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 完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牛家冲炮楼。  

“冬瓜君,好想念家乡的生鱼片啊,这里实在是太热了,而且很压抑。”  

“谁说不是呢,不仅压抑,而且还很无聊!”  

“你说中国军队会不会打过来?”  

“那怎么可能,我们附近就只有一些中央军和土八路。中央军战法保守,能不动就不动,土八路武器装备差,就算来了又能怎么样?  

我们只要坚守到大部队到达,那死的就是他们。  

除非他们有重型武器装备可以打爆我们的炮楼。”  

牛家冲炮楼上,几个鬼子在闲聊着,觉得这里非常安全。  

殊不知,八路军在今天一早已经运动到他们周围隐藏起来了,随时都能发动进攻。  

李桓和张宇等人悄悄出现在炮楼不远处的草丛里,拿着望远镜观察着鬼子这边。  

“李桓,根本情报,牛家冲跑楼大概有一个小队的鬼子,但是却有两门迫击炮和一挺重机枪,轻机枪也有三挺,而且炮楼修建的十分艰苦,迫击炮弹都很难炸掉。  

看样子小鬼子这是想一步步限制住我们的咽喉啊。”  

鬼子弄炮楼本来就是兵力不足的表现,更别说牛家冲炮楼的位置十分重要,在牛家镇放一个中队都不过分,但他们却只在这里安置了一个小队的兵力,说明鬼子现在兵力已经很缺乏了。  

这对持久抗战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只有一个小队的兵力,那咱们确实很快就能解决战斗。”  

“命令部队准备好,十一点整发动进攻,一定要拿下牛家冲炮楼。”  

如果是换了以往,别说李桓一个中队了,就算是来了一个营也没法吃掉鬼子的炮楼,因为八路军没有攻坚火炮,鬼子要是据险力守,等待救援的话,那八路军只有跑路的份儿,付出再大的伤亡也拿不下一个炮楼。  

没办法,炮楼就是这么难打!  

但现在不一样了,李桓的独立中队不缺攻坚武器,而且还有不少。  

一门山炮就能让鬼子心惊胆战!  

很快时间就到了十一点钟,两门九二式步兵炮准备完毕,张宇也已经不在这里,去了埋伏鬼子援兵的阵地上。  

“命令炮兵,对准鬼子主炮楼,立即展开炮击!”  

“命令攻击部队立即进入地道,炮击完毕就展开进攻!”  

“是!”  

随着命令下达,炮兵立即展开进攻。  

轰!轰!轰!  

“八嘎,敌袭!”  

“快进去!”  

轰!轰!  

鬼子马上拿起枪进入碉堡内部,但随后被落下来的炮弹直接炸开一个豁口,主炮更是被炸出一个大窟窿,重机枪都被碎块埋了起来。  

鬼子的小队长满脸是血,立即拨通了电话。  

“报告,牛家冲炮楼遭遇敌军主力炮击,炮楼主体损坏,请求支援,请求支援啊!”  

“纳尼?看清楚敌人是什么人了吗?”  

那边的鬼子听到这话瞬间瞪大了眼珠子,还真有人敢打他妈的额炮楼。  

“看不清,对方还没有展开进攻,但看火炮的密集程度,应该是两门步兵炮,绝对是中央军的主力请求立即支援!请求”  

“摩西摩西,川岛少尉,听得到吗八嘎,电话被切断了。”  

二郎镇据点的鬼子中尉在接到求救电话以后,立即带着七八十个人出动,前往牛家冲增援。  

毕竟牛家冲地理位置很重要,绝对不容有失。  

李桓这边,在炮击完毕以后,八路军在外围就开始了佯攻,吸引鬼子的注意力。  

鬼子也依靠仅存的防御工事开始了顽强的坚守,小鬼子战斗力还真强,这样都没炸死他们。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已经有一些八路军通过地道悄悄的移动到了他们的正下方,此刻已经在破开土层了。  

“连长,破开了。”  

“所有人跟我上!”  

黄秋身为连长,带走翻出了地道,而这时几个鬼子还在碉堡的射击孔位置不停射击外面佯攻的八路军呢。  

“打!”  

嘭!嘭!嘭!  

哒哒哒!  

哒哒哒!  

无数的子弹朝着鬼子打了过去,日本人根本就没有察觉到,后背完全暴露在八路军的枪口下。  

“八嘎,他们进来了。”  

“啊”  

“板载!”  

一些鬼子露出凶狠的表情反击,子弹打光了就挺着刺刀嗷嗷叫的冲上来,但鬼子兵力欠缺,八路军准备妥当,他们根本就不是黄秋的对手,哪怕是白刃战他们也不占优势。  

啦擦!  

黄秋大砍刀砍下了最后一个鬼子的脑袋以后,整个牛家冲炮楼被迅速拿下,已经没有一个活着的鬼子了。  

“马上报告队长,就说这里已经拿下。”  

不到三分钟,李桓就顶着一个钢盔走了过来,看着破败的炮楼,喊道:  

“迅速打扫战场,然后把炮楼给我炸成废墟。”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声爆炸。  

李桓朝着那个方向看去,笑道:  

“是指导员和鬼子交上火了,马上跟我去增援。”  

李桓带着大部分人立即赶往张宇埋伏鬼子援兵的地点。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他看到张宇带着人和鬼子你来我往的战斗。  

八路军和鬼子都不占优势,但他们已经到了,那这些鬼子的末日就到了。  

“老张,怎么样?”  

“这边没什么问题,鬼子要么撤退要么和我们死战,你那边怎么样,拿下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