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留遗憾的一战(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马周治理洛阳城颇有成效,他应该是有功劳的,杨广也可瞑目了。”  

李渊道:“要瞑目的人太多了,你不能光说杨广。”  

“老朽也没说不管其他人。”  

见爷爷与舅爷争执着,李承乾走下了城楼,看着一车车的粮草从东面送去。  

六万大军的粮草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还要供应很久。  

李承乾感受着这一次粮草压力,不免觉得比当初扫平天山时更难。  

沿着城墙走着,李承乾一路看着洛阳的城防,父皇如今还在大营中,似乎一心准备出征,也从未过问洛阳的事宜。  

“太子殿下。”  

见到行礼的人,李承乾又觉得面熟,稍稍一想便想到了当初父皇让柴哲威守备洛阳,道:“柴哲威将军,这些年守备洛阳有劳了。”  

都听闻太子对文官严苛,对府兵多有照拂,柴哲威行礼道:“末将这些年…说不上辛苦。”  

“当年还是柴大将军的兵马震慑洛阳,才有马周他们的施行治理。”  

“末将都是奉命行事。”  

李承乾道:“近来孤都会在洛阳,往后还望大将军继续守备。”  

“末将领命。”  

柴哲威是柴绍与平阳公主的孩子,他年岁已过三十,在军中算是稳重的将领。  

两人正说话,却见侍卫来禀报:“太子殿下,赵国公来了。”  

李承乾停下脚步,回头看去,道:“舅舅。”  

长孙无忌作揖道:“殿下,臣与岑文本,马周众人商议,向陛下请旨,册封高藏为高句丽王,给予认可,封渊盖苏文为高句丽柱国,可其人放松警惕。”  

“必要吗?”  

听到殿下反问,长孙无忌又道:“若能缓解前军遇敌的压力,那就是可行的。”  

李承乾颔首道:“来人。”  

“末将在。”  

一个侍卫上前。  

李承乾吩咐道:“带舅舅去军中大营面见父皇。”  

“喏。”那侍卫作揖道:“赵国公随末将来。”  

长孙无忌还是一脸颇有心事的样子,就跟着侍卫离开了。  

到了晌午的时候,李承乾洛阳行宫内看着各县的奏章,从中可以了解现在的洛阳各县的发展情形。  

这些天,关中的奏章也接连送来,关中各县再分各乡的事宜进行得还算顺利。  

有内侍快步而来,道:“殿下,陛下下旨封高藏为高句丽王,封渊盖苏文为高句丽柱国。”  

李承乾知道这个国书的意思,渊盖苏文在高句丽的所作所为都是不正义的。  

就因为这种不正义的行为,很容易落人口舌。  

现在的渊盖苏文心虚,并且父皇的旨意能够让他心存侥幸。  

打心里,李承乾有点不喜欢舅舅的这种计策,这种摆出大唐默许的意思,来麻痹一时,到最后唐军兵至辽水,渊盖苏文也会醒悟过来。  

当然了,也正如舅舅说过的,哪怕能够让前军减少压力,给高句丽添乱,那也是应该做的。  

内侍又道:“殿下,赵国公还说要随陛下出征。”  

“父皇是怎么拒绝舅舅的?”  

内侍稍有困惑,随后又笑着释然了,若陛下答应赵国公随军出征,也不用自己来传话,而是陛下让他们传旨了。  

“回殿下,陛下说太子还年轻,而许国公都已年迈,郑公也在长安养病,房相留守长安,命赵国公悉心辅佐殿下。”  

李承乾颔首,示意他可以退下了。  

内侍稍稍一礼,便退到了殿外。  

在太子殿下处置文书与奏章的时候,是不喜边上站着人的,若呼吸声大了些,殿下都会不悦。  

因此从长安而来的内侍太监都很清楚规矩,站在门外绝不去打扰太子。  

李承乾又拿起一卷纸,这是老师来信,信中老师命京兆府少尹许敬宗打开各县的粮仓,将粮食全部囤积于潼关的仓库,并且由潼关运入洛阳。  

粮草要运输,水路是最便利的,当年杨广修建的大运河又要用起来。  

李承乾看向另一张地图,这张地图是整个中原河道的部署,以及各个州府都在地图上。  

忙完手中的这些事,李承乾让内侍太监将这些批阅好的文书与奏章全部交给朝中各部。  

看那内侍要离开,李承乾又道:“慢着,徐孝德还在修建洛阳城吗?”  

“回殿下,徐侍郎还在修建洛阳城的房屋,工部的人手不够,少府监的人也都要跟着陛下出征,徐侍郎亲自带着人在给六部官吏修建房屋呢。”  

“让徐孝德建设一间大屋子,就在洛阳的崇文馆边上,招崇文馆三百学士,每天翻阅各地奏章与奏报。”  

“喏。”  

吩咐完这些,李承乾还思量着有没有疏漏的事,这个时候的舅舅确实不能随大军东征。  

“让舅舅来一趟吧。”  

“这就去吩咐赵国公。”  

李承乾又让人去给小福传话,让她将饭食带来乾元殿。  

等候舅舅的片刻清闲,李承乾站在乾元殿前,看着眼前的皇宫布局。  

当年杨广修建洛阳宫时,命名紫薇城,修建时一度征召民力超过百万人。  

如今李唐这一朝,复称洛阳宫,当年父皇巡游洛阳,将这里的宫殿改了称呼,其中三座大殿为正殿乾阳殿,还有贞观殿,徽猷殿。  

后来爷爷觉得当初洛阳宫太过奢华,觉得杨广太过穷奢,一度拆了乾阳殿。  

当年父皇一度要重修洛阳宫,被当时的老师与张玄素等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