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略有犹豫(2/3)
。
但是同时,如此一来他又有与士绅同流合污的风险,所以第二句话解决的就是皇帝的这个顾虑。
黄子澄注意到陛下有所振奋的脸色,不禁更加欣喜,说话语气都轻快了许多,
“第二呢,是臣的身份,臣是陛下潜邸之臣,对付郁尚书的手段在这里是完全不管用的,相信背后那些人也能够明白这一点。”
朱允炆脸色起了一丝变化,有些意外他居然能得出郁新事件中背后有人这一结论,他又看了眼齐泰,不确定到底是谁想到的。
同时他承认之前确实是自己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算郁新虽然官职够了,但是根基不稳的事实,导致了如今的结果,苍蝇不叮无缝蛋,用在这里虽然不怎么贴切,但是道理却就是这样的。
什么是根基?除了资历,底下人支持的多少外,作为皇帝的他的眷顾,圣恩足够,这也是根基,而且是官员最大的根基,这一点郁新就明显有缺了。
就比如之前事发,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放弃他,而不是坚持保他,这就是明证,给了那些人可乘之机,不然,如果换一个圣恩足够的人,也许就这泼脏水这一招,他们想都不会去想。
黄子澄继续开口:“有此两点,换臣来,起码能做到的是不会和士绅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一切都能商量着来,相信陛下也不是要把士绅给一网打尽。”
朱允炆注视着他的眼睛,觉得自己可能真的是小看了他,不论其他,能觉察到这两点而且敢于直面向他要官,这就不简单。
不过,他还是有些犹豫,好处一大堆,但是都不能抵消他来办的风险,容错率太低,加上他本人还不怎么靠谱,朱允炆很没有信心。
犹豫了下,到嘴的话还是没有说出口,先继续看看吧。
下一刻,黄子澄就抛出了自己的杀手锏,笑着缓缓吐出了一段话,“而且臣不要求以户部尚书的身份去主持,只要能合理的参与进去,臣不在乎尚书的职位,陛下,臣真的是一心为民啊!”
妙啊!朱允炆不禁拍手叫绝,这就是他犹豫下准备说出来的办法,只不过他提出来的话,终归有着些许不好。
毕竟是人家提出来的思路,也许想的就是能出任户部尚书,他一下子就给打断,就算是皇帝也有些说不过去。
不过…现在他自己提了出来就没有这么多问题了,户部尚书另选他人,性格稳重一点的,主持全面工作,黄子澄作为直接负责人可专门协助,这样一来,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好处还能吃到。
委屈是委屈了一点,不过既然他主动提出来了,朱允炆就喜欢这种为自己着想的人,怎么都不会让他太委屈的。
一瞬间,朱允炆就有了注意,抬头看了看他们两,之前的些许不快,也灰飞烟灭了,只剩下欣赏如此进退有据的黄子澄还是他从没见过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衲!这话真没错。
“行,朕知道了,事情说完了,你们先回去等消息吧,会有内侍通知你们的。”
这????
黄子澄还准备说话,齐泰在旁边却早早打断,一把拉过,示意跟着自己一起谢恩。
出了御书房,齐泰只觉得天空都比来时明亮几分,以后他在朝堂也是有盟友之人了,再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艰难了。
兵部尚书是他出任过的最大的职务,说实话,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给了他太多压力。
不说别的,单单郁新,他要是没有内阁王阁老的支持,哪里会延迟到如今才有决定下来,怕是事发后,早早的就会被拿下来当典型了。
官字两张口,是非曲直如何能说得清楚,一件事情正着说反着说,只要是当官的,都能说出个七七八八来,听着还觉得特别有道理。
“尚礼兄,刚才如何不让我继续说下去,当场就做出决定不好吗?”
刚出御书房门口黄子澄就准备问了,一直到这里才说出口,已经是他懂得忌讳了。
齐泰摇摇头,开口解释道:“陛下已经有了说法,再逼下去,只怕是适得其反,况且,依我看啊…”
心情好,他还有心思逗逗黄子澄,想看看他的反应。
黄子澄正等待下文呢,谁知下面却没有了,如是急道:“依你看如何,快说呀,我等这一机会已经很久了,就看今天了!”
齐泰笑意更浓了,平常不苟言笑的脸上,这时都来许多的开颜,失笑道:“依我看啊,陛下应该是已经同意了,只是却不会当场说出来,你明白为什么吗?”
黄子澄微微一怔,他是关心则乱,他也是朝廷中高层官员了,如何不明白这些玄机。
脸上不禁也浮现出一丝笑意,最后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已经是禁不住了。
“哈哈哈…我黄子澄又回来了,有机会了!”
