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叶大人抄戚继光,宁死不给朱元璋,真正的国之重器(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面甲,为双层布面,内夹铁片,铆钉固定的设计。  

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兼具防护性与保暖性,因为南军的主要战场在东北,以及沿江沿海一带。  

北军的甲胄防护力更强,但却过于厚重,不利于山地与丘陵行军作战。  

在长期实践之中,大明便有了南北二军不同装备的习惯!  

雁门兵工厂制造的北军装备,远优于朝廷军器局,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而雁门兵工厂本身,也在实质上成为了大明最好的,北军兵器甲胄供应厂!  

朱元璋等人有想过,叶青也为大明搞一个‘南军兵工厂’。  

只是万万没想到,这个南军兵工厂,竟然是以‘东海矿业开发集团’的形式存在。  

这里生产的铆钉布面甲,不仅在保暖和防御性上,远超朝廷军器局,就连舒适性也远超朝廷军器局。  

就在刚才,朱元璋等人亲自看到,一头装备铆钉布面甲的猪,被那么多火铳打。  

等卸甲之后,只看到内置甲片凹陷,也只看到猪的身上有些印记。  

众人看着这一幕就可以想象,如果是人穿着这身甲胄被那么多火铳打,青一块紫一块是肯定的,但不会有什么致命伤。  

叶青看着已经面露震惊之色的郭老爷,故意打趣道:“伱要是觉得猪实验不能证明什么,要不你穿上去实验一下?”  

“放心,我虽然不懂武功,但我却打得一手好的火铳!”  

朱元璋一听,当即就鼻孔出起了牛气。  

他只觉得这个叶青,已经是彻底没救了。  

三天不打就上房揭瓦这句话,还有给一点颜色就开染坊这句话,用在这人身上是再好不过了。  

叶青见面前郭老爷快要输不起了,忙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都认识这么久了,你还是这么开不起玩笑。”  

“你这人不识逗,不好玩儿!”  

话音一落,叶青就独自往隔壁一间车间厂房而去。  

朱元璋看着这潇洒的背影,是真的想一鞋底板给他后脑砸过去。  

“这人,好赖话都被他说完了,咱还说什么?”  

马皇后忙握着他的手,小声劝道:“想想这比我们好的甲胄,想想这些比我们好的技术。”  

在马皇后的劝谏下,朱元璋再次为叶青记上一次‘大不敬之罪’,就跟上了他的脚步。  

刀箭的技术和雁门兵工厂一样,多用水力锻造设备,以达到脱硫的效果。  

他们知道,这最终的核心技术,还是叶青对水力的利用,以及金属锻造上面的掌握,远优于朝廷。  

材料性能更好,才能让刀箭枪炮的性能更好!  

他们看过火铳和大炮之后,就来到了最后一个车间!  

朱元璋等人看到这个车间的产品之后,当即就瞪大了眼睛,因为这是一种比火铳大,但却比大炮小的炮。  

“叶大人,您来了。”  

“我们正要进行可调仰角虎蹲炮的实验,天才一住言情小说s23us您去看看吗?”  

“这几位是?”  

叶青等人的面前,迎面走来打招呼的,正是可调仰角虎蹲炮生产车间的主管总工。  

叶青淡笑道:“陈工,本官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郭老爷,是给你们发工钱的人,是我们东海矿业开发集团的出资人。”  

紧接着,他又向郭老爷介绍起了这位,从宁波火器局调过来的负责人。  

陈工行礼道:“原来是郭老板,失敬失敬!”  

“那在下就头前带路了!”  

朱元璋等人看着这被抱起来就走的炮,也是一下子就好奇了起来。  

好奇这种比火铳大,比大炮小的炮,到底威力如何。  

如果威力不错的话,那这种炮就完全弥补了大炮机动性差的缺点了。  

还不等走到试验场,朱元璋等人就开始好奇的问了起来。  

叶青虽然有些不耐烦,但也不是不愿意解释,而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说句实在话,他自己都觉得自己有点不要脸!  

因为在这方面,他抄了后世名将戚继光的创意!  

虎蹲炮是嘉靖时期,抗倭名将戚继光发明的武器,它不仅威力大,还便于携带,大大的加强了炮这种兵器的机动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虎蹲炮就是迫击炮的老祖宗!  

而他叶青,也只是把迫击炮的仰角调节机构,套用在了虎蹲炮的身上,从而造出了这种跨时代的中间产物。  

没有办法,现在的整体工业水平,还造不出来撞针底火式炮弹,只有这么来一招‘古今结合’!  

可即便如此,那也是领先当前时代好几百年的存在。  

叶青相信,他的可调仰角虎蹲炮,在对倭的抢滩登陆战,以及岛内巷战城市战之中,一定能够收获奇效!  

试验场之上,  

所有人的眼里,一台可调仰角虎蹲炮,就这么屹立在那里,真就像是老虎蹲在那里一样。  

“开火!”  

随着陈工一声令下,一枚火红的流星就从炮口冲出,在空中划出壮丽的抛物线,然后落地开花。  

炮弹的威力虽然不如真正的大炮,但也在一半以上。  

紧接着,他们又实验了通过仰角调节,调整射程的实验,均大获成功。  

最后,他们又进行了抱着炮机动的实验。  

只要不是那种瘦弱无力之人,哪怕是一般的男子,都能抱着走。  

要是来个大力之人,直接就可以抱着开跑,还能抱着爬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