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十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十年后。  

任由十州如何日新月异,十年后的暮鼓森,还是那个暮鼓森,并没有什么沧海桑田。  

而此时正值冰雪消融,万物苏醒的春时,距离暮鼓森山门再开的日子,只剩下三个月了。  

暮鼓森内层,无患木林的外围。  

一队仙盟修士跟十几名鬼差悄无声息蛰伏者。  

准确地说,他们已经埋伏在此地有月余时间了。  

“怎么还没来,你的消息准确吗?”  

一名年轻的仙盟修士有些不耐烦地问道。  

“我盯了他十年了,每个月的这个时候,他一定会回来取无患木。”  

虽然四周早已被他们补下静音符箓,但这么看起来像是头领的修士,依旧非常谨慎地低声道。  

这名修士身背双锤,右边的脸像是被什么东西抓烂了一样惨不忍睹。  

如果李云生此时在这里,定然能够认出,这人赫然便是当日与李慢联手对付“吃人怪”的狄魁。  

当年他跟李慢二人遇到魔化的吴安知后,被吴安知一口咬去了边脸,最后还是在李慢的掩护下才得以脱身。  

这之后大半年时间他都蛰伏在仙盟修士据点养伤,而李慢则始终没有回来。  

与李慢不一样,他并不知道吴安知是谁,只是认定那吃人怪与李云生脱不了干系,所以这么些年卧薪尝胆,只为向李云生报当年之仇。  

“狄老大,你现在已经到真人境巅峰了吧?”  

那名年轻修者问道。  

“没错,还差一步到太上真人境。”  

狄魁点头道,他说这话时面色虽然很平静,但话语间依旧流露出一丝傲气。  

暮鼓森的禁制虽然不允许真人境跟真人境修为以上的修者入内,但在暮鼓森中修炼后晋升的修者却例外。  

这也是为何暮鼓森中存在一些实力堪比真人境修者实力妖兽的原因。  

狄魁完全有资格自傲,因为他是这第一批进入暮鼓森的修者中,十年间修为精进最快的。  

这十年来,他几乎是没日没夜地苦修,比在暮鼓森外面时还要刻苦许多。  

为了修炼,在伤好之后,他甚至只身踏入妖兽的领地。  

如果再给他一两年时间,他甚至有可能进入太上真人境。  

“算上阎狱那名鬼使,这次包括我在内,我们光是真人境级别的修者就来了三个,其余也全是我们仙盟灵人境顶尖修者,只要那秋水余孽敢来,我们定然能将他拿下。”  

那名年轻的修士道。  

这名年轻的仙盟修士名叫石涛,是第三批进入暮鼓森的修者,也是被狄魁他们选中留下来的。  

不得不说暮鼓森这严酷恶劣的环境,使得这十年间包括刘涛在内,仙盟修士跟阎狱的鬼差们修为都进步飞速。  

他们中间晋升真人境的修者就有十个,向狄魁这样半步太上真人的也有三个,阎狱的鬼差中除了多出五名甲等鬼差之外,更是出现了一名鬼使级别的鬼差。  

所以这刘涛的自信,也并非空穴来风。他们这批战力,就算放在十州也是傲视一方的势力。  

“还是不能掉以轻心,那秋水余孽手上的底牌可不少。”  

狄魁想起了当年的那个吃人怪不由得神色凝重道。  

接着他便再一次事无巨细地跟身旁的石涛交代了一遍这次围剿的事宜。  

“这小黑树到底是什么品种,我原本还以为它就是长生木呢,怎地过了十年也不过长了五尺。”  

“长不大高的树多着呢,管它是什么品种。”  

“你说会不会是这飞来峰的缘故?”  

“不知道。”  

“要不然我们把它拔出来,换个地方栽一下试试?”  

“不要。”  

“试一试吧,不然也太可怜了些。”  

“不试,不试,那就是一株朽木,你管他做甚?”  

飞来峰下,一条人身蛇尾有些发福的妖蛇正满脸惬意第晒着太阳,在它不远处一个青年蹲在一株全身黝黑、高不足五尺、两指粗细的小树旁边。  

青年即使是蹲着也让人觉得身形格外修长,一身看起来小了一圈的麻布短打穿在身上显得极为不协调。  

“你觉得我若是用炼妖壶炼化的妖力灵水浇灌它,它会不会长得快点?”  

青年像是没听到那蛇妖的话一般,有些自顾自的喃喃自语道。  

“你别乱来啊!”  

听到青年的话,那妖蛇蹭地一声化作人形站了起来。  

这妖蛇不是别人正是吕苍黄,只不过在这暮鼓森中,每日只知吃喝发了点福。  

“说笑而已,你别紧张,不到山穷水尽,我也不会炼你呀。”  

青年一边说着,一边转过头来,赫然便是李云生。  

虽然身形跟容貌都有了很多变化,但眉宇间淡然出尘的气度却丝毫未变。  

此时的他已经比妖蛇吕苍黄要高出一个头了。  

“话说你今天话怎么这么多?”  

发了福的吕苍黄有些好奇地瞅着李云生。  

“你莫不是因为暮鼓森山门即将大开,你却依旧没能找到翻过飞来峰的方法,所以紧张了吧?”  

吕苍黄忽然像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似地笑道。  

“不是。”  

李云生面无表情地撇过头去。  

“我去一趟无患木林,再取一批无患木回来。”  

他说着转身就要走。  

“我说你出门也要换身衣服吧?你十年前这身衣服,都快盖不住胳膊了。”  

吕苍黄在李云生身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