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糖衣炮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关于啤酒节,一切都在有序不稳进行着。  

往年进入七月后,城内主题建筑基本完工,但今年因为要打造跟国际接轨的大型啤酒盛会,因此工期要稍稍靠后。  

李扬家承包的啤酒“小”棚更是没影,现在还是一片光秃秃的空地。  

不过也好办,大棚不需要水泥砌墙,直接用钢筋打造骨架然后盖上加厚棚布,类似一个大型的宿营帐篷,然后在里面搭设各种设施。  

比如主舞台、餐饮桌子、厨房等等地方,整套流程下来估计也就几天。  

李扬曾跟随大人们进去看过,到处都在施工。  

会场占地35万平方米,位置绝佳,前临海水浴场,左傍正在建造中的琴城国际会展中心,四通八达,是目前为止琴山区最繁华的地段。  

李建民回来后说自己没底,两家子花80万租了一块750平方的空地,啥也没有。  

老爸还真说对了,实际上大棚不贵,钱主要花在了那块空地上。  

如果这是田镇的一块地,恐怕一个月花上几千就能租下来,但要是放到八月的啤酒城里,那可就要按平米计算了。  

说是寸土寸金也不为过,算下来一个平方差不多一千块,也就时说租一块容一个人站立的地方十五天就要一千块,相当于半个啤酒厂普工的工资!  

这也应了那句话,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有人为二十元的啤酒城门票发愁,有人大手一挥扔出八十万租啤酒棚。  

当然李扬家这点成本在那些真正的大佬面前就是小巫见大巫,最大的啤酒棚两千平方米,而且位置都在中心地带。  

那就不是一平一千块这么简单,最贵的总价能达到数百万。  

那种大棚敢租到七位数往上,意味着回报率也很客观,要不然也不会出现有钱也租不到的情况,需要足够硬的关系。  

再一个就是酒水问题,原则上啤酒城举办方公开招标了一批啤酒供应商,到时候由这些供应商统一供货,利润相当可观。  

这批供应商跟李扬家的经销商又不是一个层级,这些大老板最起码都是区级代理甚至市级,玩的都是大数字。  

李扬连想也没想,他知道自己家还没达到那个实力。  

不过好在琴酒集团政策利好李扬家,他们虽然是县级代理商,但也是代理商,又包下了一家啤酒棚,按照规则可以直接用自家啤酒供货。  

其实是钻了一条漏洞,因为原本琴酒集团没想到县级代理商会有承包啤酒棚的实力,在制定规则时也没有明确规定,让李扬家钻了个空子。  

这样一来到时候成本方面他们家很有优势,直接从琴啤五厂拉货又能多赚一笔。  

李扬如意算盘打的很响,他已经初步准备了一份计划表。  

到时候啤酒棚只卖利润最高的几种酒,不卖低端散啤,打造有品位有档次的小酒屋。  

当然游客也不是傻子,喝好酒人家为啥不去大酒棚往你的小破屋钻?  

李扬把十五天的啤酒狂欢节分成三个主题,每五天更换一个主题。  

比如招募几个狂野放得开的东欧妹子当服务员,让她们用自己的热情奔放去把游客口袋中的钞票打进李扬的银行卡。  

桑巴女郎,菲律宾菲佣,俄罗斯小姐姐,什么吸引眼球上什么。  

啤酒配美女,不信没人来买单。  

07年的啤酒节还是比较含蓄的,没有人玩野路子。  

后世因为越来越不景气,大家都杀红了眼,为了回本什么招数都能想出来。  

你找乌克兰金发美女唱歌,我就找巴西女郎跳舞。你找泰国人妖助阵,我就拉来贞子陪你玩......  

总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妖魔鬼怪无所不有,直到被党报痛批,一锅全端。  

李扬也不想搞的太香艳,就是想弄出点特色,在法律的边缘疯狂试探而已。  

再一点他很明白啤酒实际上就那么回事,他们家的酒跟那些大酒棚的酒弄不好都是从一个酒罐子里倒出来的,只是掺水多少的问题罢了。  

趁着国内“崇洋媚外”之风尚在,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李扬决定到时候找个长相很欧美的外国dj,不需要多大能耐,反正编上几个假头衔也没人知道。  

什么欧洲前十金牌dj,美国加州音乐节首席等等。  

再拉几个外国大妞到台上扭几下,唱几句,还不把那些大老爷们迷死!  

想到这李扬感觉自己真特喵的充满智慧,眼瞅着漫天飞舞的钞票要装进自己口袋。  

“凡是国外的就是好的”,这种奇葩风气曾经在国内盛行过一段时间。  

这是种缺乏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表现,随着后世各种事件发生以及西方发达国家显露颓势,人们才渐渐发现原来国外的月亮跟里面是同一个的。  

大家都是一样的,该黑的地方都黑,该白的地方都白。  

李扬打算利用这种情绪大赚一笔,就从啤酒节开刀。  

在琴城找几个外国妞和白人精神小伙并不难,去酒吧溜一圈就能差不多。  

“深夜迈阿密”每个月都会有几场外国专场,请一些不入流的歌手登台热歌辣舞,价格比国内酒吧歌手稍贵,但也没有很离谱。  

再一个琴城的几家高校都有留学生,他们普遍比较开放这一点是事实,其中一些还是酒吧常客。  

邀请他们到啤酒节献唱甚至可以零费用,就是图个乐子。  

看上去胜利在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