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 对女性老年人的特别关爱服务(2/3)
,我很期待…”
“对了,我让你注册的企业都注册完了嘛?还有收购的那些,也都OK了?”
“嗯,都好了。”
“那明天,你继续到这儿来,我让你看场好戏,然后我要回学校,这儿就交给你了,你照着我的方法去做就行。”
“好的”
“你在老人之家盯一会儿,我还得去办点事情,明天见”
第二天上午,罗伯特·纳什叹了口气,走出爱德华的办公室,又去隔壁房间登记人名,这回是清一色的年轻人,男多女少,有黑有白,虽然高矮胖瘦不一,但外形都不错,衣着不豪华,但干净整洁,显示出良好的家庭教养。
今天倒是不错,罗伯特没被咸猪手吃豆腐,很快完成了工作。
“爱德华,你要干什么?”他问道。
“昨天给这些家伙做了点培训,现在还要向他们发出战前动员。”某人意气风发,罗伯特走在后面神情呆滞。
他有种预感,眼前这货又要玩什么花样了。
爱德华走进房间,这二三十个年轻男女顿时看着他。
“各位,这几天我给你们做了不少培训,今天是实践的时候了。”
“我知道,你们都是好孩子,但高昂的学习贷款压的你们喘不过气来。所以我提供一个机会,让你们能发笔小财,同时能施舍善行,去帮助那些孤独的老人,丰富她们寂寞的晚年生活。”
罗伯特汗又下来了,年轻男性,丰富“她们”“寂寞”的晚年生活,这怎么听都有点不像话,或者说很难不让人往那方面去联想。
爱德华继续道“记住,你们是推销员,和这些老人之间是交易关系”
“呼”罗伯特松了口气,推销员,那就好,卖东西而已但是!”他顿了顿,放慢声音说到“你们卖的不是产品!产品只是添头,你们收钱是为了帮助他们解决,寂寞等问题!让她们的心灵有个归宿与寄托!”
罗伯特腿一软,这事情果然是往不好的方向去了。
随即,养老院的老太太之间也开始流传一个消息。
某著名制药公司的理疗分公司要在养老院增设一个老年人体验点,这是一个完全免费的项目,主要是公司要收集他们新产品的用户体验数据,以及对慢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至于是什么理疗器械?
老太太们走进那间巨大的体验间,就看到里面摆放着一张张的单人床。
每张床上都铺着一张垫子,看起来是用某种挺漂亮的石头磨成薄片,用绳索缀连起来而成。
垫子的一头还有个插头插在插座上。
老太太们满脸好奇,不知道这是什么新式武器。
正当他们犹豫间,那些经过爱德华进行培训的青年男女从旁边一涌而出,他们似乎早有分工,每人上前搀住一个老太太,张嘴就叫妈。
米国人对家庭观念非常重视,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日常人际交往中极少用亲人或者亲属的称呼。
比如在中国,关系好的人常会说“今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这种话在米国是不会听到的。
由于耶稣教传统和白人固有的私人领域概念,他们对家庭的概念要比中国小很多。
但爱德华在培训时,则着力强调,必须得管老太太叫妈,如果有老头参加的话,一律叫爹。
那时就有人反驳,爱德华非常硬气的表示如果不满,可以退出,既然要赚钱就必须豁出去。
通常而言,火线认爹妈这种事情会引来反感,但爱德华知道这回多半能成。
原因和很简单,他之前特意看过养老院的访客记录,通常这些可怜老人的子女,三个月到半年能来探望一次就不错了,在里面住了五年都没子女过问的也不在少数。
作为穿越者他太清楚,这些可怜的老人最需要的是什么了亲情,哪怕是虚假的片刻的亲情,也能让他们感到内心的愉悦与轻松。
并且会乐意为此付钱,哪怕知道这一切都是假的。
人性就是这么简单,也是如此复杂。
他上辈子的中国,有大量的老年人吃这套,然后慷慨解囊,买下一堆实际上并不需要的“保健品”或者“理疗器械”。
说起来这些套路也都是从国外流传进来的,通常是顺序是米国扶桑ww大陆沿海大陆内地。
从时间上算,米国此刻已经有这股歪风了,但因为种种原因在米国并未造成太大危害,反而在登陆东瀛后迅速发展壮大,至于某岛接手后…呵呵,不谈。
这实际上是针对老年人的固定套路,核心就两条“1满足老人的亲情需求,2给老人以健康长寿的希望。”
万变不离其宗。
老太太们一开始还有些抵触,但随后这一声声亲切的“妈妈”的叫声中开始沦陷。
这些年轻的推销员长相不错,衣着整洁,第一眼就能讨人欢心,说话又好听,很难让人狠下心拒绝。
就算想板起面孔让他们别来套近乎,结果对方却摸出学生证,证明自己是正儿八经的学生,此刻是勤工俭学给自己赚学费,这让老人的心很快软了下来。
随即,一个被称为哈利博士的中年秃顶男,穿着一身科研人员常用的白大褂走上讲台开始给老太太们讲授健康知识。
同时,也告诉大家,床上的垫子究竟是啥玩意。
那是高科技!
