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重回料理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打水,擦桌子。  

将桌子和椅子摆放整齐。  

扫地,拖地。  

这是关俊彦每天打工生活的开始与结束,也是很多餐厅的开始与结束。  

平心而论,关俊彦不是一个特别爱干净的人,对于卫生的要求只停留在整洁清爽无异味的程度,面上能看得过去就行,边边角角除非大扫除的时候看到,否则不会专门去清理。  

这一点也或多或少地体现在打工上,不会特地去掏柜台下方的灰尘,不会特地去擦门框上面的缝隙,而店主也从来没有提过这样的需求。  

今天,他却这么做了,做得格外细致,格外认真。  

一点点缝隙都不放过,一丝一毫地灰尘都不留。  

明明才离开不到十天,以日本的卫生状况,完全不需要这么大费周章,甚至在返回的路上,关俊彦都没有想过这么一茬。  

直到看到被破坏的大门,看到七零八落的桌椅,看到明显被人入侵过的痕迹。  

第一反应是愤怒。  

好好第一家店,居然被一群贪婪的蠹鱼搞成这副模样。  

制裁是必须的。  

但这还不够。  

不把蠹鱼留下的痕迹清理干净,不里里外外,彻彻底底地扫除一遍,关俊彦心里的疙瘩就消不掉。  

灰尘可以无视,些许无关紧要的杂物也可以无视,但如果是油漆,乃至更过分的恶心玩意,是个人都受不了。  

在清理的过程中,关俊彦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  

关于料理店存在的意义。  

对于其他人来说,这或许是一个奇怪的老店,店主神通广大,能解决各种疑难,收费标准也很奇葩。  

可对于关俊彦,这里是他的归处。  

离开了奥多摩后,全新的归处。  

比从神乐万龟那里得到的公寓,更有家的感觉。  

店主虽然喜怒无常,神出鬼没,但对关俊彦的好,他能清楚地感觉得到。  

二条城中,狐狸精曾没脸没皮地叫她妈妈,关俊彦其实也不介意叫她一声妈,如果觉得叫老了,姐姐也可以。  

不管是哪一种称呼,都是无可替代的家人。  

如今家人身处危险,家又被人破坏成这样,关俊彦如何能受得了?  

花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没有动用任何超凡的力量,少年终于将店铺打扫干净,恢复成原本的模样。  

“总算顺眼了。”  

在门口多看了几眼,关俊彦熟门熟路地走到柜台边,望着熟悉的看板,大声念出店里的规矩:  

“一,禁止任何伤害行为。  

二,禁止破坏店面。  

三,食物酒水禁止浪费。  

四,请尽情发牢骚。  

五,在这里听到的事情请不要宣扬出去,快点忘掉。”  

此为料理店立身之本,是店主坚持与存在的证明,与店主传给他的手艺同样重要。  

或许这样做很固执,但关俊彦始终觉得如果变了,料理店也就变味了。  

下意识地伸出手,想要触碰看板上的文字,却又在最后一刻收回,生怕不小心让字体缺损。  

之前看没觉得,现在看,这字写得真好。  

日语是近现代流行的欧式花体字。  

中文则有着书法的影子,哪种体,关俊彦才疏学浅认不得,但一笔一划之间蕴含的劲道却清晰地传递到他的心中。  

一如店主本人。  

字如其人。  

在看板前驻足良久,关俊彦在看板的另一边,写限时供应菜品的地方一丝不苟地写上一行:  

即日起,本店恢复营业。  

想了想,又加上一行:  

店主有事外出,暂时由店员关俊彦接掌主厨。  

二条城发生的事根本瞒不住,不如摆在明面上,想闹事的尽管放马过来。  

做完这一切,关俊彦继续向内走去,来到门窗紧闭的内堂,即厨房之前。  

厨房门也上了锁,样式与大门一般无二,就是商店里能买到的大路货,破坏起来并不难。  

之所以能留到现在,是因为刚一触碰到门锁或者大门就会生出一股无形的力量,将人弹开。  

力道越大,弹得越猛,显然是店主离开前下好了禁制。  

关俊彦严重怀疑,外堂的乱象是因为怎么都破不开这扇门而受的牵连。  

当然,坏了规矩,该打还是要打,该罚还是要罚。  

关俊彦又试了两次,禁制仍在。  

“看得出手法吗?”关俊彦问狐狸精。  

“看不出来,全盛时期也许可以,现在不行。”狐狸精一边玩着自己的尾巴,一边抱怨,“那个女人也真是的,走就走了,不留钥匙也就算了,连个提示都没有——你这样,儿子和儿媳妇很为难啊。”  

关俊彦这会儿没心思和狐狸精斗嘴,自动无视了不合适的说法,摇头道:  

“未必是没有提示。你说,正常回家,没钥匙,门锁了,该怎么办?”  

“找有钥匙的。”狐狸精理所当然地回答。  

“还有呢?”关俊彦指了下门锁,内置锁头,内外皆可打开的那种。  

“敲门,看家里有没有人,你是想——”狐狸精眼波一闪。  

“小偷也好,强盗也罢,我不觉得他们会走正常途径。”  

关俊彦微笑着伸出手,按照自己的敲门习惯,先敲三下,等几秒钟,再敲两下。  

禁制依旧被触发,但因为力量很小,反震的力道也很小,不会影响敲门的节奏。  

大门,没有任何动静。  

“猜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