一下的吗,任由剑气泼洒......若不是最后收了一下力道,恐怕这沟壑能一直漫延到东海市去,将整座城市一分为二吧?  

就在他心思转动的同时,陆煊悄悄咽了口唾沫,旋即轻轻咳嗽了一声:  

“唔,倒也是吾唐突了,这二位......”  

说着,他想要将两具仙尸捞上来,看看还有没有救,只是......  

该如何捞?  

此刻的陆煊,空有守藏史令赋予的恐怖修为,但压根不知道如何驾驭,只能最粗浅的使用。  

想了想,他试着调动自身体内浑厚到可怖的力量,分离出些许,朝着地上那两具支离破碎的仙尸轻轻一抓。  

‘轰!!!’  

天地元气瞬间汇聚成直径超过万米的大手,猛然砸落,激荡起数百米高的土浪!  

在严煌和吴大同错愕的目光中,又是一阵地动山摇后,土浪裹挟破碎的树木、山石等重新砸在地面,  

那原本的沟壑被抹平,换成了深百米、纵横万米的巨大掌印!  

而那两具仙尸呢?  

彻底化作粉尘!  

陆煊陷入了沉默。  

啊这......  

天地良心,自己真不是故意的.....  

严煌猛地看向道人,眼中浮现出惊悸,这位神秘道君也太过狠辣了些许......全尸都不给别人留下!  

不可招惹!  

不可触怒!  

他有些干涩的开口:  

“此二人不知吴道友背后有道君在,既然冲杀而来,被道君镇杀倒也是咎由自取......”  

话没说完,严煌看见这位神秘道君似乎舒了一口气。  

陆煊淡淡笑了笑:  

“哦?这么说来吾没杀错?上善。”  

严煌嘴角抽了抽,心头更加忌惮了,好好好,以为杀错了都不留全尸是吧?  

他一时之间有些沉默了起来。  

半晌,  

严煌勉强平复下心情,又拱手道:  

“有道君为依仗,今日之后,吴道友当无忧矣。”  

陆煊不言,只是高深莫测的抚了抚长须,估算一番这三千年修为剩余的时间后,  

他轻轻咳嗽了一声:  

“大同啊,这些小仙人除了道经之外,又到底为何与你结仇?且说出来,今日一并解决。”  

陆煊想法很简单,剩下一個小时可不能浪费,若是能替吴叔一次性解决掉后续麻烦就再好不过了。  

一旁,严煌神色微微变了变,大同.....好亲切的称呼!  

而吴大同本人则是一脸茫然,但他并未犹豫,而是打蛇上棍:  

“回玄清前辈的话,我之前是生楼大医,自斩一刀强行脱离生楼后,便被生楼追杀,算来,已经有七年了。”  

生楼?  

大医?  

这些都是什么和什么?  

联想到之前褚霜天告诉自己的死楼北宫,陆煊若有所思,旋即道:  

“生楼,何在?”  

吴大同毫不犹豫指了指南方:  

“极南之地,与极北之死楼遥遥相对......”  

末了,他有意无意的提道:  

“据说生楼楼主七年前成就不朽,却也不知真假。”  

闻言,陆煊默默的压下了出剑的念头。  

而一旁,严煌适时道:  

“吴道友若是愿意的话,我可以帮忙,向联邦大议长提议,挂职琅琊行省的副镇守,只享权力,无有义务。”  

顿了顿,他补充道:  

“虽然此后无法离开琅琊行省,但那时有道君为依,又有联邦为持,生楼自然不会再有所动作了。”  

“这......”吴大同下意识的将目光投向陆煊,  

而陆煊则微微颔首,道:  

“善。”  

“那就多谢玄清前辈,多谢严董事长了。”吴大同连做两拜。  

刚拜完,才抬头,却发现那位神秘道君已然不见了踪影,紫气大河、祥瑞庆云等,也缓缓消散。  

他有些失神,而一旁的严煌则是感慨道:  

“吴道友早搬出来这位,哪里会有这般多事儿......说起来,生楼楼主,真成不朽了?”  

吴大同干笑了两声,忽略掉严煌前半句话,回答道:  

“多半成了。”  

“七年前么?”严煌若有所思。  

............  

回到小木屋,陆煊吐出口浊气,一身通天修为散了个干干净净,面容也恢复成了本来模样,不复垂暮。  

将道袍、道冠与守藏史令收好后,他神色微顿,思绪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