而且是结合和古代神秘东方文明的高科技。
幻灯机投影
“对了,我让你注册的企业都注册完了嘛?还有收购的那些,也都OK了?”
“嗯,都好了。”
“那明天,你继续到这儿来,我让你看场好戏,然后我要回学校,这儿就交给你了,你照着我的方法去做就行。”
“好的”
“你在老人之家盯一会儿,我还得去办点事情,明天见”
第二天上午,罗伯特·纳什叹了口气,走出爱德华的办公室,又去隔壁房间登记人名,这回是清一色的年轻人,男多女少,有黑有白,虽然高矮胖瘦不一,但外形都不错,衣着不豪华,但干净整洁,显示出良好的家庭教养。
今天倒是不错,罗伯特没被咸猪手吃豆腐,很快完成了工作。
“爱德华,你要干什么?”他问道。
“昨天给这些家伙做了点培训,现在还要向他们发出战前动员。”某人意气风发,罗伯特走在后面神情呆滞。
他有种预感,眼前这货又要玩什么花样了。
爱德华走进房间,这二三十个年轻男女顿时看着他。
“各位,这几天我给你们做了不少培训,今天是实践的时候了。”
“我知道,你们都是好孩子,但高昂的学习贷款压的你们喘不过气来。所以我提供一个机会,让你们能发笔小财,同时能施舍善行,去帮助那些孤独的老人,丰富她们寂寞的晚年生活。”
罗伯特汗又下来了,年轻男性,丰富“她们”“寂寞”的晚年生活,这怎么听都有点不像话,或者说很难不让人往那方面去联想。
爱德华继续道“记住,你们是推销员,和这些老人之间是交易关系”
“呼”罗伯特松了口气,推销员,那就好,卖东西而已但是!”他顿了顿,放慢声音说到“你们卖的不是产品!产品只是添头,你们收钱是为了帮助他们解决,寂寞等问题!让她们的心灵有个归宿与寄托!”
罗伯特腿一软,这事情果然是往不好的方向去了。
随即,养老院的老太太之间也开始流传一个消息。
某著名制药公司的理疗分公司要在养老院增设一个老年人体验点,这是一个完全免费的项目,主要是公司要收集他们新产品的用户体验数据,以及对慢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至于是什么理疗器械?
老太太们走进那间巨大的体验间,就看到里面摆放着一张张的单人床。
每张床上都铺着一张垫子,看起来是用某种挺漂亮的石头磨成薄片,用绳索缀连起来而成。
垫子的一头还有个插头插在插座上。
老太太们满脸好奇,不知道这是什么新式武器。
正当他们犹豫间,那些经过爱德华进行培训的青年男女从旁边一涌而出,他们似乎早有分工,每人上前搀住一个老太太,张嘴就叫妈。
米国人对家庭观念非常重视,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日常人际交往中极少用亲人或者亲属的称呼。
比如在中国,关系好的人常会说“今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这种话在米国是不会听到的。
由于耶稣教传统和白人固有的私人领域概念,他们对家庭的概念要比中国小很多。
但爱德华在培训时,则着力强调,必须得管老太太叫妈,如果有老头参加的话,一律叫爹。
那时就有人反驳,爱德华非常硬气的表示如果不满,可以退出,既然要赚钱就必须豁出去。
通常而言,火线认爹妈这种事情会引来反感,但爱德华知道这回多半能成。
原因和很简单,他之前特意看过养老院的访客记录,通常这些可怜老人的子女,三个月到半年能来探望一次就不错了,在里面住了五年都没子女过问的也不在少数。
作为穿越者他太清楚,这些可怜的老人最需要的是什么了亲情,哪怕是虚假的片刻的亲情,也能让他们感到内心的愉悦与轻松。
并且会乐意为此付钱,哪怕知道这一切都是假的。
人性就是这么简单,也是如此复杂。
他上辈子的中国,有大量的老年人吃这套,然后慷慨解囊,买下一堆实际上并不需要的“保健品”或者“理疗器械”。
说起来这些套路也都是从国外流传进来的,通常是顺序是米国扶桑ww大陆沿海大陆内地。
从时间上算,米国此刻已经有这股歪风了,但因为种种原因在米国并未造成太大危害,反而在登陆东瀛后迅速发展壮大,至于某岛接手后…呵呵,不谈。
这实际上是针对老年人的固定套路,核心就两条“1满足老人的亲情需求,2给老人以健康长寿的希望。”
万变不离其宗。
老太太们一开始还有些抵触,但随后这一声声亲切的“妈妈”的叫声中开始沦陷。
这些年轻的推销员长相不错,衣着整洁,第一眼就能讨人欢心,说话又好听,很难让人狠下心拒绝。
就算想板起面孔让他们别来套近乎,结果对方却摸出学生证,证明自己是正儿八经的学生,此刻是勤工俭学给自己赚学费,这让老人的心很快软了下来。
随即,一个被称为哈利博士的中年秃顶男,穿着一身科研人员常用的白大褂走上讲台开始给老太太们讲授健康知识。
同时,也告诉大家,床上的垫子究竟是啥玩意。
那是高科技!
而且是结合和古代神秘东方文明的高科技。
幻灯机投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