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朱标和叶大人的隔空约定,朱元璋头顶的黑衣刺客(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就可以直接破格提拔!  

可万一虚报功绩,想来个外购粮食冒充自己丰收,那就必须处死!  

当然,即便是真的亩产六百斤以上,真的立下如此造物之功,也得按照规定上足够多的农税才行!  

倘若在这种国本大计上贪钱,那也得麻溜的赐死!  

至于这第二条不得涉足军政要务,朱元璋虽然依旧固执己见,但还是接受了一点朱标的建议,到时候给他来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行!  

决定好这一切之后,  

朱标又就事论事的夸了朱元璋两句,在他看来,朱元璋提前将这么一个功过参半的奇才丢给淮西勋贵是对的。  

只因为叶青不仅是个行为乖张的奇才,还是为数不多的,不把淮西勋贵放在眼里的人。  

朱元璋父子倒是不知道叶青和胡惟庸,还有这么一回书信往来,但是不是淮西集团的人,朱元璋一眼就能看得出来,朱标也从他娘的讲述中听得出来。  

这种任性起来连皇帝都骂得狗血喷头的人,是绝对不可能把李善长和胡惟庸放在眼里的。  

就他那句‘以本官之才,足可脚踢李善长,拳打胡惟庸’,虽然觉得太过骄傲自负,但听起来也确实很舒服。  

一个敢在兼职钦差郭老爷的面前,说出这么一句话的人,也必定是不怕这句话传遍朝野上下的人。  

就凭他这胆识,就不是李善长和胡惟庸可以收服的!  

所以,他们必定不希望叶青进入朝堂。  

但朱元璋这种‘赏罚分明’的态度,又会让他们猜不透皇帝对那知县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也因此,他们绝对不敢贸然在他朱元璋面前,说叶青的坏话!  

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就是这么个道理了。  

只有他们认为朱元璋本身对叶青的厌恶大于好感,才会想办法把朱元璋对叶青的厌恶加大,对叶青的好感减少,然后再借他朱元璋的刀杀他叶青,最后再强势举荐自己的人过去接手地盘!  

对于他们这一套,朱元璋父子其实是很清楚的,只是暂时装作不知道而已。  

朱元璋也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才用这种对叶青的恩人又赏又罚的方式,让他们陷入苦思而不能自拔。  

而他朱元璋这么做的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叶青出现在朝堂之前,让淮西勋贵的人知道叶青这个人,但却没有人在朝堂上说他叶青的坏话。  

至于叶青出现在朝堂上之后,那就可以随便说他的坏话了!  

那时候如果还不说他叶青的坏话,他朱元璋还要找胡惟庸他们的大麻烦!  

朱元璋和马皇后听着朱标的这番分析,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只觉得这儿子出息了,将来必定是一代明君大帝。  

想到这里,二人也希望叶青可以顺利入朝,更希望叶青可以辅佐完他朱元璋,再继续辅佐朱标。  

当然,前提是他叶青不死在他朱元璋手里才行!  

对于这一点,就叶青目前的表现来看,朱元璋是非常不自信的。  

在他看来,叶青要是口才不改,迟早得死在他的手里!  

别说是朱元璋了,就连马皇后对这一点都没有信心,在她看来,叶青要是口才不改,是绝对活不长的!  

顶多就是她去世之后,叶青就接着去世!  

想到这里,马皇后也是看向了雁门县的方向,眼神变得坚定无比。  

在她看来,她再活个十年八年不是问题,应该是可以把叶青教好的。  

片刻之后,  

已经有些疲累的马皇后,对朱标说道:“标儿,你回宫休息去吧!”  

紧接着,朱元璋也笑着道:“对对对,咱的麒麟儿累了两个多月,好好休息几天去。”  

就这样,朱标在太监的搀扶下,慢慢的往东宫而去。  

“哎呦,哪有回来就是一顿打的道理?”  

“痛死我了!”  

朱标的常侍太监小声提醒道:“殿下,有什么话,我们回东宫再说吧!”  

朱标闭嘴后,也只是看向雁门县的方向,心中暗道:“希望叶大人你可以顺利入朝,到时候,你负责气我爹,我负责保你命!”  

朱标打定这么个主意之后,就安心回宫休假去了。  

当晚戌时末,  

繁华的应天城,即将进入宵禁时分。  

也就在全城开始大面积熄灯,基本上陷入一片黑暗之时,十几道黑影突然出现在了朱元璋的御书房屋顶之上!.  

求看官大大们追订支持,求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