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李家三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1/2)页当李桓和长风回来的时候,发现孔秀和牛二耿等人,正在悠哉悠哉的打牌。  

此刻他的内心非常的痛。  

这些人难道都不关心他的安全吗?  

孔秀就算了,她向来和自己不对付。  

怎么牛二耿和郑雄看到他回来以后,也只是随便说了一句“你回来了!”  

擦,难道不应该上来嘘寒问暖吗?  

直到长风把李桓找到父母的事情说了出来,几个人的八卦之心再次发作。  

“李桓,你这事可干的不地道。”  

“是啊李桓,你怎么能骗人呢?”  

郑雄和牛二耿的话,让李桓莫名其妙。  

“什么骗人?”  

“就是你为什么要冒充人家的儿子?还是冒充一户有钱人家的孩子,要是被发现了怎么办?”  

“是啊李桓,你不会是贪图人家的财产吧?  

这事可不能让团长知道,不然他会扒了你的皮的。”  

对于郑雄和牛二耿的脑洞,李桓已经无语了。  

孔秀这个时候还没忘记补一刀。  

“他这个人好吃懒做,别的八路军整天吃糠咽菜,就他天天想着吃火锅吃肉。  

冒充大户人家的孩子,这个八九就是惦记人家的钱。”  

“我呸,什么冒充的?我本来就是人家的孩子好吧,亲生的。”  

李桓大声强调着。  

可不是自己非要做人家儿子,这方琴和李博成把自己认出来了,拼命把自己往家里拉的。  

一旁的长风证实了这件事情。  

李桓满嘴跑火车,他说的话不一定可信。  

但是长风很老实,十句话有十一句都是真的。  

“你真是李家人的孩子?”  

孔秀这个时候瞪大了眼珠子,似乎想到了什么。  

“怎么,你也知道李家?”  

李桓好奇了。  

看到方琴和李博成之前,在日本人和洋人面前都可以肆无忌惮,这身份地位绝非一般人可比。  

“当然知道了。”  

“李家在江南一带很出名的,家里以前是卖药的,中药西药都涉及。  

而且在南洋一带还有生意,甚至在广州香港一带也有很大的产业。  

只是近些年由于战乱,他们把很多的产业转移到了国外。  

听说美利坚和大不列颠国都有产业,在江南一带算得上是豪族了。  

只是李家子嗣不昌。  

到了你爹这一代,只剩下三个人了。  

你二叔不知去向,三叔又是一个混迹风尘场的浪荡子,现在李家第三代除了你以外恐怕就只有你大伯家的堂姐和你三叔家的小儿子了。”  

大伯挂了,家里只有一个女儿。  

三叔是个混子,没什么权力。  

自己老爹掌握着家族大部分的财产,那他岂不是就是传说中的富二代?  

发啦!  

李桓大喜。  

“李桓,你好像流口水了。”  

长风这个时候在旁边提醒了一句,还拿出一些蚕豆来吃,这都是他从李家顺来的。  

李桓尴尬的擦了擦口水,一不小心就暴露了。  

“等等,你说李家是做药材生意的?”  

李桓有些激动。  

“是啊!”孔秀点了点头。  

“靠,那我可以让我家帮忙卖一些药品给八路军啊。”  

李桓忽然发现自己家族的人好像可以帮忙打日本人。  

谁知孔秀摇了摇头,然后道:  

“这个恐怕不行!”  

“我听师傅说过,八一三淞沪抗战以前,李家捐助过不少的药品给政府。  

以至于后来上海沦陷以后,日本人对李家查的很严,这对你们家的生意打击很大。  

所以现在你们家应该没办法卖药品给军(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2)页队,除非是偷偷的卖。  

但是这样做量应该不会很大,否则很容易就会被日本人发现的。”  

“靠,这日本人真可恶,回头要杀几个来泄泄愤。”  

李桓瞥了瞥嘴。  

既然家里是做药材生意的,那么自然不可能让那些药放着。  

无论是中药西药,只要抗战需要的药,那就是好药。  

就是怎么从他那便宜老爸那里忽悠来药品呢?  

李桓有些惆怅了。  

经过一天的交锋,他知道老爸虽然是一个话少的人,可是这脑子转的不是一般的快,差点就把李桓给看破了。  

没有闲心去处理那些事情,李桓只能开着车去找那批物资的下落。  

谁知道在码头找了一圈都没能找到什么线索。  

“李桓,这里我们不熟,又不能随便问人,看样子需要先找一个地头蛇才行。”  

李桓和牛二耿等人坐在车上,安静的看着对面的码头。  

这里有洋人,也有日本人。  

甚至李桓还在不远处看到了一些日本宪兵,他们就在苏州河的对面,四行仓库的旁边。  

娘的,这些家伙不知道憋着什么坏。  

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李桓还在这附近看见了许多鬼鬼祟祟的人。  

在小地图上,这些人都是红点。  

也就是说他们是敌人。  

“汉奸?日本特务?”  

李桓头顶多了几个问号。  

一天的巡查无果,李桓再次去到了十里洋场附近,把牛二耿他们送了回去。  

经过一番商谈,李桓还是决定和长风先回李家再说,有了这层皮做保护,相信没人会注意到他。  

可就在他准备开车回去的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