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压力重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赵主任西装笔挺没有一点褶皱,头发打了摩丝,被射灯照的反光,身后“琴山啤酒招商会”七个大字熠熠生辉。  

上台时皮鞋蹬的咯吱直响,虽然李扬看不清是什么牌子,但能感觉价格不菲。  

德瑞大酒店五楼的会客厅里传出赵主任响亮的说话声,高阔嘹亮。  

不得不说他的确是个当领导的好材料,相貌堂堂而且谈吐不凡,很难让人把他的人品往歪了想。  

上世澡堂洗澡的女工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身体居然被这样一位道貌岸然的领导看了个光。  

当她们发现躲在窗帘后面偷窥的猥琐男居然是赵主任时,那种不敢置信的心情甚至忘了遮挡身体。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合作伙伴们,古语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我是琴山啤酒厂的招商办主任赵汉忠,感谢各位朋友到场,与琴啤共谋未来!”  

听到这慷慨激昂的开场词,李扬甚至想高歌一首好日子。  

旁边的李建民双手抱胸,撇着嘴,显然对这位汉忠兄并不感冒。  

“这人很能装,拍马屁!”李建民侧了侧身子道。  

这种人在基层职工中口碑极差,却是领导眼前的红人。溜须拍马、端茶倒水无所不能,把领导们哄的一愣一愣。  

汉忠同志用嘹亮的嗓音继续,“很荣幸能担任本次招商会的负责人,我是琴山啤酒厂的招生办主任赵汉忠。”  

下面又是掌声雷动,台上的家伙沉醉其中不能自拔,稍稍伸手示意大伙淡定。  

他的话李扬听的昏昏欲睡,全文没什么重点。  

先是吹嘘了番厂子的美好前景,以及跟琴城啤酒集团即将“合作”的喜讯。  

能把因为效益不好而濒临破产说的如此清新脱俗,这家伙能跟后世的成功学大师媲美。  

不过有一点李扬听了进去,那就是琴山厂如果未来有机会跟琴城啤酒集团“合作”的话,拥有琴山啤酒经销权的代理商将自动升级为合并后企业的代理。  

当然只是他的一面之词,并没有什么书面据证。  

这符合李扬知道的后世发展,并购案完成后琴山啤酒厂将作为琴啤集团的子厂存在,继续生产贴牌“琴山”的酒,并改名为琴啤第五分厂。  

琴山啤酒有着广大受众,优势在于背靠琴山,由琴山矿物质水灌装的啤酒口感更佳。  

后世整个琴啤集团里二厂跟五厂生产的啤酒最受欢迎,琴城当地人下馆子点名要二厂的琴城啤和五厂的琴山啤。  

在赵汉忠描绘的宏伟蓝图中,会议气氛推入高潮。  

参会人员的名字及他们的店铺名称被一一打在屏幕上,“玲安超市”出现后那些大老板纷纷议论这是从哪冒出来的,以前根本没听过。  

今天是通气会,主要以相互摸底为主。来的人绝大部分都是想拿经销权,以后专门对口销酒。  

也可以说在座的竞标者是田镇最具前瞻性的人物之一,都能从濒临被兼并的厂子里看到商机。  

李扬大概扫了眼,他们基本后来都发家致富了,成为田镇赫赫有名的人物,其中就包括一位未来的房地产开发商,通过灰色手段拿下了一片区域的拆迁安置项目,从中大赚一笔。  

“为了确保大伙的利益和过度竞争,我们决定只招收两名区域经销商,这两人将在在座的各位之间产生,经过厂里的专家评估认定后,具体事宜将在年底的第二次会议上宣布。”  

赵汉忠说的有板有眼,内容跟李扬记忆里对琴山酒厂的判断完全一致。  

依然是招收两名县级经销商,由他们担任厂子与终端销售点之间的桥梁。  

当然经销商也不意味着高枕无忧,需要每季度跟厂子签订销酒合同,也就是相当于他们要先自己掏钱从厂里买酒,再转卖给下面的商铺赚差价。  

如果销路不顺,那就需要经销商自己想办法消化库存。  

不过对田镇当地人而言,备受追捧的琴山啤酒根本就不愁卖。  

目前看来最有希望的两家分别是海兴批发部和李学友的友盛,后者跟李扬家直接形成竞争关系,前者位于田镇东半区域,对他们的威胁不是太大。  

除非海兴批发部打算一口气吞掉整个镇子的销酒市场,否则基本对玲安超市够不成竞争关系。  

在场的还有三名评估组成员,都很年轻,像是科班出身的大学生,坐在那里的感觉跟普通人不一样,很有学术感。  

这也是为什么李扬重活一世想要考所好大学的原因,学校好比一个大染缸,把人扔进去就会熏上身“味儿”。  

不同学校的味不一样,比方说琴山六中就是一个“混”字。实际上他即将步入的琴山第一高中也差不多,只不过因为高考的缘故会更具学习氛围。  

说起来他还挺期待升入高中的,因为可以见到比陈云姗更酷的大姐大,比程鹏更野的混混等等。  

要说初中生的爱情懵懵懂懂,那高中就是明目张胆,或许是即将十八岁的缘故,那些喜欢谈情说爱的少男少女们已经不怎么遮掩,晚上学校操场一对对情侣激情四射。  

突然响起的掌声让李扬思绪回到会场,赵汉忠还算厚道,给参加竞标的商户准备了份礼品。  

每家两箱琴啤,两箱矿泉水和一个纪念盒。  

李扬打开盒子,里面是印着琴啤厂标的情侣手表,男女款,看上去还算精致。  

通气会最后,赵汉忠提到了自199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