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七十六 同返秦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西京城·秦王王府“什么?六皇兄?你也…要跟我一起回秦川郡么?”  

王府大殿之中,当赵政从六皇兄口中得知,他准备和自己一道回返秦川郡之时,顿时便惊讶的睁大了眼。  

毕竟六皇兄好多年未曾回京,如今刚一回来没几日,不仅不去自己的封地宋泽郡中,反而是主动登门拜访,欲要跟自己去那远在边陲的秦川郡去!  

这…试问又如何不令他感到些许惊愕呢?  

“对,听说秦川在你的治下发生了很大改变…为兄我可还真是有些好奇呢。”  

宋王赵谦轻啜一口茶水,呵呵笑着说道。  

“呃,这…”  

赵政顿时一怔,心中还是有些不解。  

“怎么,莫非…不欢迎皇兄我么?”  

赵谦笑着看了眼九弟赵政,打趣而道。  

“没有没有!怎么会呢!皇兄这却是说的哪里话!”  

赵政急忙摆手,连声而道。  

“皇兄肯去我那边僻封国,我高兴都还来不及呢…又怎会不欢迎呢?”  

即便与六皇兄赵谦的接触非常之少,不过是前几日五皇兄大婚时才第一次见面而已。  

甚至于再算上这一次,也不过是第二次而已。  

但仅仅两面之缘,六皇兄赵谦温润若谦谦公子般的性情,再加上与众不同,境界极高的人生追求,都令赵政对自己这位很少谋面的六皇兄,产生了一种油然而生的钦服之感。  

与之相处交谈,更是给人一种如沐春风般的舒适之感。  

故而,对于六皇兄这等突如其来的主动拜访,赵政自然不会选择拒绝,而是当场应下此事。  

毕竟,先不提赵政本身就有事情要拜托这位六皇兄宋王赵谦,就单单是六皇兄的身份与他的个人魅力,都足以令赵政与他欣然交往,热情而待。  

“诶~,莫要自谦…焉知今日之秦国,十年后又会是一幅什么光景呢?”  

赵谦顿时摆手,却似是比赵政本人对于穷困秦国还更有信心一般,目露期待般笑而说道。  

“十年吗…”  

赵政闻听此言,也不禁心神摇曳,面露憧憬般遥思遐想…  

如今的秦国,手握煤石、西域奇物这两种已然被彻底垄断的暴利商货!  

单单这两种被秦国完全垄断,且市场前景极为巨大的商货交易,都将会为贫困积弱的秦国,带来难以想象的巨额财富!  

这等足以远销九州的垄断财货,所能擢取的商业暴利,就已经远超一郡盐铁专营之利!  

且如今的秦国之中,盐铁专业之权更是收归国有!  

更何况,在赵政的铁腕手段之下秦国的税收制度更是进行了翻天覆地般的巨大变革!  

将原本被地方豪门世家大族所肆意侵占的土地,经过’摊丁入亩、地丁合一‘之策使得原本漏洞极大的田亩赋税近乎全数收齐!  

如此数管齐下之下,自是使秦国国力大增使得原本还处于亏空的秦国国库,迅速便充溢起来!  

如今的秦国国库比起赵政初至秦川之时的亏空状态差距何止十倍之巨?!  

但这远远还不算,除过这些立竿见影的国策改制之外,被赵政寄予厚望,甚至于专门成立商社的虎牢商道也正在紧急而又迅速的打通之中!  

届时一旦虎牢商道开通,再配合秦国国内正加紧修建,几乎遍布全国的密密麻麻的网状官道!  

如此一来,就将使原本边僻荒凉的秦川边郡,一跃而成大乾、大骊、北狄这三国最为便捷的通商枢纽!  

试想一下到那时…  

秦川焉能不富?  

秦国焉能不强?!  

“是啊,十年后的秦国…又会是怎样一幅光景呢?”  

念及此处赵政不禁灿然一笑,显然对于秦国的未来充满着希冀与期待。  

而这幅神情,看在一旁的宋王赵谦眼中则是令他微微一笑。  

以目下九弟入主秦国之后的所作所为究竟能够让秦川这等边僻穷郡发展成什么模样,他可还真真是期待的很。  

想到这里,赵谦却是当即之间,心中豁然一动,不禁开口而道。  

“对了,九弟,你在赴京之前…可有遇上什么奇人异士?”  

赵政闻言瞬时一滞,似乎未曾料到六皇兄会突然如此发问。  

虽心中疑惑,但他还是想了一想,轻轻摇首而道。  

“这…倒还并未有过。”  

赵谦闻言不由一怔,一抹极其细微的失望之情一闪而过。  

但他很快便整理心神,准备就此揭过此事之时——  

“哎!对了!若真要说奇人异士…倒还真有一个!”  

豁然之间,只见皱着眉头冥思苦想的赵政,顿时便忽然记起而道。  

“哦?此人是谁?!”  

赵谦登时大喜,连忙急声询道!  

“此人…便是南阳经神——左玄!”  

赵政点了点头,肯定说道。  

若真要说什么奇人异士的话,号称南阳经神的左玄,只怕是如何也逃不脱吧?  

“呃…”  

赵谦先是一愣,似乎对于这个名字十分意外。  

但旋即转瞬之间,却又大惊失色般当即而道!  

“什么?南阳经神…左、左老先生?!”  

他面上满是难以置信之色!  

只因南阳经神左玄,在整个九州的儒道文化之中,可都是排的上号的儒道宗师啊!  

自己对于儒道与经学的那点研究,在左老先生面前,那根本是天壤之别,简直不值一提!  

甚至于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