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心灵入微(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修炼一天都好累。  

“感受到了?”万青河笑道。  

李源点头。  

“说说。”万青河问道。  

“只论力量速度,你爆发的很弱,恐怕比我还要弱上一截。”李源凝重道:“但每次交锋,一瞬间的劲力迸发,无论是缠力,或是震力,或是卸力等劲力运用,都远在我之上。”  

作为枪法技艺达到四段25的‘枪法大师’,李源如今眼界也颇高。  

“不错。”万青河笑了笑:“这,正是我今天要教你的东西。”  

李源立刻认真聆听。  

“论身体素质,你已达到了入阶武者门槛。”万青河道:“接下来,就是逐渐朝着源武者方向努力。”  

“你可知源武者的三大难关?”万青河询问。  

“知道。”李源肃然道:“精神、技艺、身体。”  

精神力20级、技艺四段身心合一、身体素质19.9级。  

这是跨入源武者的三大基础要求。  

并不算秘密,李源自然清楚。  

“对。”万青河看向李源:“对大部分一阶武者来说,精神和技艺才是最难的,所以他们要服用养神药剂、养神丹药,技艺也极难,从三段到四段是极大难关。”  

李源微微点头。  

技艺的确挺难,从三段圆满到四段,就卡住了自己好些天。  

至于精神力?自己修炼《观大日星空经》这么久,如今都还没到20级呢。  

“反而身体,是正常武者相对容易提升的。”万青河继续道:“但对你来说,恰好相反。”  

“你最难得提升的是身体。”  

李源不反对这一点,没有高阶修行法辅助,提升身体素质的确要难很多。  

“你使用洗身灵髓等宝物,短时间效力巨大。”万青河道:“但等你身体素质达到15级后,也会愈发艰难。”  

“15级?”李源若有所思。  

“15级后,武者身体已极度强大。”万青河郑重道:“像15级武者,一拳上万公斤。”  

“而19级武者呢?一拳超过5万公斤全力。”  

“每差一级,实力差距都很惊人。”  

“像历史上,初代武者们,是真正不惜代价,用各种宝物堆积,加上最顶尖的那一批天赋实则也极高,才逐渐堆出了源武者。”万青河道:“但你,是没有这样的外部条件的。”  

李源默默听着。  

的确!  

像武殿、昆仑武大看似重视自己,但绝不会现在就拿出那种真正匪夷所思的宝物给自己。  

不确认性太大。  

“当然,若你按部就班修炼,我估摸着,到22岁左右,也能成源武者。”万青河道:“四年时间,22岁的源武者,对大部分人来说很快。”  

“但相比你的技艺和精神力,就太慢了。”万青河摇头道:“你还要创法,太浪费黄金修炼时间了。”  

李源哑然。  

原来在万青河预估中,自己最多四年,即大四左右,就能成源武者。  

“万叔,我该怎么做?”李源问出了对方想让自己问的问题。  

“一是天材地宝,但这不现实,不谈。”  

“二,就是技艺。”万青河郑重道:“这也是我今天要说的,若你技艺能够迅速达到‘心灵入微’的地步。”  

“那么,你身体进化速度,还会大幅提升。”  

“心灵入微?”李源愣了下,他对这些名词很陌生。  

“四段技艺,是划分了两個小层次的。”万青河笑了笑:“第一境,是合一。”  

“普通武者口中的‘合一’,实则只是初步调动浑身劲力,做到大块的肌肉筋骨力量合一。”  

“但跨入四段后,心灵进一步感知身体,便能进一步挖掘身体更深层次潜力,爆发出更强的力量、速度。”  

李源轻轻点头,像自己实战考核,能以9级对抗12级月魔狼王,就是此缘故。  

“理论上,若能将身体潜力挖掘到极致,10级武者,能轻松对抗很多14级甚至15武者。”  

李源心中也颇感慨,这就是高明技艺的恐怖之处。  

“不过,感知身体力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往往很难继续挖掘。”  

“不同的人极限不同,这也是很多源武者技艺被困在四段初阶的缘故。”万青河道:“想继续突破,就必须心灵进一步深入身体,心灵的力量触及每一丝筋骨、每一块骨头,甚至每一滴血液流动。”  

“浑身上下,任何一处,最细微的毛细血管的伤势,都能够以‘心灵’清晰感知。”  

“到时,不仅能爆发出身体极限力量,更能察觉到身体各种微弱伤势,轻易修复,令身体保持最巅峰状态,寿命也将延长到200年以上。”  

“这就是四段技艺圆满,心灵一念、洞察入微!”  

“又被称为入微之境!”  

“也是突破为25级源武者的必备条件之一。”万青河眼眸中掠过一丝向往。  

李源则瞪大眼睛听着。  

四段技艺圆满?200年以上的寿命?  

这就是25级源武者!  

“你想想,若你技艺能达到‘入微’。”万青河笑了笑:“对身体利用程度达到极限,身体进化速度会变得多快?恐怕资源足够,一两年就能到19.9级了能。”  

李源心中瞬间有了目标,入微!四段技艺圆满!  

“万叔,你技艺入微了吗?”李源忽然问道。  

“我…”  

万青河的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