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暖火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西五军第一部队筹备攻下东望城之时,夺还军各条战线上,意外频发。  

各种实力强劲的小团体,一个接一个在军队后方出现,就像是一只只不断在空中盘旋的蚊子。  

去打它,它可能嗡嗡地飞走了;不去打它,它左咬一下,右咬一下,不一会儿的功夫就会被叮的浑身是伤。  

面对这些小团体,不同的方面军采取了不同的战略。  

有的,像杨宇他所在的部队一样,派出部分精锐进行反制;有的,则认为不痛不痒,继续积蓄力量,准备发起快速进攻,等该夺还的地区夺还了之后,再对后方的骚扰部队进行肃清。  

不同的策略获得了不同的成效,总归是没有拖缓军队的夺还速度。  

至少,临近年末,塞罗沃门平原的丰芒地区已经夺回了一半之多,极大振奋了士气。  

可如此顺利,并非是什么好事。  

不知是谁人传出的,“人类肯定是看到我们集结了这么多兵力,怕了,不必这么谨慎行军”的传言开始在军中乱舞。  

虽说镇国大将军以扰乱军心杀头做规矩,抑制住了传言,但是他能感觉到每场会议,都有人态度发生变化。  

年过之后的进攻,或许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拐点,至于拐向哪边,镇国大将军暂时无法确认。  

西五军第一部队派出的精锐在茫茫平原上,漫无目的地巡查数日,依旧没有见到罗泽派出的精锐部队。  

如果按照杨宇之前所推测的,那支精锐部队的人员已经固定。  

只要不发生人员变动,自降评价,他们的人数只会越来越少。  

与杨宇他们交战的罗泽精锐还剩三十人,这个数字还不足以让其自降身价,让原本可以做的事变得做不了。  

也就是说,就算有下一次遭遇战,那支罗泽精锐也应该只派三十左右的人。  

昆牙与鹿花军商量过后,最终敲定留下一百左右的顶尖精锐,继续巡视,以防后方出现什么问题。  

而剩下的人,则将指挥权交接给杨宇,由他带领回来,参与对东望城的进攻。  

鹿花军还告诉杨宇,明达拉克给他送来了他所需的治病之物,希望他回来之后能够,立马使用,别耽搁登城。  

听闻陛下赏赐的种族精华终于到了,杨宇早就有些迫不及待。  

击退那么多的罗泽精锐,他的等级早就高达七十九,这次他不用担心等级上限,吃不到经验了。  

二话不说,杨宇带着部队一路急行军,返回了西五军第一部队。  

只见,在高大的黑色城墙之前,一个个绿色的营帐在雪地里撑开,无数士兵井然有序地进行操练。  

这里的人比杨宇离开时,整整多了一倍。  

由于杨宇他们解决了那支罗泽精锐,西五军第二部队,得以顺利与第一部队完成了合流。  

只可惜,西五军第三部队,不论是后方,还是需要攻克的城市,都显得一筹莫展,没有办法与鹿花军一起进行攻城。  

带着部队走进营地,杨宇看到看一些奇怪的亚人也正在跟着大部队进行训练。  

那些人脸上布着黑色的鳞片,从眼角延伸至耳根,形成黑色的半月形,他们拖着一条膨胀的蜥蜴尾,尾巴上还有锯齿状的黑色花纹。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些蜥蜴人,无论男女,都有一双大大的橙黄色眼睛,瞳孔竖成一条,炯炯有神,却又让人感觉到诡异和神秘。  

“欢迎回来。辛苦了。”  

得知杨宇他们回来,鹿花军叼着烟枪出现在了杨宇他们面前,  

“他们是条纹守宫一族的成员,极其擅长徒手攀岩,是明达拉克丞相派来的帮手。”  

“真想不到条纹守宫一族,还能在这样的天气中活动自如。”  

“一般而言,这种天气确实不适合条纹守宫一族活动。”  

鹿花军吐出了一口浓郁的烟圈,把手伸进了衣服中,抓出了一块黑色的鹅卵石,  

“具体解释起来有些困难。把手伸出来。”  

将自己的手伸出去,接过黑石,杨宇瞬间感觉到一股暖意从手掌中心传出来,他打开面板,看到“暖火石”三个大字。  

“这是......”  

“条纹守宫一族的舌头会打卷,他们把这种石头卷入口中,才能保持体温。”  

不知道什么原因,杨宇紧紧握着这块石头,全身顿时不冷了。  

如果能一直握着这块石头作战,那就无需再担心被塞罗沃门的寒冷冻伤。  

“原来如此,那这种石头从什么地方来的。  

绝对不能让罗泽帝国得到它。”  

“这点你无需担心,这是炽火一族的宝物。”  

说到这里,鹿花军停顿了好一会儿,思索一番,最终还是选择将这东西的真相告诉杨宇,  

“这么说,恐怕也不恰当。  

每一个种族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和仪式。  

对炽火一族来说,他们最重要的节日是火诞节。  

在那一天,庆贺火山会产生难以置信的高温,和他们身上的火焰发生共鸣,致使他们身上的火焰变成前所未有的亮白色。  

他们会运用那炙热的火焰,除尽污秽之物,祈求先祖的庇佑。”  

鹿花军所说的,和杨宇查到的情报相差无几,毕竟炽火族也在他想要获取的种族精华之中。  

“这我略有耳闻。这和石头有什么关系。”  

鹿花军深深吸了一口烟枪,烟雾从他的嘴中往两侧漏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