不经历这么多,他还真不知道一个机会有这么珍贵,当得到的时候,就算年纪已经不小了,黄子澄也有些禁不住内心的快意。
只盼后面不出意外,让煮熟了的鸭子飞了就好。
另一边,武英殿内阁的投票也已经结束,他们还要很多公务没处理呢,到场的官员们开始了陆陆续续的散场了,只有几个阁老留了下来。
“文秘司的计票结果已经出来了,你们也看看吧。”郑赐就着阳光看着手里的结果,脸上浮现一丝笑意,不出所料就好,郁新的职位被拿掉了,一个不剩。
出来了?张紞有些好奇,
但是同时,如此一来他又有与士绅同流合污的风险,所以第二句话解决的就是皇帝的这个顾虑。
黄子澄注意到陛下有所振奋的脸色,不禁更加欣喜,说话语气都轻快了许多,
“第二呢,是臣的身份,臣是陛下潜邸之臣,对付郁尚书的手段在这里是完全不管用的,相信背后那些人也能够明白这一点。”
朱允炆脸色起了一丝变化,有些意外他居然能得出郁新事件中背后有人这一结论,他又看了眼齐泰,不确定到底是谁想到的。
同时他承认之前确实是自己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算郁新虽然官职够了,但是根基不稳的事实,导致了如今的结果,苍蝇不叮无缝蛋,用在这里虽然不怎么贴切,但是道理却就是这样的。
什么是根基?除了资历,底下人支持的多少外,作为皇帝的他的眷顾,圣恩足够,这也是根基,而且是官员最大的根基,这一点郁新就明显有缺了。
就比如之前事发,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放弃他,而不是坚持保他,这就是明证,给了那些人可乘之机,不然,如果换一个圣恩足够的人,也许就这泼脏水这一招,他们想都不会去想。
黄子澄继续开口:“有此两点,换臣来,起码能做到的是不会和士绅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一切都能商量着来,相信陛下也不是要把士绅给一网打尽。”
朱允炆注视着他的眼睛,觉得自己可能真的是小看了他,不论其他,能觉察到这两点而且敢于直面向他要官,这就不简单。
不过,他还是有些犹豫,好处一大堆,但是都不能抵消他来办的风险,容错率太低,加上他本人还不怎么靠谱,朱允炆很没有信心。
犹豫了下,到嘴的话还是没有说出口,先继续看看吧。
下一刻,黄子澄就抛出了自己的杀手锏,笑着缓缓吐出了一段话,“而且臣不要求以户部尚书的身份去主持,只要能合理的参与进去,臣不在乎尚书的职位,陛下,臣真的是一心为民啊!”
妙啊!朱允炆不禁拍手叫绝,这就是他犹豫下准备说出来的办法,只不过他提出来的话,终归有着些许不好。
毕竟是人家提出来的思路,也许想的就是能出任户部尚书,他一下子就给打断,就算是皇帝也有些说不过去。
不过…现在他自己提了出来就没有这么多问题了,户部尚书另选他人,性格稳重一点的,主持全面工作,黄子澄作为直接负责人可专门协助,这样一来,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好处还能吃到。
委屈是委屈了一点,不过既然他主动提出来了,朱允炆就喜欢这种为自己着想的人,怎么都不会让他太委屈的。
一瞬间,朱允炆就有了注意,抬头看了看他们两,之前的些许不快,也灰飞烟灭了,只剩下欣赏如此进退有据的黄子澄还是他从没见过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衲!这话真没错。
“行,朕知道了,事情说完了,你们先回去等消息吧,会有内侍通知你们的。”
这????
黄子澄还准备说话,齐泰在旁边却早早打断,一把拉过,示意跟着自己一起谢恩。
出了御书房,齐泰只觉得天空都比来时明亮几分,以后他在朝堂也是有盟友之人了,再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艰难了。
兵部尚书是他出任过的最大的职务,说实话,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给了他太多压力。
不说别的,单单郁新,他要是没有内阁王阁老的支持,哪里会延迟到如今才有决定下来,怕是事发后,早早的就会被拿下来当典型了。
官字两张口,是非曲直如何能说得清楚,一件事情正着说反着说,只要是当官的,都能说出个七七八八来,听着还觉得特别有道理。
“尚礼兄,刚才如何不让我继续说下去,当场就做出决定不好吗?”
刚出御书房门口黄子澄就准备问了,一直到这里才说出口,已经是他懂得忌讳了。
齐泰摇摇头,开口解释道:“陛下已经有了说法,再逼下去,只怕是适得其反,况且,依我看啊…”
心情好,他还有心思逗逗黄子澄,想看看他的反应。
黄子澄正等待下文呢,谁知下面却没有了,如是急道:“依你看如何,快说呀,我等这一机会已经很久了,就看今天了!”
齐泰笑意更浓了,平常不苟言笑的脸上,这时都来许多的开颜,失笑道:“依我看啊,陛下应该是已经同意了,只是却不会当场说出来,你明白为什么吗?”
黄子澄微微一怔,他是关心则乱,他也是朝廷中高层官员了,如何不明白这些玄机。
脸上不禁也浮现出一丝笑意,最后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已经是禁不住了。
“哈哈哈…我黄子澄又回来了,有机会了!”
不经历这么多,他还真不知道一个机会有这么珍贵,当得到的时候,就算年纪已经不小了,黄子澄也有些禁不住内心的快意。
只盼后面不出意外,让煮熟了的鸭子飞了就好。
另一边,武英殿内阁的投票也已经结束,他们还要很多公务没处理呢,到场的官员们开始了陆陆续续的散场了,只有几个阁老留了下来。
“文秘司的计票结果已经出来了,你们也看看吧。”郑赐就着阳光看着手里的结果,脸上浮现一丝笑意,不出所料就好,郁新的职位被拿掉了,一个不剩。
出来了?张紞有些好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