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徐达王保保为叶大人造势,京城舆论的威力,到底是哪道奏疏(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陛下,通济门下一半都是秦淮河的河道,我们的车队过不去。”  

“臣提议,由臣护卫您从通济门进京,我们的车队由徐帅他们押送,绕道朝阳门进京。”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时,毛骧就突然来到他的马车边上禀报道。  

回过神来的朱元璋,只是把头探出车窗看了看眼前,门洞之下一半都是秦淮河河道的通济门,然后又回头看了看后方的车队。  

果然,门洞下方的陆路通道,仅仅只够他的马车通过,根本就不能让宽大的马拉板车通过。  

不仅是马拉板着,就连叶青送给徐妙锦和梅朵拉姆的豪华马车,都没有办法从这里过去。  

想到这里,朱元璋也只是点了点头道:“就按你说的办吧!”  

很快,在毛骧的安排下,朱元璋和马皇后所乘坐的马车,就在镖师打扮的锦衣卫的护送下,低调的从通济门而入。  

与此同时,毛骧也在给徐达和王保保使了个眼色之后,跟了上去。  

徐达和王保保当即就会意了,毛骧这个眼神的意思。  

“走,我们绕道朝阳门!”  

徐达只是一声令下,就带领着身后的豪华马车,以及押送倭国二皇等活的战利品,以及金银矿石样品等死的战利品,转向朝阳门。  

与此同时,王保保开始了他的安排。  

而他的安排总结起来,就是‘大张旗鼓’四个字!  

按理说,徐达和王保保这种,多少有点江湖气的性情中人,虽然有着大明顶尖的身份,但一般情况下还是比较低调的。  

所谓的‘官架子’,他们从来就不稀罕!  

可现如今,他们的官架子,却是一样也不能少了!  

但凡是他们从京城带来的人,全部换上亲军甲胄,徐达和王保保也换上符合他们身份的狮虎战甲。  

两边的骑兵,举着大明的‘日月’明旗,也举着徐达和王保保专属的将帅旗帜。  

当然了,那些用帷幔遮住的那么多车,那么多箱子,也全部暴露在了马拉板车之上。  

而这些箱子上封条的字眼,也全部显现了出来。  

这些箱子上的封条只有两种,第一种写着东海矿业开发集团封,第二种写着宁波特别行政府封!  

一切就绪之后,他们就官架子十足的,从皇宫正东门正对的,应天府主大门朝阳门进城。  

而朝阳门下的朝阳大道,在应天城的地位,等同于长安城的朱雀大道,是天子脚下的中心大道,也是整个京城最热闹的大道。  

也就在他们进门的那一刻,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徐帅出征回来了?”  

“万万没想到,老夫的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大明第一元勋和天下奇男子,一起为我大明而战,一起凯旋归来?”  

“不对,他们什么时候出征了?”  

也就在众人各种惊叹之时,一些眼尖的百姓,当即就看到了他们押送的那么多,活得与死的战利品。  

“东海矿业开发集团和宁波特别行政府,不是叶大人的产业吗?”  

“怎么押送这么多箱子和倭奴回来?”  

“问问押送的车夫和军士们去......”  

很快,他们之中个别距离近的人,就打听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当然,这些百姓之中,也有从宁波府赶来京城办事的客商,而且还是接过叶青他们上岸的客商。  

徐达他们押送这些战利品一路前行,而叶青和徐达以及王保保一起,征服倭国,并将琉球纳入大明版图的事迹,就在人群中传了个遍。  

而这些事迹,也注定会在这些人的口口相传之下,火速传遍应天城的每一个角落!  

在头前骑着高头大马带路的徐达和王保保,在看着周围百姓的反应之后,也只是默契的用余光对视了彼此一眼,然后轻轻的点了点头。  

不错,  

这就是他们二人,包括毛骧和朱棣要的结果!  

早在进城之前,他们四人就找机会,商量了这么一个进城方案,他们想用这种方式,把叶青的功勋传遍应天城!  

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他们能帮叶青的忙。  

万一他叶青送来的六百里加急奏疏,又是一道所谓的,考验皇帝肚量的作妖奏疏的话,这些民间的传说就能起到保命的作用。  

毕竟‘天意不可违’五个字,还是管用的!  

什么是天意?  

除了那些玄之又玄的现象,和皇帝努力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是天意之外,这种极致的民望,也是天意!  

正所谓,民意即为天意!  

很快,徐达他们就经过了自己的家门,但他们却是看都不看一眼,直接就押送着这些活的战利品和死的战利品,去户部入库。  

户部的官吏在看到他们之后,可以说是倾巢而出。  

没有办法,那么多的金矿银矿样本,还有对应的账本,全部要分开保存,分开估算,这本身就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量。  

不仅如此,现在已经沦为阶下囚的倭国二皇和倭国大臣们,也必须全部登记造册,然后交给刑部管理。  

也就是在交接这些工作之时,他们又像街上的百姓一样,被写着东海矿业开发集团封与宁波特别行政府封的封条所吸引。  

只是这一次,却没有人去问这些随行将士!  

毕竟他们之中,官职稍微大一些的,也是可以进入奉天殿朝议的人,都知道事情的起因经过。  

只要看着这些活的战利品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