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人类的史观(2/3)
军就不想以波斯人的复仇或者是复国的名义来打这一仗,大唐从未想过要帮波斯复国。
他梁建方是来打仗建功的,而不是来给波斯人复国的,再者说了帮波斯复国他能得到什么好处?能让自己的功劳更上一层楼吗?
换言之,要是功劳因波斯王子的复国而导致稀释,梁建方杀了这个波斯王子的心都有了,谁管他是真的假的。
裴炎追问道:“你们还相识?”
阿罗憾拿出一条项链,项链上有一颗很漂亮的蓝宝石,他道:“我与卑路斯都是波斯的王子。”
而后还带来了很多人证,其中就有波斯的祭祀。
当初阿罗憾在葱岭各地求援,塔那也认出了他,那么这位波斯帝国的王子就真的不能再真的。
可话又说出来,唐军根本就没有给波斯复国的心思。
阿罗憾虽说想复国,可他除了他的百余名波斯护卫,再也没有别的兵马了。
先将这个波斯王子送走,李孟尝走到梁建方边上,道:“这还打不打?”
梁建方板着脸道:“打,都走到这里了,当然要打。”
李孟尝抱拳道:“末将领命。”
当唐军在安国城外打败了十万大食人,葱岭诸胡纷纷投效唐军,并且加入了征讨大食的队伍中。
这也让讨伐大食人的战争,成了一场葱岭诸胡不得不加入的大战,他们称之为西征。
当唐军过河的三天之后,还有源源不断的胡人骑着他们的战马过河,一路奔向唐军的大营,而期间不需要唐军给予粮草,不需要唐军给予军功,兵械,甚至什么都不图,只求加入战争中。
之后唐军也就不管了,任由这些从葱岭各地而来的胡人骑兵跟在后方。
短短几天间,大军的规模一再扩大,直到接近三十万人,好在不用唐军给他们粮草,也不用给他们军械。
大军还往木鹿城进发着,朝东看去密密麻麻的大军看不到头。
或许数十年以后,当后来者再来到这片大地,这里的人们也能想起来,他们在这里参加一场此生最庞大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不分胡人,塞人或者是西域人,因为大家都有共同的敌人,大食人。
或许再过百年之后,在这里人们感念自己的先辈随着唐军征战过,与唐军一起击败了大食人。
在百年后的后人记忆中,这也算是一场足以彪炳人类历史的战争吧。
当天色刚刚亮堂,天竺的兵马过了狮泉河向着波斯旧地的木鹿城进发,一路上他们扫清了大食人的残余势力。
战火再一次席卷了波斯的旧地,不论是南面还是东面,都有唐军正在征讨大食人。
这天夜里,张大安趁着大军在休息,他就书写军报,纸张的一角被夜风吹起,他提笔写下:乾庆十一年,七月二十五,大军连克波斯旧地五城,大军杀敌六万有余,然军中士气高涨,兵马器械充足。
乾庆十一年,七月二十六,天竺送来急报,天竺道行军总管王玄策领兵十五万,正在北上直取木鹿城。
乾庆十一年,八月初一,大军行进二十余里,得知大食哈里发西迁。
乾庆十一年,八月初三,吐蕃都护府发兵六千,进入天竺地界。
乾庆十一年,八月初五,梁建方大将军与王玄策大将军相会,两路大军合兵,兵马总计四十余万人。
张大安写完军报,起身向梁建方大将军禀报。
与大将军禀报完,张大安打算安排人将军报送去长安,倒是在刚建好的粮仓处见到了刘仁轨。
刘仁轨是一个办事极其有耐心的人,一路上的运粮路线都是他亲自盯的。
“天竺送来了这么多粮食,你不用担忧军中粮草不足。”
刘仁轨拍了拍身边的战象,这是从安国王城带来的战象,先前这些战象遍体鳞伤,如今看来旧的伤口已结着厚厚的痂皮。
他看着高大的战象道:“其实它们很温顺。”
张大安颔首道:“是啊,这种生灵当真难得。”
刘仁轨见到了他手中的军报,道:“让人送消息去长安?”
“正是。”
刘仁轨也拿出一卷文书递给他,道:“这也带着,你亲自去。”
张大安有些疑惑,正要问却听刘仁归又开口了。
“你我在西域共事有两年了,等你回到长安多半是冬季吧,也可能是来年的春天了,我也不知从这里回长安还要走多久,他们说走当年玄奘来时的路会快一些,可玄奘走过的路并不好走。”
“你有才能,你该比老夫走得更远,老夫会向朝中举荐,让你任职下一任的京兆府尹。”
张大安作揖道:“谢刘府尹。”
见这年轻人也不推脱,刘仁轨朗声道:“你比老夫有才干,回去吧,这里的事也快结束了,说不定来年我们能在长安相会。”
张大安鼻子有些发酸。
刘仁轨道:“你身为西域京兆府的人该听老夫号令,送文书与军报,你就亲自走一趟吧。”
张大安再一次行礼,朗声道:“喏。”
乾庆十一年,八月十五,唐军终于向木鹿城发起了进攻,呜呜泱泱的人群几乎淹没了这里,这是一场必胜的战争。
一个提着马刀的大食贵族站在木鹿城的街道上,他见到了不计其数的人涌入城内,吓得跪在了地上。
茹来杰坐在战象的背上,站在一处高坡,看着不断向西溃逃出城的大食人,他大笑着道:
他梁建方是来打仗建功的,而不是来给波斯人复国的,再者说了帮波斯复国他能得到什么好处?能让自己的功劳更上一层楼吗?
