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豪情万丈的时代(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下的人比陛下的人更多。  

皇帝在泰山封禅之后,前来祝贺的奏章与文书多到几张桌子都不放下,堆得很高。  

其中诸国使者也前来恭贺皇帝在泰山封禅,依旧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祝贺国书先一步送到了,并且又送来不少金银与珠宝,甚至还有许多吐蕃的青稞酒。  

第一天排队的官吏没有见到太子殿下与陛下。  

第二天陛下又休朝了。  

无奈之下,朝中群臣只能去面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用了十余天,这才将这些搁置许久的国事摆平,朝中这才恢复到了正轨。  

九月中旬,秋意正浓,李承乾坐在大殿前喝着祛火的药。  

东阳道:“皇兄都是被国事累的,哪有人连续数天处理这么多国事的。”  

长孙无忌面带愧意地坐在一旁。  

李承乾道:“舅舅万万不要见怪,孤就是不想将事搁置太久,以免一拖再一拖。”  

“臣…”  

“舅舅不用自责。”  

长孙无忌这才不再言语。  

李承乾拿出一份奏章递上,“这是松州钱饷的奏章,今年入冬之前送去即可。”  

“臣这就去吩咐。”  

接过奏章时,长孙无忌看了眼太子殿下的神色,又是惭愧行礼。  

送走了舅舅,李承乾也将碗中的汤药喝完了,特别地苦,苦得牙齿都在打颤。  

苏婉递上一碗水,道:“殿下漱漱口吧。”  

即便是太子再年轻鼎盛,也不能接连几天都醉心在国事中,每天与朝臣说话,处置各地的奏章,几乎是住在了乾元殿。  

苏婉道:“殿下好好休息两天。”  

注意到妻子担忧的神色,李承乾摇着手中的蒲扇道:“其实这样的也好,这说明舅舅的威信在朝中越来越低了,而孤在朝中的威信越来越高。”  

苏婉出身名门,自然是知道其中厉害,随着储君越来越鼎盛,朝中群臣自然是偏向储君的。  

而赵国公即便是任职相位,也已不是当年了。  

当今郑公与房相都已年迈,唯有赵国公还留在朝中。  

一位储君越来越强大,外戚则会越来越弱。  

若太子的才能有限,需要仰仗这位舅舅。  

那么赵国公如今应该是如日中天的,反之则如眼下这般。  

不过,苏婉也深知自己也是外戚,武功苏氏都已被关中士族推举为关中士族之首,这不过都是虚名而已。  

如今的丈夫如此强大,武功苏氏唯有与丈夫共进退,只此一条路。  

苏婉身为太子的正妃,很多时候为了照顾东宫的家业,有时也是十分耗费心力的,顾不上孩子。  

东宫的家业很庞大,河西走廊,蜀中盐场,关中几处作坊。  

感受到温暖的手掌握着自己的手,苏婉也是明媚一笑,丈夫的手是如此地温暖。  

正如殿下所言,殿下不是父皇,也无法成为父皇那样的人。  

父皇在世人面前是光芒万丈的,但唯有太子殿下,始终温暖且有光。  

贞观二十年,临近十月,回到洛阳半月之后,又要搬家了,因长安送来了消息,郑公的病情又一次加重。  

郑公又让人送了信来。  

现在的郑公只能坐在轮椅上,手也无法书写了。  

而书信是他的儿子代写的,他老人家又一次劝谏陛下退位,让太子登基。  

李承乾站在大殿前,殿内是正在看着书信的父皇。  

殿外是一队队的内侍卫在搬着要运回长安的箱子。  

每年,秋雨如期而至,一直伴随着这个帝国,李承乾伸手接住一些雨水,感受秋雨的凉意。  

远处,一个身影正在朝着大殿走来。  

有人为这个老迈的身影撑着伞。  

走得近了一些,便看到是谷那律老先生,李承乾走入雨中帮忙搀扶,“老先生,怎么今日来了?”  

谷那律怀中还抱着一卷书,道:“这是老朽编撰的书,特意为殿下送来。”  

李承乾接过书籍,扶着老先生在大殿前的屋檐下避雨,又道:“您老不用亲自来一趟的。”  

言罢,又让人搬来了椅子。  

谷那律坐下来,看了看殿内,道:“陛下这是…”  

此刻的父皇正在殿内,情绪低落。  

李承乾解释道:“郑公病情又加重了。”  

谷那律叹道:“听说陛下时常将郑公看作一面镜子。”  

“嗯,父皇一直看重郑公,其实早在两年前郑公的身体就不能再处理国事。”  

谷那律低声道:“这世上总会有很多意难平之事,敢问殿下可知郑公牵挂的是什么?”  

“他老人家还想着孤登基,其实早在父皇东征之前,郑公就这么说了。”  

殿前安静了片刻,只有沙沙的雨水入耳。  

谷那律无言叹息一声。  

李承乾没有当即打开这卷书,而是询问道:“老先生此来可否一同前往长安?”  

“老朽就不去长安了,也走不了这么远的路,就留在洛阳吧,洛阳也很好,这里繁华,人也多,孩子也多,崇文馆的书更多。”  

“嗷…”谷那律似有回忆之色,他抚须询问道:“怎么红楼这卷书至今没有一个结果?”  

早在十年前,红楼就停止了后续的内容。  

这卷书在士林中被列为禁书,他们禁止孩子或者更多的人年轻人去看红楼。  

但这又能如何,红楼这卷书依旧在坊间或者是士族子弟中传播甚广。  

谷那律询问道:“是此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