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大收获(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对。」  

「转化后,这些神王实力无法进步,甚至肉身也会比原有神体弱得多,但原有的法则感悟、辟道感悟能够保持,且能够不灭。」小墓道:「如此一来,自然令一位神帝魔下强者数量极多。」  

「最关键的,一些极强大的辟道神王,若是能踏出第三步,道之感悟是媲美帝境若能保持‘宇界圣灵」的肉身状态,实力依旧极端恐怖。」小墓道。  

李源听得暗暗咋舌。  

他忽然意识到这一点。  

神域中,一方方神庭争霸,为何一座星域一旦诞生出本土神王,便会被各方认定为‘永久疆域」,几乎不会再去争夺。  

难道说。  

历史上曾经诞生的那些神王,都没有完全逝去?而是以另一种形态继续活着的?(551)  

对此,李源也只是猜测,无法真正确定。  

「元量,它虽是生命傀儡,但并非来自神帝的内宇界,而是来自‘北辰星’」,更准确来说,它是北辰星这件帝兵内部孕育而出的生命傀儡。」小墓道。  

「北辰星,是帝兵?」李源好奇。  

「这是自然。」  

「若非帝兵,岂能扛过宇界轮回大劫?」小墓笑道:「更准确说,它蕴含着‘生命’‘世界」两条高阶永恒道奥妙,且本源都衍变到第四步——算是极强大的帝兵。」  

「又伴随宇界新生,它的本源已成为宇界运转秩序的一部分,如此,才让深渊神帝、混沌神帝他们都无可奈何,无法撼动。」  

「想撼动北辰星,就如同要撼动宇界本源—是会受到宇界本源惩罚的。」  

李源恍然,之前他还在奇怪,为何神帝们都不插手北辰星。  

原来,是撼动不了。  

「北辰星本源,名为‘生命海」,可比许多神帝的内宇界还要强。」小墓道:「如此,才能在漫长岁月中,孕育出一大批神王级‘生命傀儡’,以及海量的天神生命——像你在北辰星表层见到的那些天神级生命,都是源自生命海。」  

李源点头,一切都解释得通。  

「我倒有意让你掌控北辰星,可惜,北辰星是北河大哥留下的,我做不到。」小墓摇头道:「我和生命海意志交流,它最多让我带走兀量——且假若有一天北辰星被人掌控,你也会失去兀量的控制权。」  

「足够了。」李源笑道。  

北辰星的确好.仅内部源源不断孕育的海量宝物,就令人眼馋。  

只可惜,连深渊神帝这个北河至尊亲传弟子都做不到。  

更何况自己?  

不必奢求。  

「第二项宝物,就是方圣石壁,你能带走它。」小墓指着石壁道。  

「好。」李源眼前一亮,他的确眼馋这件宝物。  

在李源眼中,万圣石壁可比帝兵还要珍贵得多—上万名辟道强者,仿佛活生生站在自己面前,从哪里去寻到这种机缘。  

「这上万名准圣身影,至少都是在一条永恒道上踏出了第三步,其中更有上千位踏出了第四步,有它作为指引,你接下来的辟道之路,会容易许多。」小墓道。  

「第三步?第四步?」李源有些迟疑。  

这是什么?  

辟道的境界吗?  

「开辟一条永恒道艰难无比,一步步完善,直至最终永恒,这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自然得一步步来。」小墓郑重道:「故而,将这一境界称之为一步、  

二步、三步、四步。」  

「所谓辟道神王,便是指在一条永恒道上踏出前三步的存在。」  

「神帝,便是踏出第四步者。」  

「一条永恒道,若能够踏出第四步,则必跨入帝境。」小墓郑重道:「所以,某种意义上,辟道神王以及其他修炼体系的辟道八阶,在一些永恒遗迹中,  

都是和帝境被统称为‘准圣’的。」  

「直接称之为一步准圣、二步准圣、三步准圣、四步准圣。」  

「像帝兵之所以被称之为帝兵,就是因它们蕴含的道之本源,都已达到「四步’层次。」  

李源默默品味着。  

准圣?这是自己之前就了解到的如此来说,辟道八阶和九阶帝境,其实并没有本质区别,都只是在辟道的路上。  

只是,神帝们走的更为深远。  

他们开辟的道无比强大,令他们神体更为强大稳固,令他们足够衍变内宇界,令他们能隐隐超过光阴长河束缚「道分强弱?」李源忽然问道。  

刚才小墓说过,北辰星蕴含着两条高阶永恒道。  

「自然。」  

「一些弱小的永恒道,如烈火永恒道、雷电永恒道,很容易开辟,但往往踏出第一步、第二步就到极限。」小墓道:「想踏出第三步几乎不可能,第四步更是奢望—·被统称为‘普通永恒道」。」  

「若志在帝境,至少得开辟高阶永恒道,开辟难度高得多。」  

「一些道极端可怕的,例如‘轮回道’‘大毁灭道’‘万灵道’‘心器道’‘混沌道’等等,都属于‘顶尖永恒道’,威能无穷,只要达到第三步,都有望匹敌一些帝境存在了。」小墓道:「如北河大哥,当年便是开辟‘大毁灭道」,配合他的强大神体,神王境便能力压许多帝境。」  

此刻,李源对辟道神王、神帝,终于有了一个模糊概念,也明白历史上一些逆天神王是怎么做到媲美神帝的。  

「顶尖永恒道想开辟极难,可潜力极大。」小墓郑重道:「若是顶尖永恒道能够踏出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