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了不起的大唐安西军(2/3)
千人的兵马一直在侧翼防备,时而让队伍放箭,时而从敌军的阵营中穿插而过。
裴行俭正要下令,却听慕容顺先开口了,他朗声道:“裴将军,可看见了后方的那些黑衣人?”
闻言,裴行俭抬眼望去,确实在大食兵马的后方见到了那群穿着黑衣,头戴黑布的大食人。
言罢,慕容顺就带着他的五万小勃律兵冲了上去。
裴行俭看向战场的后方,王玄策身后还有不少兵马没有押上,而在战场的前方,早已乱成了一片。
人们冲锋而过,在地上留下了一片尸体,随着战线过河一路往大食人的方向推进。
当短暂的阵雨停歇,阳光再一次出现时,这片战场的战斗还在如火如荼。
裴行俭见到薛仁贵带着骑兵冲击了大食人的后军,方知那才是大食人的精锐,随即他带着身后的五千骑兵冲锋而去。
二十年前,大食人的三位哈里发征战,他们打败了拜占庭,拿下了椰路撒冷,甚至击败了南下的高卢人,甚至灭亡了波斯。
如今,强大的大食在阿姆河边停下了脚步,十余万大食兵马南下遇到了大军的抵抗,这支大军与吐蕃人,天竺人,唐人,小勃律国押上了所有的兵力,甚至还有西域兵。
这是一支各国近二十万人组成的大军,如同山崩海啸一般地冲向了大食人的大军。
大食人或许也没有想到,他们南下天竺会遇到如此大的阻碍,在他们的认知中,天竺即便是有兵马那应该也只是小队伍,原以为最多只有三五万的兵马抵抗,而且还是凑起来的散兵游勇。
可事实根本不是这样,大食人从未遇到了这般阻碍。
刚下过雨的大地,又因重新出来的阳光,照在地上的土壤泥泞而又有些干结,这些干结的土壤黏在了衣服上,与战场人们的脸上。
战象的尖啸声还在继续,前方的战场人们似乎打累了,战场的推进也放缓了。
一直在后方休息的一支唐军缓缓走出军中,一个少年将军手执马槊,策马领着队伍出来,养足了体力的战马打了打响鼻。
少年将军王孝杰道:“大将军,末将请战。”
王玄策看着远处的夕阳道:“且再等等,让火牛阵先上。”
狼狈的大食人还在举着盾牌应付冲上来的天竺人,他们又听见了远处有猛兽群狂奔的动静,是黑压压的牛群正在朝着他们跑来。
数万头牛冲开了大食人的盾牌,将军阵冲得七零八落,被冲来的牛群撞倒,踩踏而过。
天竺的攻势一波接着一波,在唐军将领的号令下,大食人的防线被一层层撕开。
见王将军点头了,王孝杰这才带着他的两千骑兵朝着大食人冲去。
大食军中的后方,夕阳下。
裴行俭的战甲上沾满了血,战马嘶鸣,此刻横刀立马于敌军阵前,一时间竟没有大食人敢冲上去,甚至开始溃散,而当他们刚逃出去几步,迎面又撞到了横插而来的唐军,那是披着白袍的薛仁贵。
当年在东征高句丽一战扬名的薛仁贵,此刻在这片战场上亦神勇无匹。
裴行俭与薛仁贵在敌军的军阵中穿插而过,王孝杰的兵马像是一把锤子,直直地凿入大食人混乱的军阵中。
裴行俭,薛仁贵,王孝杰三位唐军将领,领军冲在最前方,在他们的后方是一大片的尸体,狮泉河边尸横遍野,夕阳将这片大地映照得通红。
直到天色入夜,清冷的月光照在这片战场上,大食人溃逃了。
裴行俭与薛仁贵策马并立,看着远去的大食人,还未想着追击,却见一队骑兵追了上去。
“这王孝杰颇有当年薛大哥之风。”裴行俭给出了评价。
“某家看他打仗的样子颇像当年的凉国公。”
“像凉国公的人不是那位白方吗?”
薛仁贵道:“大概吧。”
当年东征高句丽的时候,薛仁贵想起了那时候高句丽人伏击了凉公契苾何力,伏击成功之后,高句丽人竟然开始庆祝了。
那时契苾何力便咽不下这口恶气,带着伤愣是追杀了高句丽人数十里,斩首几万人才将这口恶气出了。
薛仁贵会如此评价,正是因此刻王孝杰的举动像极了当时的契苾何力。
眼前的战事结束了,后方是一片欢呼的天竺人,好似也只有王孝杰一个人追了下去。
薛仁贵与裴行俭没有去阻挠他,而是带着自己的兵马回去了。
月光下的战场,如同打了霜的地面上有很多天竺人正在收缴着大食人丢在这里的兵器,这些都是他们的战利品。
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吐蕃人带着一万头牛回来了。
吐蕃老人茹来杰是一个十分有耐心的人,他用了一晚上的时间,让他的吐蕃孩子,愣是找回了跑散在各处的一万头牛。
他用凉水洗了洗脸,道:“其余的就找不回来了,让天竺人自己去找吧。”
慕容顺问道:“你要将这些牛都带回去吗?”
茹来杰摇头道:“太远了,不带回去。”
两个老人坐在一起,看着几个孩子学着昨天人们冲杀的样子,举着棍棒高喊着。
见此情景,慕容顺忽然道:“一万里?好像也不是很远,两万里也不过如此。”
茹来杰喝着奶茶,他将手中的糌粑分给了这些孩子们。
天竺的孩子们用唐人的礼仪行礼,并且也在学唐人的语言。
对如今的天竺
裴行俭正要下令,却听慕容顺先开口了,他朗声道:“裴将军,可看见了后方的那些黑衣人?”
