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最坚定的护国将军(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玄策与裴行俭,薛仁贵几人都是低着头,装作不认识蒋师仁。  

蒋师仁离开长安两年有余,不知道如今的御史有多么强悍。  

上官仪的好友许敬宗帮着拉偏架。  

最后王玄策悄悄看了眼,见到陛下对现状漠不关心的神色,他便道:“尔等文吏休要张狂。”  

这下可好,牵连着裴行俭也加入了这场争执中。  

李承乾退了朝,众人还在太极殿打着。  

来济走出太极殿,一边走一边书写着,史书上写好几个字,乾庆五年,春,四月谷雨时节,今日早朝亦无疾而终。  

朝中有了一群年轻将领又热闹了起来,王玄策,蒋师仁,裴行俭,梁建方这些人替换了那些老将军的位置。  

一个老内侍对一个年轻的内侍站在太极殿外,等着将军与大臣们的打架结束,老内侍与他道:“在贞观年间呐,皇帝要是看到群臣在太极殿,还会喝骂几句。”年轻内侍点头。  

老内侍接着道:“可如今的陛下不一样,陛下从来不会喝骂。”  

年轻内侍道:“有人传言陛下凉薄。”  

老内侍摇头道:“陛下并非凉薄之人,伱叫什么名字呀?”  

“王伏胜。”  

老内侍心中暗暗记下这个不晓事的年轻内侍。  

终于,太极殿的打架结束了,一群医官熟门熟路地走入殿内。  

上官仪与许敬宗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太极殿,一路走出承天门。  

现在的裴炎还不能入太极殿,他站在承天门外,见到人走出来,连忙上前道:“因兵部的事让上官大夫这般出头,晚辈心中有愧…”  

“不必!”上官仪摆手道:“裴炎你记好了!”  

裴炎忙行礼。  

上官仪咬牙道:“要是在朝中打不过那群将军,往后也别在朝中立足。”  

裴炎心中凛然。  

许敬宗中肯地看了眼这个年轻人,扶着上官仪继续走着。  

今天,上官仪给裴炎上了一课,那就是身为文官绝对不能惧怕武将,你要是怕了武将就会得寸进尺,为此朝中文武的矛盾在这种风气下,愈演愈烈。  

陛下也不是事事都关心的,这种彪悍风气就没管过。  

甚至有意无意地希望文官们一个个如狼似虎,也希望武将们依旧彪悍。  

贞观一朝的文官算是足够彪悍了,乾庆一朝的文官更甚之。  

来济无意间听到了上官仪与裴炎的话语,又一边走着一边将这种情况写在了史书。  

写完之后,来济觉得很满意,翻看这两年的记录,又觉得大唐一朝的国史真是跌宕起伏。  

谷雨时节的阳光正好,来济走在皇城中,又见到了一群武将们相互帮扶着走出承天门。  

朝中武将如此团结,来济再一次提笔写下,文官彪悍,武将凶猛,朝野和睦。  

新罗人又从辽东运来了数十车银矿,这些银矿不出意外地充为国用。  

近年来,随着每年的银矿送来,护送银矿的新罗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女子。  

新罗女子借机加入护送的队伍,并且随行一路来到长安,通过这个方式,大部分的新罗女人留在了长安,大唐还是有了新罗婢。  

李承乾看着高延寿送来的书信,信中说当年新罗女王留下了女儿,如今已长成,是个美人,而且早已念想陛下许久,痴迷陛下的风采,愿意进献给天可汗。  

看着书信中的内容,李承乾怀疑这个所谓的女儿说不定是高延寿自己的女儿。  

便将这封书信丢在了一旁,没有理会。  

可是好巧不巧,这封书信被苏皇后看到了。  

苏婉看罢书信叫来一个宫女。  

宫女忙道:“皇后需要杀了他吗?”  

苏婉道:“传话下去,若真有新罗贵胄女子出辽东,杀了她。”  

“喏。”  

皇后的安排,李承乾全当不知道,自顾自在太液池河边钓鱼。  

李渊也提着鱼竿道:“高延寿有野心了。”  

“爷爷,高延寿是当年父皇任命的守备将军。”  

言罢,李承乾再道:“爷爷的劝告也在理,孙儿应该多注重人心的变化,有些人变了。”  

“你是如何打算的?”  

“让黑齿常之替换高延寿,命高延寿随阿史那社尔北征,反正孙儿也不知道他一路北征会打到什么的地方。”  

李渊缓缓点头,“看来金春秋倒从未有过给你送美人的心思。”  

金春秋的确很老实,他这些年奴役倭人挖矿,坚守本分,每年都会按量将银矿送来。  

反倒是高延寿先露出了尾巴。  

李承乾在太液池的钓台上写了一道旨意,吩咐道:“交给兵部。”  

李渊点着头,“但你也不可不防着金春秋,他在新罗还是有根基的,此人还坐拥银矿。”  

“孙儿会提防的。”  

这个孙子就是这么令人放心,李渊甚至不用过多叮嘱。  

李渊笑呵呵道:“如今这天下,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给你进献美人宝物。”  

“爷爷,只有身边的环境不乱,孙儿的心才能如这太液池一般。”  

李渊努着嘴看着池水,池水平静且深,就如这个孙子的心,不受外物影响,平静又很深。  

高延寿是出于好意,想要向皇帝进献美人,或者也是出于私心,想要借此得到皇帝的青睐。  

也正是这种举动,葬送了高延寿的前程,派去漠北征战,在那个阿史那社尔麾下任一个将军,恐怕会葬身漠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