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古城异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着时间的流逝。  

一位位秦锐士相继出现在广场当中。  

他们是从百万秦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是真正的勇士。  

每一位都异常强大.  

恐怖的气血之力从他们身上爆发开来。  

澎湃汹涌,浩瀚无比,好似要镇压这方天地。  

虚空仿佛都在颤栗,在扭曲。  

数万秦军之中更是有数位后天七重以上的将士!  

这些人站在密密麻麻的秦兵当中。  

好似一轮红日,很是耀眼。  

当所有秦兵全部复活之后,他们没有乱动,而是安安静静的站在了原地,遮天蔽日,一眼无际。  

此时的他们好似一柄出窍的利刃,随时做着冲锋的准备。  

战马在嘶吼,精致的战车矗立在广场最前方。  

无尽的战意从他们瞳孔中射出。  

一道道目光直接看向秦始皇。  

等待着他的命令!  

秦始皇望了眼下方整整齐齐的秦兵,微微点头,异常满意。  

“大秦的将士们,寡人没有食言,我们全部复活到了后世了!”  

轰、轰、轰大地仿佛在震动。  

数万秦军竟不约而同的跪了下来,齐声喊道。  

“我等谢陛下隆恩,愿为陛下效死命。”  

冷枫和王教授两人见到这一幕后,直接看傻了眼。  

“这就是当年横扫六国的秦锐士么?军.纪严明,上万人宛如一体,六国输的不冤,商鞅变法,真的改变了一个王朝,续写了一个时代。”王教授喃喃自语道。  

“怪不得三眼人杨潇会同意跟始皇合作,这样的军队,谁敢不服?”  

冷枫脸色凝重的瞄了一眼秦始皇。  

他刚想再说点什么。  

就听见古城之内突然传出一道道呐喊。  

“草民谢陛下再造之恩。”  

“草民谢陛下再造之恩。”  

无数声音衔接在一起,声如洪钟,惊天动地。  

方圆千里一时间听的清清楚楚,真真切切。  

整座古城,在这一刻,彻底沸腾。  

喧嚣,吵闹,孜孜不绝。  

无数复活归来的老秦人,直接跪在了地上。  

冲阿房宫方向行跪拜之礼,脸上写满了尊敬。  

一个个老泪纵横,哭的像小孩子似的。  

让人不忍直视!  

冷枫和王教授相互对视了一眼,一脸的惊骇。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两人脑中形成。  

“教授,古城之中大概有多少秦俑?您算过么”冷枫急忙问道。  

王教授晃了一下脑袋,感叹道,“来时走的太急,根本没有计算,但我估计怎么也得有几十万秦俑吧!少了的话,也没办法养活如此之多的秦军。”  

“因为秦始皇的一句话,几十万人竟甘愿变成秦俑,这就是千古一帝的魅力么?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冷枫缓缓说道。  

王教授感叹道,“13岁即位,21岁亲政,10年的时间统一了整个天下,更是自喻“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称始皇帝,这样的人有人誓死追随,在正常不过了。”  

古城之内发生的一切事情。  

很快就传遍了整个网络。  

离古城最近的潼城当中。  

更是有人已经开始收拾行李。  

准备出去避难了!  

秦始皇带着大军复活。  

但大秦却是早已覆灭!  

秦始皇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是任何人都意料不到的。  

现在不走!  

更待何时?  

一旦秦始皇准备复辟秦国。  

到那时!  

他们在想走,那可就不一定走的了了!  

“没想到古城之内的秦俑竟然都由活人炼制而成,我算是服气了,秦始皇也太厉害了!”  

“应该是天穹之上那颗珠子的功劳,真是件好宝贝!不知道跟冰雪仙子的水寒弓那件更厉害。”  

“大家说秦始皇会不会再次征战天下呀?我怎么有一股不好的预感呢,对了,我家住在潼城。”  

“楼上赶紧出去避避风头吧!一旦打起来,你肯定受牵连。”  

“有什么可怕的,现代武器难道还打不过几具肉体凡胎的士兵么?一群胆小鬼,丢人。”  

无数人议论纷纷。  

一时间,网络上吵翻了天!  

说什么的都有。  

无数双眼睛死死的盯着秦始皇。  

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阿房宫!  

秦始皇听见外边的呐喊声后。  

坚定不移的眼神里突然泛起一丝涟漪。  

他的内心动摇了!  

因为他知道。  

他接下来的这番话一旦说出口。  

那跪在他面前的秦兵和城内的老秦人,便会再次陷入无休止的战争当中。  

秦始皇整个人直接站在原地,一动不动,陷入了沉思。  

现场无一人敢去打扰他。  

数万秦军就这么安安静静的跪在地上。  

没有发出一丝响动,面容坚毅,英姿飒爽。  

时间缓缓流过。  

璨若星河的双眸猛然睁开,闪过一道精芒。  

一道声音突然响彻在天地之间,出现在数万秦军的耳边。  

“众将士请起。”  

数万秦军闻言齐刷刷的站了起来,一脸尊敬的看向秦始皇。  

“沧海桑田,千年已过,寡人决定放假一天,众将士都回去见见自己的家人吧!”秦始皇缓缓说道。  

原来古城当中的老秦人。  

竟是阿房宫数万秦兵的家人。  

由此可见秦始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