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十八 大儒来访(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究竟何人夜半来访啊?”  

赵政此刻半是不解半是好奇。  

毕竟都这么晚了,哪会有客人这么不懂事,冒昧打扰自己这位堂堂一国之君呢?  

况且,就算是有这么莽撞的客人不,他郝真也好歹是出身世族,难道连这点最基本的礼数都不懂吗?  

何以丝毫不加阻拦,反而屁颠屁颠的主动前来禀报?  

莫非这名贵客…果真是贵到极点不成?  

念及至此,赵政连忙望向窗外,却只听郝真压低着声音,难掩激动般道。  

“回禀殿下!来客正是我大乾备受景仰的大儒南阳经神左玄啊!”  

此言一出,顿令殿内赵政、赵婉二人,尽皆错愕,双目茫然。  

“什、什么?什么南阳经神,南阳神经的?”  

赵政小声嘟囔一句,却是逗得婉儿‘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虽然从未听过这位,据备受景仰的什么南阳经神,但赵政一听大儒二字,当然也知不可失了礼数。  

于是连忙让婉儿帮自己穿衣,同时对殿外跪伏在地的郝真吩咐而道。  

“既如此…便请老先生先去偏殿稍待片刻吧。”  

“喏!”  

郝真闻言当即称喏,随后躬身而退,当下便去安排了。  

“南阳经神…婉儿,你听过这位大儒的名号么?”  

赵政一边被婉儿伺候着穿上王服,一边下意识疑惑而道。  

“这…奴婢出身低微,还真未接触过这等大师名流…”  

赵婉正服侍秦王殿下穿衣,骤闻此言,不禁低下头有些不好意思的应道。  

“没事没事…连本王都未曾听过,更何况你呢?”  

赵政闻听此言这才回过神来,连连摆手失笑而道。  

他也是犯糊涂了,自己出身帝王家都未曾听过此等大儒,更何况出身铁匠家庭的婉儿呢?  

当然,这也是他根本无心业,心思并未放在这上面的缘故…  

否则,能被郝真如此推崇,且敢尊以经神之名的大儒,赵政也不至于从未有所耳闻。  

“也不知这位当世大儒深夜造访…却为何故呢?”  

赵政呆呆伫立原地,心中却不断猜测着这位素未蒙面的大儒,为何会特地拜访自己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少年藩王,甚至于…  

还来到这深更半夜之中?  

“子成…既有大儒来访,你便不用同去了。”  

赵政刚出寝宫宫门,作为贴身侍卫的赵龙便早已听到动静,提前立于殿外等候。  

但赵政身在自己的行宫之内,待会又要接见大儒左玄,这自身安危自是无虞,便当即挥了挥手,示意赵龙今晚就不用贴身护卫左右了。  

“这…”  

赵龙迟疑片刻,但最终还是躬身行礼,连声称喏。  

“喏!”  

只不过,当他眼望着秦王殿下披着大氅,逐渐远去的背影之时,心中还是不禁感叹。  

‘殿下他夜深至此,仍勉力动身迎客,实乃国君楷模啊…’  

“嗯?”  

因这秦王行宫过小,于是在前往会客之用的偏殿之时,赵政一眼便发现芸妹的寝宫之内却依旧灯火长明。  

“夜色已深…为何芸儿的屋内却还亮着灯火?”  

赵政心下奇怪,当即忍不住步至近前,轻手轻脚般在窗外打望。  

这一瞧不要紧,却正好透过半开启的窗扇,看见芸妹正端坐书桌之前,在微颤而又明亮的烛火之下。  

手执一卷简书认真研读,嘴中轻轻念着,不时还拿出笔在一旁的空白竹简上记着什么。  

这一幕看在此时的赵政眼中,令他不由当即怔神,却是在原地怔怔愣了半晌之后,还是忍不住出声道。  

“芸儿…你。”  

“啊?”  

赵芸骤闻声响,下意识便循声望来,却发现皇兄正披着大氅,怔怔立在窗外,就这般直愣愣的看着自己。  

“皇兄,这么晚了…你怎么还没歇息呢?”  

赵芸放下书简慌忙起身,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却是在关心皇兄为何还未歇息。  

“…你怎么还没歇息呢??”  

赵政先是一愣,而后却是用一模一样的言语,但却语气更为强烈的反问而道。  

这都这么晚了,怎么芸儿还在这用功读书啊?  

就算是当年在府入之时…  

也不至于熬到这么晚的时候啊!  

“额,我、我这不是…修习、修习兵法呢嘛。”  

赵芸骤闻反问,又被皇兄当场抓个现行,却只能是吞吞吐吐的如实道。  

完,还忍不住调皮的吐吐舌头。  

“修习兵法?你一个女儿家家的,大晚上不睡觉…在这修习兵法??”  

赵政闻言顿感莫名其妙,这又不是在府之中,也没有任何人强行约束,怎的芸妹反而还越发认真用功起来了?  

而且看什么书不好,非得去看这种沙场才有用武之处的兵法兵书?!  

你你一个女孩家家的,不看点诗词歌赋什么的,不看点闲书杂谈什么的,老幻想着什么上阵杀敌这种危险之事是干什么啊!  

实在不行,哪怕、哪怕是看点金鳞岂是池中物什么的也都行啊!  

就非得去看这什么打打杀杀的兵书么??  

“皇兄却是的哪里话!芸儿虽为女儿之身,却为何看不得兵书,修不得兵法了?!”  

谁知赵芸一听此言,反而有些不大高兴,当即便仰着头不悦哼道!  

“况且…还不是皇兄你先前让我多兵法的嘛!”  

赵芸此言一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