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杀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距离南云宗有一些距离的山林中,遍地都是盘膝打坐疗伤的修士。  

“还是败了…”  

一名天星宫的千年修士不禁发出感慨。  

“叶良师兄无需沮丧,这一战斗,我们以五百余名修士,换了南云宗八百余人。”廖华春在一旁一脸自信的说道:“而我们这仅仅只是先头部队,后续更有三倍于现在的人马赶到,不仅如此,另外三个宗门也同意派人联手攻打南云宗,此宗被灭,是早晚的事情。”  

那名叫叶良的千年修士点点头,又摇头叹道:“本来只要我们出马便可拿下南云宗,现在又要兴师动众。”  

“这就要归功于这位枯偃高师兄了。”廖华春面带笑容地看着坐在叶良侧后方的枯偃高,“赌斗,下棋,真是高招啊!”  

“哼,你懂什么!”  

枯偃高冷哼一声,“还不是你情报失误,我要是知道这个叫林业的修士天赋如此之高,也会出此下策!”  

“林业天赋高?”廖华春哈哈大笑了起来,“他连骄子都不是,入宗时,也只观测到金色丁级灵根,修炼三十余年,也才刚到百年修为,你说这是天才?你好歹找一个可靠一点的借口!”  

枯偃高眉头紧皱,反驳道:“那你说说,他为何能一下子,破解这五子棋局?”  

“这五子棋本身就不高明,也就那棋盘星罗密布罢了。”廖华春对这东西不屑一顾,不仅是他,天星宫中很多人都不怎么热衷于下五子棋,只是因为娱乐手段缺失,比较大众化的也只有这么一种棋。  

“这棋再怎么不高明,也不是一个新手可以看破的。”枯偃高摇摇头,“而且,他居然能从我收下逃跑!”  

“这除了说明你没用外,还能说明什么?”  

枯偃高虽然很不满廖华春的语气,但现在他真的说不过人家。  

叶良见状,在一旁圆场道:“那这林业,真就什么都不是?”  

“话也不能这么说。”廖华春的脸色顿时严肃了起来,“这林业修为或许一般般,但他确实灵物峰峰主,并且成功培育出一只精品灵兽!”  

“真的?”叶良瞪大了眼睛,“你怎么能确定是他亲手培养出来的?”  

很多时候,所谓的灵兽培养师,只是因为正好拿到了一只天赋好的灵兽,简单说就是,就算没有这个人,这只灵兽也能觉醒天赋神通。  

“那是一批灵马,数年前身中剧毒,根基都废了,就这样一匹马,被他想办法救了回来,觉醒了天赋!”廖华春点点头,“可以肯定,这匹马放在野外,绝对无法觉醒天赋神通。不过也说不准,除非他能再培育一只出来,才能坐实这一点。”  

“要真有这个能力,天下万兽皆可驱之。”叶良不禁发出一声感慨。  

万物有灵,灵兽更是拥有不弱于的人类的智慧。  

一名灵兽培养师,是一定会被野生灵兽们追捧,只要给培养师时间和资源,不出百年,便能组建一支灵兽大军。  

这也是为什么,大宗门都追求灵兽的原因。  

一个宗门内部的精品灵兽数量越多,越能说明这个宗门对灵兽的好处。那些有了智慧,又苦于野外资源短缺无法更进一步的灵兽,往往就有了选择。  

“我可不管那么多,此人我必杀之!”枯偃高放下狠话。  

廖华春眼珠子一转,笑着说道:“枯师兄,你若真的这么想杀他,还需要把那位请过来。”  

“那位?”枯偃高先是一阵疑惑,然后大概明白了廖华春口中的‘那位’指的是谁,接着又是一阵疑惑,“区区百年修士,值得如此?”  

“百年修士当然不值得,但有一件事,师兄可能不知。”廖华春起身,双手一阵比划,“我之前不是说了,那林业养着一只精品灵马,此马别的不行,脚力实乃第一!像你这样的修士连马尾巴都摸不着。”  

枯偃高虽然对廖华春在字里行间奚落自己很不满,但作为千年修士,这点小东西,他根本就在意,“既然如此,那那位,应该也追不上吧?”  

廖华春点点头,“是追不上,可那黑马以前受过伤,根基还没完全恢复,无法长时间奔袭。因此无需追上去,只要能跟着,待对方筋疲力尽即可击杀。”  

“原来如此。”枯偃高开始思考对策。  

这时,叶良说道:“那这林业,归属感如何?能否劝降?”  

廖华春眼里闪过一丝阴冷。  

投降?  

坏他好事的人,必须不得好死!  

廖华春说道:“不可能,他师傅和南云宗创始人交情颇深,属于宁死不屈之辈,为了能以绝后患,只能斩杀!”  

“可惜了。”叶良叹了口气,转身对枯偃高说道:“师弟,回头你把这些消息传回给大部队,让他们那那位请出来吧,不管这林业是不是真的有成为灵兽培养师的能力,都不要留了。”  

“我本就有此意!”枯偃高回应道。  

次日,南云宗百年以上的修士再次聚集在主峰广场,大家在一起朗诵经文,悼念死去的同宗修士。  

林业坐在人群中间,有口无心。  

实在是,不会背诵这经文,只能嘴巴一张一合,滥竽充数。  

“炼丹…”  

林业心分二用,回想昨晚上,四长老交给他的那些东西。可以看出,四长老是真的准备倾囊相授。  

“这老家伙难道没有亲传弟子吗?”  

林业有些不解,不过既然人家想教他,那他学就是了,反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