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老天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老道士名叫柳一凡,外号天通道人。  

老道士年龄不小,足足七十多岁了,却是鹤发童颜,一身本领。虽然残了两颗牙齿,可是身体却很好,甚至可以说一般年轻小伙子都比不了他。  

他来到新一团一营也有些日子了。  

早先的时候,他下得山来,便四处杀鬼子灭汉奸,身上攒下了不少敌人的人头。名气之大,周围的百姓们人人敬仰,直呼其为天上的神仙下凡来除鬼子来了。  

视之为老神仙!  

后来,新一团打到了附近,跟老道士一起灭了一波小鬼子扫荡的行动,双方是意气相投,互相佩服…随之,老道士便加入了新一团了。  

在团里,老道士有着绝对的威望,可以说,除了他们的团长营长之外,最受战士们敬仰以及信任的,便是老道士和他的徒弟们了。  

无法,一是老道士是的身分摆在这儿呢,二来,人家老道士一把年纪了还下山杀敌,舍了山上的清闲太平,跑下山来淌这遭乱世,受万分罪,就这份壮举,他们谁能不服?谁又能不敬佩?更何况老道士是有真本事的,单枪匹马杀入县城斩敌人首领的首级,还能全身而退,就这本事试问谁人能有?!  

大家伙是真心的喜欢老天师呢。  

不管何时,老天师在这一营里面都有些绝对的地位。受了老道士的影响,营里的战士对王不言自然也是格外的客气。更何况,王不言的名气,可一点也不比老道士小啊。  

营里负责弄情报的同志传回来的消息里,王不言的壮举那可是在众将士之间传得格广,谁人不晓得王不言是老道士第二,也曾杀入县城,大闹县城,杀得小鬼子人仰马翻的啊。  

在他们看来,清风观就没有凡人,一个个都是神仙一般的存在。  

老道士和王不言简单的相聚一会儿,叙了叙师徒之情之后,便去忙去了。  

在营里,老道士忙的事儿还不少,除了杀敌斩寇之外,救死扶伤更是没少做。王不言本来想去帮忙的,结果被老道士和刘大彪给拦住了,说他长途奔波,且休息一晚再说。  

王不言受于师命,再加上好些日子没有好好休息休息了,身体不允许,疲惫得要死,索性便听了他们的安排。休息好了再效这一膀子力气。  

“怎么样?小道爷,饭茶还可口么?!”  

刘大彪对于王不言的到来,更是比谁都高兴。王不言是谁?那本事,那事迹,早就传入他的耳里了,在他看来,有老天师在,再加上个小天师,那简直了。那杀起小鬼子来,还不得是如虎添翼,如有神助啊,想想他都兴奋。  

他都觉得以后小鬼子的好日子,怕是没那么好过了。  

王不言笑道,“可口可口,吃撑了都。”这些日子为了找汪富贵和施念儿,他已经好久都没有好好地吃上一顿了,纵然一营的条件有限,吃的也是粗茶淡饭,却是格外香甜。  

刘大彪乐了,一营的条件不好,被小鬼子封锁着呢,能吃上饭就不错了,他已经把能拿得出手的最好的东西拿出来了,可是还是太寒酸,他还怕王不言不习惯呢,此时一听,也不由得放下心来。觉得王不言如老天师那般是个随和之人,对王不言的好感,那便又上升了一层。  

坐在军营里,看着周围的战士们都在忙碌着,王不言感觉到了久违的亲切感,在居和寨的时候,大家也是这样的啊。  

刘大彪拿着一颗烟,朝着王不言递了过来。  

王不言曾经很少抽烟,不过后来渐渐地也学上了,抽烟能让他减轻好多压力,虽然他这样的年龄,不该有压力才是。  

可是这年头,人命如草芥,谁又能轻松地活着呢。  

看着周围的战士们忙碌着,再一听他们说着老道士的一些事迹,王不言抽着烟,心里总算有了一抹踏实的感觉。  

这是自打他出了居和寨之后,便不再有过的东西。  

“老家伙在这里,还挺吃得开的么!”王不言抽着烟不由得喃喃地叹了一声。  

刘大彪一笑,道,“那是,老天师不但功夫好,杀小鬼子跟玩似的,而且一身的本领更是不小,除了医术了得,更是为大家开导解惑,教他们处世道理,写写家书那更是不在话下。老天师在他们看来那可就是如师如父。大家伙尊敬他,爱他,那也是自然的了。”  

看着刘大彪说这话的时候,脸上也是一脸的敬意,王不言知道此话不假。他对老道士何尝又不是这样的感觉呢。  

王不言淡淡一笑道,“哈哈,看来,老家伙下山来救世,是选对了啊。”  

刘大彪道,“那是,道之大德者,心怀天下,老天师此举,当爱我辈敬之啊。”  

王不言道,“呵呵,老道士快被你夸上天了。”  

刘大彪道,“不不不,小道爷,这可不是夸,你师父是个高人呐,哪儿像一般道观里的道士,我告诉你,他可不简单。要是我猜得没错的话,他怕是出身名门,一身本事。”  

王不言一愣,在他眼里,老道士就是老道士,他不知道老道士来自哪里,师从何处,老道士也从来都没有和他们说过。他只知道,老道是某个道观出来的弃徒,来到了清风山上创建了清风观。从此隐世,潜心修行。  

甚至,他都觉得老道士就不像个道士,不会画符躯邪,不会捉鬼化吉凶,甚至连法事都不会做…只是每天修炼,让他们背些道德经之类的。他甚至觉得老道就是个骗子,但是他为此能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