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奇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皇后早已经知晓了萧道齐与萧淑怡前去找李安逸,故此,在看到李安逸的时候并没有露出任何诧异的神色来。  

皇后也并没有拖泥带水,直截了当地说道:“李伯爵,麻烦了,不管你是否能让陛下醒过来,本宫保证你绝对不会有什么事情。”  

她的话的分量自然是要比萧道齐、萧淑怡两兄妹要重得多。  

“是,皇后娘娘。”  

李安逸颇为凝重地点了一下头,然后便跟随了皇后、萧淑怡、萧道齐几人进入了一座甚是大的宫殿。  

当然,在这之前,李安逸还问过了宫中御医齐皇现在的身体具体情况、以及问萧淑怡等人齐皇平时的身体状况等等。  

守护在外面的禁卫军例行检查了李安逸一遍之后,才放李安逸进去,虽然有当今皇后的保证,但到底现在是较为特殊的阶段,不得不小心一些。  

来到了齐皇躺着的房间。  

这房间虽然看起来很大,但里面却是比想象中简单得很,只有一套桌椅,桌子上面摆放着一套茶具,还有一张大大的床。  

除此之外,什么其余东西都没有了。  

此时,那张大床上面躺着的正是从昨日开始便昏迷不醒的齐皇。  

旁边站着一人,是那老太监海公公,满脸的担忧,从昨日到现在他几乎都没有离开过齐皇身边一步,都在一丝不苟地照顾着忽然晕倒的齐皇。  

看到皇后几人的到来,老太监海公公的目光便从齐皇的身上移开,对着皇后几人行了一个礼:“皇后娘娘,仁王殿......”  

皇后却是直接打断了他的话语,说道:“海公公,不用多礼,现在当务之急是陛下的事情。”  

“李伯爵,麻烦你了”,皇后转过头看向了李安逸。  

于是,李安逸便站了出来,来到了齐皇的身边。  

海公公顿时给李安逸让了一个位置,满是期待与忐忑不安地看着李安逸。  

他跟在齐皇的身边,自然是知晓眼前的这年轻人是能够创造奇迹的一位年轻人,那让宫中的御医赞叹连连、佩服不已的缝伤口之术也是出自眼前的这年轻人。  

故此,他也如同萧道齐、萧淑怡等人认为李安逸是知晓医术的,而且应该还不菲!  

李安逸拿起了齐皇的左手,然后有模有样地为齐皇把起了脉来。  

其实,从方才宫中御医和萧淑怡等人的话语,以及结合齐皇晕倒的情况,李安逸已经大概猜到齐皇为何会突然晕倒。  

高血压。  

以齐皇现在的这个年纪,患有这种疾病是正常不为过的,想到这的时候,他不由记起了那一次齐皇猝然造访破甲军营地,刚巡查到一半的时候却是突然踉跄一下,眼前一黑,头脑眩晕与发涨,这不就是高血压的症状吗?  

高血压很忌情绪波动大,昨日齐皇发那么大的怒,本身具有高血压,突然晕倒也不显得奇怪了。  

既然已经知晓了齐皇的病因,那李安逸为何还要多此一举装模作样的把脉呢?  

原因有二。  

第一个原因,给堂堂齐皇看病,总不能瞄几眼便草率的下结论吧?要真是如此做的话,他敢保证皇后、海公公、萧淑怡三人一定会把他给撕了,至于,萧道齐,谁理他…  

第二个原因,他还没有组织好说辞,应该说不知道怎么说才更为贴切一些…  

因高血压而引起的猝然晕倒,大多都是血液充上了脑袋,在后世也基本很难再救活了,就算是救活了,也基本成为植物人,或者神智不清醒之类的,更何况是在这医疗很是落后的古代。  

一想到这,李安逸的心不由越来越沉得厉害,但在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  

众人并不知晓此时的李安逸心中在想的是什么,只是紧张万分与忐忑不安地盯着李安逸的一举一动,甚至是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生怕这声响影响到了李安逸。  

现如今,李安逸可以说是他们此时唯一的希望了。  

不知过了多长的时间,李安逸总算是放下了齐皇的手。  

这一刻,就像是一个信号吧,一下子,众人顿时屏住了呼吸,紧紧地盯着李安逸看,生怕从他嘴里吐出不好的消息来。  

李安逸看向了皇后几人,正待开口说自己已经准备好的话语的时候,一道略微带些痛苦的呻吟声猝然在这安静到至极的房间中响了起来,是如此的明显,顿时房间内所有的人顺着这呻吟声看了过去,然后露出了无比惊喜的神色来。  

只见,齐皇微微痛吟了一声,然后却是如同奇迹般地缓缓睁开了双眼。  

“陛下!”  

“父皇!”  

顿时,皇后、萧淑怡几人围了上来,一脸惊喜与关心地盯着躺在床上的齐皇看。  

一旁的李安逸不由自主地舒了口长气。  

齐皇这时候能自己醒过来,这简直是个奇迹,意外之喜啊。  

齐皇已经缓缓地睁开了眼,刚从昏迷之中醒过来的他还有些许的迷茫,但从脑袋里传来的胀痛与那种眩晕感使得他一下子记起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待看到床边那几张充满担忧的脸,齐皇的内心不由一暖,强忍着脑袋上的非常不适,挤出一丝的笑容来:“放心吧,朕没事。”  

接下来,如此,又过了些许的时间。  

齐皇虚弱地说道:“齐儿留下,其余人都出去。”  

皇后、平阳公主萧淑怡、老太监海公公浑身一震,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一抹哀伤出现在眼底,只有李安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