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大明驱逐舰,叶大人造的国之重器,真不能对朱元璋好哪怕一点(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战术,去围攻大船!  

第二间厂房,专用于生产‘连环船’,属于轻型快速战舰,全长4丈,两船相连,船上载有火球、毒火弹、火铳等火器,后船为划桨式载兵船。  

开战之后,它们就可以顺风冲阵,点燃前船火器,后船解脱铁环返航,专用于撞击焚毁敌舰。  

第三间厂房,专用于生产‘火龙船’,也属于轻型战舰。  

这种战舰以生牛皮为护,下方潜伏士兵,两侧有飞轮,配备4名水手。  

这种战舰属于战术性战舰,在战术性撤退之时,先伪败于敌,诱敌登船。  

紧接着,下方潜伏士兵就开动机关,使敌人从上层落入中层,然后刀板与钉板启动,直接把敌人弄死了喂鱼。  

第四间车间,专用于生产‘苍山船’,属于比轻型战舰稍大的小型战舰。  

按照《武备志》的记载,这种战舰吃水5尺,全船37人,水手4人,战士33人,编为三个战队。  

第一队为远程火器战斗队,装备大炮两门,火铳七杆。  

第二队为冷兵器战斗队,装备弓弩四台,弩箭一百支,弓箭若干。  

第三队为近程火器战斗队,装备喷筒四十个,烟筒六十个,火砖三十块,火箭一百支。  

第五间车间,专用于生产‘海沧船’,属于中型战舰。  

这种战舰乘员五十三人,其中水手九人,战士四十四人,分为四个战斗队伍。  

海沧船装备大炮4门,各型火铳九杆,近程火药喷筒五十个,烟罐八十个(大明中期才有的,烟雾弹的祖宗),火砖五十块,火箭两百支,弓弩六台,弩箭一百支。  

第六间车间,专用于生产‘蜈蚣船’,属于大型战舰。  

据史料记载,这种战舰因为外置桨叶多如蜈蚣,所以航行非常迅速,不怕逆风,不惧风浪。  

这是露梁海战的主力战舰,装备二十门大炮,火球与火箭上千!  

第七间车间,专用于生产‘三桅炮船’,属于时代的巨型战舰!  

据史料记载,这种战舰有三根桅杆,主桅高四丈,船长二十丈,船舱有五层之多。  

船面甲板之上,楼高如城,可以容纳三百人,最多可以配备各型大炮四十八门。  

船的动力除了风帆之外,也装备有外置蜈蚣桨叶,也是航行迅速,不惧风浪。  

第八间车间,专用于生产‘赶缯船’,属于大型福船。  

这种福船,船长三十六米,宽七米,有二十四个船舱,可载重1500石!  

这种船,每船配水手、船工三十人,士兵八十人。  

这种船的用途很广,可以用来民用捕鱼,也可以当做物资运输船,在缺少战舰的时候,还可以当战舰使用。  

据史料记载,这种多用途战船,就是郑成功水师的主力战舰!  

而这第九个最大的车间,就是专用于生产,叶青拥有‘知识产权’的驱逐舰的车间了。  

其实严格来说,叶青依旧没有所谓的‘知识产权’!  

毕竟他设计的驱逐舰,就是根据现代战舰,再结合明朝中后期的主力战舰‘蜈蚣船’,以及当前工业水平,所设计出来的产物!  

这些战舰对于明初洪武年间来说,绝对是闻所未闻的,领先世界百年不止的海中巨兽!  

再加上叶青利用现代思维的大量改进,就航速、防护力、作战性能来说,最起码也领先了当前世界三百年不止。  

尤其是他拥有大部分‘知识产权’的驱逐舰,只要蒸汽机不搞出来,就没有任何战舰可以先进得过它!  

叶青他们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才从一号车间走到了八号车间。  

这八种战舰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虽然已经是非常先进的存在,但在他叶青的眼里,也不过只是明朝中后期的战舰,再进行了动力、航速、作战性能三方面的优化而已。  

他验收得还比较顺利,没有任何的问题,已经可以量产了。  

可他来到第九个最大的车间之时,却是又发现了不少的难题。  

毕竟这就是真正的‘国之重器’!  

如果不是因为有他提供技术支持,就算是用尽这个时代最高的工业水平,也搞不出来。  

看过之后,叶青就请九号车间的技术人员吃饭。  

吃过饭之后,就对他们进行了长达几个时辰的培训,这才解决了所有的难题。  

等叶青的马车离开东海矿业开发集团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一早了。  

不错,  

叶青就因为这艘,一旦亮相,就足以让世人震惊不已的‘国之重器’,忙了一个通宵。  

“车夫,驾车慢一点,走大道。”  

沈婉儿看着已经在马车里睡着的叶青,赶忙出去招呼道。  

吴用的眼里,沈婉儿拿来那件‘千孩祝福披风’,就为叶青盖在了身上。  

与此同时,她也心疼的抚摸着叶青的脸颊,心疼道:“你,配得上。”  

吴用看着这一幕,只是淡淡一笑,就掀开车帘,出去陪车夫驾车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叶青一直是府衙和东海矿业开发集团两头跑,亲自化身技术总工,生怕他有着大部分‘知识产权’的大明驱逐舰,出现任何问题。  

与此同时,身处于应天府皇宫里的朱元璋,就有些坐不住了。  

御书房之内,  

朱元璋看着坐在左右两边的马皇后和朱标道:“你们说,他非要等一个月之后,再去河南和山东办差,他这是在磨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