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8.什么神仙眷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订婚这件事在班上引起了轰动,无论李扬或是韩露呆过的任何一个班级,他俩都是最早结婚的一对。  

两人临回琴城前顺道去民政局领了证,一拍即合,从2012年10月23日起正式结为合法夫妻。  

从民政局出来,看着我那本红彤彤的小册子,李扬心又开始痒痒了。  

说老婆要不要找家酒店庆祝庆祝,也算是人生里程碑了。  

韩露皱着眉头想了想,“等回家属院再说,到时候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任你摆布。”  

韩大小姐知道李扬坏水多,经常开发各种姿势,起初是抗拒的,后来也慢慢喜欢上了李扬的鬼点子,甚至会主动参与探讨以找出能让两人双赢的方式。  

虽然他们还没有正式举办婚礼,但这跟已经结婚没什么区别了。  

韩小冉在这件事的传播上立了头功,这丫头不遗余力到处广播“李扬娶了她老姐”,也就相当于告诉大伙,曾经的同班同学成了自己姐夫这件事。  

初三九班群里炸了锅,他们都是知道当初学校女学霸韩露的名号,只是没想到会嫁给李扬。  

尽管李扬在大伙心目中足够优秀,但没人料到这两个人能产生联系。  

尤其韩露还是小冉的亲姐姐,很容易让人联到是李扬借学习的旗号泡了人家亲姐。  

起初不少人认为他会晚结婚,因为这个世界上有能耐的人大多都会那么做。  

大春是唯一一个参加了订婚仪式的初三九班干将,其他人都忙,分散在全国各地求学或者为各行各业添砖加瓦。  

敬酒环节,大春无不羡慕地说他上学那会只知道踢球,忘了发展男女友谊。  

李扬说这两件事并不冲突,有时候踢球反而能给他找对象创造机会,只不过没有把握住。  

高晓晓在班级群说等结婚的时候一定别忘了她们,得到了大伙的一致赞同。  

对于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而言,结婚还是件稀罕事,等再过几年成为寻常事时,人们就开始为份子钱发愁了。  

高三二班群里同样炸了锅,朱凯还是老样子,班级群永远的活跃分子。  

“扬哥牛皮,居然娶了咱一中的女神!”  

韩露高中毕业多年后,当她姣好的形象一次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时,那些十六七的少男少女们就把她奉为了女神。  

她跟李扬如同传说中的人物,完美无瑕,没有一丝缺憾。  

其实只有他俩知道自己有多么普通,也会生气也会不顾形象地大口吞咽,走在路上也会踩到狗屎。  

班级群里,小太妹的发言让李扬颇感意外,尽管都是些不痛不痒的话。  

从QQ空间看小太妹在大学过的不错,以她的性格和家庭背景,恐怕在哪都会很滋润。  

空间有她的照片,二十岁的小太妹目光依然犀利,长高了一些显得腿长。她发照片或者说说必然要配上一大段文字,都是无病呻吟的那种网络文案,看上去傻里傻气的。  

“恭喜啊!老同位。”  

摆呼了一大通,小太妹终于说出了最重要的一句话,这让李扬心里略感复杂。  

其实高中三年下来他跟小太妹互有好感的,从开学之初相互仇视到后面惺惺相惜,小太妹在她心里始终保留着一个位置,只是现在与爱情无关了。  

韩露是京城大学的明星人物,获奖众多,他俩领证的消息在学校论坛上也一度成为热门话题,两人被传为了佳话。  

领证那天之后,韩露终于以“老公”称呼李扬,而不是直接叫名字或者用“哎”或者“那谁”来代指。  

李扬喊她老婆,结果韩露听了头皮发麻,起一身鸡皮疙瘩,尤其是在公共场合。  

“露姐,咱俩好歹也是合法夫妻了,该做的也都做了咋还这么矜持?”李扬纳闷问。  

韩露面带娇羞,她解释道,“可咱俩毕竟还是学生啊,总感觉有一丝别扭,虽然你说的都是事实。”  

回到学校,李扬的最后一学期基本没课,大家都在为了找工作忙活,只有他比较清闲。  

老孟问他为什么不着急。  

李扬淡淡一笑,说这玩意急不得,越急越乱,他怕急乱了。  

实际上李扬继续着自己的摄影生涯,他发现自己对这一行的兴趣远大于其他。尤其是听说了有摄影师为拍一张藏羚羊产崽照片蹲守七天的故事,认为这才是追求理想的做派。  

当人不需要为填饱肚子发愁时,就总想着搞出点浪漫的事,即使看上去有那么点不切实际。  

韩露白天上课,李扬就在家属院呆着,做好后勤工作的同时也研究了自己的摄影事业。  

经过小半年的钻研,他还真拍出了点动静。  

给韩露在故宫前拍的一张照片被京城某官方旅游网站以五百块的价格买下,收纳进了宣传册。  

这让李扬感到惊喜,没想到爱好也能给自己带来收入,这更加激发了他在这方面的兴趣。  

于是平常就背着摄像机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用镜头记录下这座古典与现代相互碰撞的城市。  

另外他俩用老妈给的三十万,加上两人的一些积蓄买了辆新车。  

奔驰C级,全款落地34.6万。  

对于人生第一辆车就直接上到三十万台阶,韩露还是觉得有些奢侈。不过当她坐进车里后不由感叹,比他老爸那辆破捷达好太多!  

两人提车当天特别开心地绕二环转了一圈,在“遍地黄金”的京城里C级车不算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