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十六 觐见父皇(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乾王朝·神威郡·西京城“害,还是西京城好啊…”  

时隔数月之后重返京城,赵政望着远比汉阳城繁华数倍的西京城,看着那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不禁感慨而道。  

“我王,在老奴看来,或许不出十年之后…汉阳城也丝毫不会弱于西京城的!”  

御马跟随在车窗一侧的老管家高德,闻听此言后不由轻笑而道。  

虽然秦王殿下入主秦川不过数月而已,但所作所为,所施政令,可谓是令整个秦川上下发生了翻天地覆般的巨大变革!  

如此蓬勃气象,即便目下秦川不过是破烂边郡而已,但按照这般趋势发展下去,最多十年至二十年,整个秦川,偌大秦国,都将实现历史性的重大突破!  

即便是反超西京城之繁华,却也并非没有可能啊!  

单单垄断煤石、西域奇物这两项巨额收入,都足以令整个秦川迅速暴富,彻底摆脱穷困二字啊!  

“十年吗…呵呵,但愿如此吧。”  

赵政闻听此言,不禁轻轻一笑,脑海之中,却忍不住开始遐想起来。  

十年之后,自己也就二十二岁了啊,堪堪能达到自己穿越前的年纪差不多。  

那时候的自己,父母双亡,专科毕业,有份勉强糊口的工作,每个月都是月光族不说,更是年纪轻轻就已经跻身负翁行列。  

整天拆东墙补西墙,拿这个信用卡补那家信用卡,即便如此,却也总是忍不住超额消费,频频剁手。  

而如今的自己呢?  

却已是一郡之主,一国之君,年仅十二岁,便已手握一郡民众之生杀大权!  

即便那些年龄足以当自己爷爷辈的世族老爷们,见了自己也得毕恭毕敬的下跪行礼,恭称一声秦王殿下。  

身边的美女更是如云,这才十二岁而已,身边的美艳婢女就已经超过了十人,且每一个放在后世都是一等一的大美女。  

这种天差地别的生活和待遇,已经令赵政渐渐有些迷恋上穿越后的日子,甚至于彻底沉迷在‘秦王殿下’这层身份之中。  

尤其在那个小小的落山村里,他亲眼闻听自己的治下之民对于秦王殿下的无限爱戴与景仰之情后。  

他的内心无疑受到了极大触动。  

他原本游戏人间,随心所欲的态度,骤然间发生了巨大变化。  

其实他自己不曾知晓的是,在初入秦川之时,第一眼看到那满沟死婴的那一刻,他的心理就已经开始发生了难以言明的微妙变化。  

但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他只是单纯的,以一个现代人的视角看来,他无法漠视自己的治下臣民发生这等事情。  

于是他不惜想尽办法,为灾民筹措粮草赈济救灾,至于后面的各项改革措施,其实更大程度还是为了自己。  

他希望能够让秦川富裕起来,自己才能够安安稳稳的当个闲散藩王悠哉一生。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一举一动,竟然切切实实的影响了整个秦国,改变了所有秦川百姓的生活困境…  

当他那一日听着大嫂子言辞恳切的感念王恩之时,他内心中竟倏然间涌现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巨大成就之感!  

那一刻,他才发现,原来帮助他人,尤其是让自己的治下民众过上好日子,会是一件如此有幸福感的事情…  

从那一刻起,他才好似真正将自己视为秦王殿下看待,视为一国之王看待,视为万千百姓之君主看待!  

他再也不当‘秦王殿下’是自己安逸玩乐的一层身份而已。  

从那一刻起,他真的就是秦王殿下!  

他不仅享受着秦王殿下这重身份带来的光辉与荣耀。  

他更是在那一刻深切体会到,这重身份背后所带来的沉甸甸的责任与义务…  

太极皇宫·养心殿“儿臣参见父皇!”  

在回京之后,赵政所做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入宫向父皇请安。  

“呵呵…政儿啊,快快平身,让父皇好好看看我儿。”()  

太极圣皇一看到自己的九皇儿,这心情就不由大好,顿时便乐呵呵的抚着髯须,一边细细打量着自己的皇儿。  

“嗯…瘦了点,也黑了点…将你派遣到那等边郡,倒也是辛苦你了…”  

这么细细打量之下,太极圣皇却是越看越觉满意,不由连连颔首。  

并且言谈举止之间,更是对于自己的欣赏丝毫不加掩饰。  

“回禀父皇,儿臣在亲身赶赴边郡之后,却才渐渐有些明悟父皇的良苦用心,感激尚还来之不及…又怎会觉着辛苦呢?”  

赵政缓缓起身,闻听此言之后,便又恭恭敬敬的作揖而道。  

如今的他,心性比起以往却是大有不同,由于更好的适应了自己九皇子,与秦王殿下这层身份之后,他这马屁却是拍的越发娴熟了。  

虽然他心里压根就不知道父皇有没有良苦用心,更不知道父皇是不是因为不喜自己才将自己打发到边郡之中。  

但现在当着父皇到面,难道还能去说这些老实话么?  

不抓紧时间摆出一副谦虚的姿态来,难道还当场诉苦不成?  

如今在有了这么多经历之后,赵政却也是历练的越发成熟起来,说起这些场面话来可倒还真真是张口就来。  

“好,好,好啊!我儿能这般作想…父皇心中甚慰啊!”  

果不其然,太极圣皇在闻听九皇儿如此之言后,当即大为满意般连道三声好字!  

当下之间,却是望着自己的九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