闻言,裴行俭抬眼望去,确实在大食兵马的后方见到了那群穿着黑衣,头戴黑布的大食人。
言罢,慕容顺就带着他的五万小勃律兵冲了上去。
裴行俭看向战场的后方,王玄策身后还有不少兵马没有押上,而在战场的前方,早已乱成了一片。
人们冲锋而过,在地上留下了一片尸体,随着战线过河一路往大食人的方向推进。
当短暂的阵雨停歇,阳光再一次出现时,这片战场的战斗还在如火如荼。
裴行俭见到薛仁贵带着骑兵冲击了大食人的后军,方知那才是大食人的精锐,随即他带着身后的五千骑兵冲锋而去。
二十年前,大食人的三位哈里发征战,他们打败了拜占庭,拿下了椰路撒冷,甚至击败了南下的高卢人,甚至灭亡了波斯。
如今,强大的大食在阿姆河边停下了脚步,十余万大食兵马南下遇到了大军的抵抗,这支大军与吐蕃人,天竺人,唐人,小勃律国押上了所有的兵力,甚至还有西域兵。
这是一支各国近二十万人组成的大军,如同山崩海啸一般地冲向了大食人的大军。
大食人或许也没有想到,他们南下天竺会遇到如此大的阻碍,在他们的认知中,天竺即便是有兵马那应该也只是小队伍,原以为最多只有三五万的兵马抵抗,而且还是凑起来的散兵游勇。
可事实根本不是这样,大食人从未遇到了这般阻碍。
刚下过雨的大地,又因重新出来的阳光,照在地上的土壤泥泞而又有些干结,这些干结的土壤黏在了衣服上,与战场人们的脸上。
战象的尖啸声还在继续,前方的战场人们似乎打累了,战场的推进也放缓了。
一直在后方休息的一支唐军缓缓走出军中,一个少年将军手执马槊,策马领着队伍出来,养足了体力的战马打了打响鼻。
少年将军王孝杰道:“大将军,末将请战。”
王玄策看着远处的夕阳道:“且再等等,让火牛阵先上。”
狼狈的大食人还在举着盾牌应付冲上来的天竺人,他们又听见了远处有猛兽群狂奔的动静,是黑压压的牛群正在朝着他们跑来。
数万头牛冲开了大食人的盾牌,将军阵冲得七零八落,被冲来的牛群撞倒,踩踏而过。
天竺的攻势一波接着一波,在唐军将领的号令下,大食人的防线被一层层撕开。
见王将军点头了,王孝杰这才带着他的两千骑兵朝着大食人冲去。
大食军中的后方,夕阳下。
裴行俭的战甲上沾满了血,战马嘶鸣,此刻横刀立马于敌军阵前,一时间竟没有大食人敢冲上去,甚至开始溃散,而当他们刚逃出去几步,迎面又撞到了横插而来的唐军,那是披着白袍的薛仁贵。
当年在东征高句丽一战扬名的薛仁贵,此刻在这片战场上亦神勇无匹。
裴行俭与薛仁贵在敌军的军阵中穿插而过,王孝杰的兵马像是一把锤子,直直地凿入大食人混乱的军阵中。
裴行俭,薛仁贵,王孝杰三位唐军将领,领军冲在最前方,在他们的后方是一大片的尸体,狮泉河边尸横遍野,夕阳将这片大地映照得通红。
直到天色入夜,清冷的月光照在这片战场上,大食人溃逃了。
裴行俭与薛仁贵策马并立,看着远去的大食人,还未想着追击,却见一队骑兵追了上去。
“这王孝杰颇有当年薛大哥之风。”裴行俭给出了评价。
“某家看他打仗的样子颇像当年的凉国公。”
“像凉国公的人不是那位白方吗?”
薛仁贵道:“大概吧。”
当年东征高句丽的时候,薛仁贵想起了那时候高句丽人伏击了凉公契苾何力,伏击成功之后,高句丽人竟然开始庆祝了。
那时契苾何力便咽不下这口恶气,带着伤愣是追杀了高句丽人数十里,斩首几万人才将这口恶气出了。
薛仁贵会如此评价,正是因此刻王孝杰的举动像极了当时的契苾何力。
眼前的战事结束了,后方是一片欢呼的天竺人,好似也只有王孝杰一个人追了下去。
薛仁贵与裴行俭没有去阻挠他,而是带着自己的兵马回去了。
月光下的战场,如同打了霜的地面上有很多天竺人正在收缴着大食人丢在这里的兵器,这些都是他们的战利品。
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吐蕃人带着一万头牛回来了。
吐蕃老人茹来杰是一个十分有耐心的人,他用了一晚上的时间,让他的吐蕃孩子,愣是找回了跑散在各处的一万头牛。
他用凉水洗了洗脸,道:“其余的就找不回来了,让天竺人自己去找吧。”
慕容顺问道:“你要将这些牛都带回去吗?”
茹来杰摇头道:“太远了,不带回去。”
两个老人坐在一起,看着几个孩子学着昨天人们冲杀的样子,举着棍棒高喊着。
见此情景,慕容顺忽然道:“一万里?好像也不是很远,两万里也不过如此。”
茹来杰喝着奶茶,他将手中的糌粑分给了这些孩子们。
天竺的孩子们用唐人的礼仪行礼,并且也在学唐人的语言。
对如今的天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