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祭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哥。”  

“大哥。”  

“哥。”  

李升磕完头出来,他接近一米八,但是很瘦。  

大伙都敬重李升,就跟“家族长”差不多,毕竟到时候他就是这代人的老大,当然前提是李怡雯不想垂帘听政。  

李升总是笑呵呵的,这点跟大伯很像。  

二十岁的他初中毕业就没再上,现在托二伯关系给家政府旗下单位开车,每月也有两三千块入账。  

这么看来,二伯的确帮了大伯家很多,除了给俩孩子安排工作外,还多次帮大伯摆平些琐事。  

托人办事都是二伯出的钱,也不跟老大哥计较。反而大伯偶尔会说自己二弟的坏话,说他当了官就忘了兄弟啥的。  

喝酒闹事是大伯李建国的招牌,为此在村里没少得罪人,跑人家耍酒疯这种也干过,人家报警,最后还得找他二弟出面。  

村里人都在说,李学江家二儿子当官,三儿子开超市,只有大儿子最混,出海不好好干,整天吊儿郎当地喝酒打媳妇。  

人齐后,李家七口人浩浩荡荡准备上山烧纸放鞭请列祖列宗回家过年。  

由于李扬的爷爷奶奶都在世,他们要祭奠的是他太爷爷太奶奶。没见过面也没见过照片,他对两位先祖并没有太多的情感寄托,每次过年到了坟头都没啥感觉。  

不过爷爷李学江倒是经常给他们讲自己父亲活着时的事,听起来也是个“顾别人不顾家”的男人,据说是全村有名的美男子。  

这倒让李扬觉得,自己跟俩堂哥的帅气长相源于太爷爷。  

这次上山多了一名女将,那就是老姐李玲安。农村原本有条不成文的规矩,女孩是不能跟着上山祭祖的,这源于封建社会时期的劣俗。  

近几年随着女性地位逐步上升,也就没有人在乎这些。  

值得一提的是,李扬这代人正值计划生育。但在琴城农村,第一胎是女儿的话仍然可以合法再要第二胎,第一胎是男孩的话那就直接上街道妇联结扎,剥夺女性生育权。  

李扬家跟大伯家都是这种情况,第一胎是闺女,为了“传宗接代”又要了一个,皆大欢喜是儿子。  

二伯家就不能要第二个,否则不但要罚钱,二伯的公务员身份也要被扒,得不偿失。  

小冉家是个特例,因为韩东海“痴迷”要儿子,接连两个闺女后不信邪,继续走马上枪终于迎来了大胖儿子。  

当年韩东海因为超生这件事差点被啤酒厂开除,后来他给厂长和陈家岭一把手送了不少礼,这才把儿子的户口拉了进来,当然后面的天价罚款也让他们家经济倒退二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韩家过了几年苦日子,只是韩东海头脑灵活,没几年就又发达了。  

上山路上遇到了不少熟人,其中就有村里同宗族的亲戚。  

两队人马并成一队,接近三十人。  

有些不远不近的亲戚,李扬跟着李升叫叔叔叫伯伯的。  

北方的宗族概念没有南方那么强,据说南方某些地方会建有专门的宗族祠堂,比如上世热播过的电视剧《破冰行动》中的塔寨村林家。  

对于宁安村而言,宗族观念不过是小打小闹,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小家庭。  

不过逢年过节,这些有亲戚关系的大人们还是会聚到一起,成群结队外出拜年。  

李玲安觉得很稀奇,她从来没见过“全村出动”这么壮观的景象,脸上的笑容就一直没下去过。  

事实上大年三十迎年的时候,六万人口的田镇几乎所有男性都会出现在各大山头,从空中看肯定非常壮观。  

或许是燃放鞭炮导致村子里温度升高,李扬并不觉得冷,反而想脱掉外套。  

从家到山上差不多要走接近二十分钟,熟人不断,走几百米就能遇见同学,还有些常年在外地的,常年见不到面的,趁过年也能说上几句话。  

到了山底抬头往上看,到处弥漫着白烟,还有鞭炮爆炸时的白光闪烁。  

闭上眼光听声音,还以为身处战争年代,四周枪声不断。  

老姐捂着耳朵往李扬身边靠,显然是害怕鞭炮皮打到自己身上。  

李扬也顺势护住老姐,让她跟在自己身后走。  

大人在前面,七八个四五十岁的男人边走边闲聊。年轻人们跟在后面,也是聊的兴高采烈。  

二堂哥李飞也很兴奋,他从小在市区生活,难得回次老家,每次回来都觉得稀罕,尤其是过年。  

他说现在城里管得严,绝大部分地方都不让放鞭炮,今年偷着卖的都不多。还是农村好,想咋玩咋玩。  

李扬知道这种盛况持续不了多久,早晚有一天城市跟农村要平行起来,一刀切。  

从山脚上到李扬太爷爷奶奶的坟头又要四五分钟,这是段山路,只是走的人多了踩出一条结实的小路。  

漫山遍野的坟头,大人们能准确找到自己家的。  

李扬家的在半山腰,没立碑,只有一个坟头。  

他的太爷爷奶奶就躺在里面,想想有些唏嘘,人这一辈子早晚要过去,或早或晚。  

曾经的太爷爷奶奶也跟自己一样风华正茂,年轻时幻想美好未来,生一大堆孩子热炕头。  

但终究要离开的,或许他们也像李扬一样重生了,也或许真的有另一个世界。  

重活一世,对李扬而言最大的体会就是,这个宇宙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或许真的存在多元平行世界,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的每一个人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