换言之,要是功劳因波斯王子的复国而导致稀释,梁建方杀了这个波斯王子的心都有了,谁管他是真的假的。
裴炎追问道:“你们还相识?”
阿罗憾拿出一条项链,项链上有一颗很漂亮的蓝宝石,他道:“我与卑路斯都是波斯的王子。”
而后还带来了很多人证,其中就有波斯的祭祀。
当初阿罗憾在葱岭各地求援,塔那也认出了他,那么这位波斯帝国的王子就真的不能再真的。
可话又说出来,唐军根本就没有给波斯复国的心思。
阿罗憾虽说想复国,可他除了他的百余名波斯护卫,再也没有别的兵马了。
先将这个波斯王子送走,李孟尝走到梁建方边上,道:“这还打不打?”
梁建方板着脸道:“打,都走到这里了,当然要打。”
李孟尝抱拳道:“末将领命。”
当唐军在安国城外打败了十万大食人,葱岭诸胡纷纷投效唐军,并且加入了征讨大食的队伍中。
这也让讨伐大食人的战争,成了一场葱岭诸胡不得不加入的大战,他们称之为西征。
当唐军过河的三天之后,还有源源不断的胡人骑着他们的战马过河,一路奔向唐军的大营,而期间不需要唐军给予粮草,不需要唐军给予军功,兵械,甚至什么都不图,只求加入战争中。
之后唐军也就不管了,任由这些从葱岭各地而来的胡人骑兵跟在后方。
短短几天间,大军的规模一再扩大,直到接近三十万人,好在不用唐军给他们粮草,也不用给他们军械。
大军还往木鹿城进发着,朝东看去密密麻麻的大军看不到头。
或许数十年以后,当后来者再来到这片大地,这里的人们也能想起来,他们在这里参加一场此生最庞大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不分胡人,塞人或者是西域人,因为大家都有共同的敌人,大食人。
或许再过百年之后,在这里人们感念自己的先辈随着唐军征战过,与唐军一起击败了大食人。
在百年后的后人记忆中,这也算是一场足以彪炳人类历史的战争吧。
当天色刚刚亮堂,天竺的兵马过了狮泉河向着波斯旧地的木鹿城进发,一路上他们扫清了大食人的残余势力。
战火再一次席卷了波斯的旧地,不论是南面还是东面,都有唐军正在征讨大食人。
这天夜里,张大安趁着大军在休息,他就书写军报,纸张的一角被夜风吹起,他提笔写下:乾庆十一年,七月二十五,大军连克波斯旧地五城,大军杀敌六万有余,然军中士气高涨,兵马器械充足。
乾庆十一年,七月二十六,天竺送来急报,天竺道行军总管王玄策领兵十五万,正在北上直取木鹿城。
乾庆十一年,八月初一,大军行进二十余里,得知大食哈里发西迁。
乾庆十一年,八月初三,吐蕃都护府发兵六千,进入天竺地界。
乾庆十一年,八月初五,梁建方大将军与王玄策大将军相会,两路大军合兵,兵马总计四十余万人。
张大安写完军报,起身向梁建方大将军禀报。
与大将军禀报完,张大安打算安排人将军报送去长安,倒是在刚建好的粮仓处见到了刘仁轨。
刘仁轨是一个办事极其有耐心的人,一路上的运粮路线都是他亲自盯的。
“天竺送来了这么多粮食,你不用担忧军中粮草不足。”
刘仁轨拍了拍身边的战象,这是从安国王城带来的战象,先前这些战象遍体鳞伤,如今看来旧的伤口已结着厚厚的痂皮。
他看着高大的战象道:“其实它们很温顺。”
张大安颔首道:“是啊,这种生灵当真难得。”
刘仁轨见到了他手中的军报,道:“让人送消息去长安?”
“正是。”
刘仁轨也拿出一卷文书递给他,道:“这也带着,你亲自去。”
张大安有些疑惑,正要问却听刘仁归又开口了。
“你我在西域共事有两年了,等你回到长安多半是冬季吧,也可能是来年的春天了,我也不知从这里回长安还要走多久,他们说走当年玄奘来时的路会快一些,可玄奘走过的路并不好走。”
“你有才能,你该比老夫走得更远,老夫会向朝中举荐,让你任职下一任的京兆府尹。”
张大安作揖道:“谢刘府尹。”
见这年轻人也不推脱,刘仁轨朗声道:“你比老夫有才干,回去吧,这里的事也快结束了,说不定来年我们能在长安相会。”
张大安鼻子有些发酸。
刘仁轨道:“你身为西域京兆府的人该听老夫号令,送文书与军报,你就亲自走一趟吧。”
张大安再一次行礼,朗声道:“喏。”
乾庆十一年,八月十五,唐军终于向木鹿城发起了进攻,呜呜泱泱的人群几乎淹没了这里,这是一场必胜的战争。
一个提着马刀的大食贵族站在木鹿城的街道上,他见到了不计其数的人涌入城内,吓得跪在了地上。
茹来杰坐在战象的背上,站在一处高坡,看着不断向西溃逃出城的大食人,他大笑着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