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招惹皇帝事不大,叶大人惹怒太子朱标,胡惟庸胜券在握(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情况,陛下拜臣为户部尚书兼兵部尚书之后,理应将这两个部门,定为‘特别行政部’!”  

“规矩就如‘宁波特别行政府’,也就是一句话,宰相来了得闭嘴,皇帝来了得商量!”  

“臣以为,只有这样的封赏,才能与臣的功勋匹配,才能对得起臣的劳动!”  

“如果陛下同意臣的条件,臣今后定当心悦诚服,为大明肝脑涂地!”  

“可如果陛下小气不允,臣定心寒无比,心如死灰,宁死不入朝!”  

“言尽于此,还请陛下慎重考虑!”  

“另,臣已启程回雁门县,陛下考虑好之后,差人去雁门县宣旨即可,毕竟臣还是遥领雁门县的‘知县大人’!”  

“落款:臣叶青,或草民叶青,或尸体叶青敬上!!!”  

此刻的中书右相办公书房外,过往的官吏,突然就看向了紧闭的书房门口。  

因为他们听到了‘哈哈哈’的笑声,有那么点像是喜出望外,也有那么点像是得了失心疯。  

“咚咚!”  

“胡相,您没事吧!”  

一名官吏敲门的同时,试探性的关切道。  

书房之内,胡惟庸当即就恢复了严谨道:“本相没事,你们忙自己的去。”  

但他也只是声音恢复了严谨而已,他的脸上,还是面露欣喜之色。  

官吏们走后,胡惟庸这才再次美美的笑了起来。  

“叶青啊叶青!”  

“你知道韩信吗?”  

“你是韩信的师父投胎,你一定比韩信的结局还惨!”  

“人家是功高震主,你这是功高胁主的同时,还不忘记贬主!”  

“陛下希望文武齐心,但也害怕文武太过齐心,你却直接要文武一体,一个人文武一把抓?”  

“且不论你配不配得上,就你提出这个要求,就得死!”  

“本相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帮忙转呈,你就得死!  

想到这里,他拿着奏疏就出了门,还昂首跨步的往御书房而去。  

可他刚走到御书房门口,就突然灵机一动,然后就停住了脚步。  

原因无他,  

只因为他意识到,现在坐在里面的这位,可不是易怒的皇帝陛下,而是兼具帝后优点于一身的太子殿下。  

可他转念一想,又觉得是自己想得太多。  

就他叶青的这道奏疏,别说是仁慈也杀伐果断的太子朱标了,就是马皇后看了也得亲自下令诛杀他叶青。  

可紧接着,他又不禁皱起了眉头,因为想到了一个惯例,那便是叶青每次指明点姓给他的奏疏,都让他觉得有希望,可结果却是大大的失望!  

想到这里,他又再次看了看手里这封,他重新密封起来的奏疏。  

“难道......”  

可当他想到里面的核心内容之时,他又立即打消了这个疑虑,并重拾信心,继续往御书房而去。  

“殿下,胡相来了。”  

“他带来了宁波知府叶大人的六百里加急奏疏。”  

朱标一听,便直接开口道:“快让他进来。”  

胡惟庸进门之后,先是恭敬一拜,就双手奉上奏疏道:“启禀太子殿下,这是宁波知府叶青的六百里加急奏疏。”  

“臣不敢耽误分毫,还请殿下阅览。”  

朱标虽然很想知道最终的战果,但他还是外表相对平静。  

其实,如果他不知道爹娘的状况的话,也做不到这外表的相对平静。  

只以为锦衣卫率先回朝,已经汇报了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现状,以及大致的胜果,他这才相对的平静。  

朱标淡笑道:“胡相,既然是叶爱卿送到你这里来,你就应该先看才是。”  

胡惟庸笑着恭敬道:“叶大人有特权不用,是他的态度,臣也自当有自己的态度,还是立即转呈殿下的好。”  

朱标点了点头后,就示意让人呈上来,同时也让他回中书省去。  

这一次,胡惟庸走在回中书省的路上,不仅没有多想什么,甚至还面带笑意,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与此同时,太子侧妃吕氏,也端着养身茶,向御书房走来。  

按理说,按照老朱家的规矩,非正妻不得进入他家的办公场所,可太子正妃常氏已经病到卧床,只有让侧妃来干这正妃的差事。  

“混账,”  

“简直是混账啊!”  

御书房门口,  

太子侧妃吕氏,刚走到门口,就听到了朱标的声音。  

听到这里,吕氏也是当即就被吓了一跳。  

要知道这位太子殿下可是绝对不会轻易发火的,甚至可以说是能让朱元璋发火的事情,都基本上不能触发朱标的怒火。  

当然,这也证明能让这位太子殿下发火的事情,也远比能让朱元璋发火的事情,更让人火大。  

“这满朝文武,谁有惹他发火的本事?”  

“谁又会去招惹他呢?”  

想到这里,吕氏就直接看向了宁波府的方向。  

在他看来,除了宁波府的那位,被她和她爹吏部尚书吕本,定为朱允炆未来老师的叶大人,只怕别人也没这本事了。  

可一想到这里,她又不禁为叶青担忧了起来。  

在他看来,叶青惹朱元璋发火,并不是什么大事,可要是惹恼了这位太子殿下,事情可就严重了!  

想到这里,她便端着养生茶轻轻的走了进去。  

她只看见朱标坐在龙椅之上,眼睛不仅死死地看着摊开在龙案之上的奏疏,还眼里有了一抹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