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东宫争吵(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露殿,便坐下来,苦涩笑道:“以往朝中钱粮调度再困难,也不至于这般。”  

长孙无忌道:“褚遂良行事不知主次,才会如此,其实事也并不大。”  

李世民闭着眼道:“朕知道。”  

“陛下是因褚遂良提及了太子,才会恼怒。”  

“辅机,你说朕这个儿子如何?”  

“太子殿下在学政上有长处,可在为人处世上有短处。”  

东宫,李承乾吃着冰镇的胡瓜与爷爷下着棋,很是悠闲。  

钢笔的制造只能换一种思路了,光骂圣人是造不出来的。李渊小心翼翼挪动一个卒子,低声道:“你说说你,有这闲心与朕下棋多好。”  

“爷爷说的是,孙儿就不该去管朝堂上的破事。”  

“朝堂上的事怎么成了破事了?”  

闻言,李承乾注意到了有两个人影挡住了原本照在棋盘上的阳光,皱眉侧目看去,就见到了父皇与舅舅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一旁。  

李世民板着脸道:“朕问你,朝堂上的事,怎么在你嘴里成了破事了?”  

李承乾尴尬一笑,道:“父皇,你怎么来了?”  

“你被禁足,朕就不能来看看朕的儿女?”  

“弟弟妹妹都在东宫,在隔壁。”李承乾依旧看着棋盘,道:“父皇自便。”  

看着儿子冷淡的态度,李世民的呼吸又重了几分。  

长孙无忌拉着这位皇帝走远两步,低声劝道:“陛下莫要动气,尤其是他老人家面前。”  

李世民沉声道:“他仗着有他爷爷护着,竟这么与朕说话!”  

长孙无忌低声道:“其实太子殿下年少,被禁足半月有些怨气也是应该的,换作臣与陛下在当年,难道就不会有怨气吗?”  

重新走到这个儿子身边,李世民沉声道:“近来反省得如何?”  

李承乾看着棋盘,道:“挺好的。”  

“挺好?”  

“不用早朝,也不用被朝中诸多繁杂事折磨。”李承乾忽然一想,又道:“对了,还有儿臣竟然打算做一种笔,一种可以随写所用的笔。”  

“呵呵,你倒是清闲。”  

“那还要多谢父皇。”  

李世民正色道:“你心里就没有半点悔过吗?”  

“有的。”  

“是吗?”  

“儿臣觉得当初应该亲自动手。”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鼻孔都大了几分,道:“辅机,你看他…”  

长孙无忌连忙使眼色,示意陛下冷静再冷静。  

李承乾将自己的马往前跳一步,道:“爷爷,将军了。”  

李渊看着棋盘,无奈道:“朕又被将死了。”  

其实只要太子起来向陛下认一个错,这件事就可以就此了结,太子也能结束禁足,陛下也能放心,朝中所有人都会长出一口气。  

而且褚遂良已经快撑不住了,据说此人整日被账目熬得吃不好睡不好,像是浑身精气神被抽空了一般。  

再这么下去,他人非要病倒了不可。  

被夹在皇帝父子之间的长孙无忌也是心力交瘁,这父子两人没一个是好对付的。  

陛下难对付,这个太子更难对付。  

有其父,必有其子。  

这李唐家的三代人,没一个是简单的。  

李世民接着道:“好!你喜欢禁足是吧,没有朕的旨意,你就…”  

“陛…陛下!”长孙无忌连忙打断,拉着陛下走到一旁,劝说着,“陛下,朝中有许多事等着太子殿下安排。”  

李世民又看了眼喝着茶水气定神闲的儿子,缓缓道:“辅机,你说得对,朕差点上了他的当,让他继续禁足,真是便宜他了。”  

长孙无忌抚着心口,终于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又拯救了一次李唐的江山社稷。  

李治小心翼翼走来,拿起一旁的桃子,坐在一旁吃着,他感受到气氛不对,便吃着也不言语。  

李世民道:“承乾!今日认个错,朕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李承乾道:“怎么,现在褚遂良闹出这么大一个烂摊子,还让儿臣去收拾?”  

李世民瞪着大眼,伸着脖子,咬牙切齿道:“你还不愿意了?”  

“当初还不是父皇自作主张,现在还要孤认错,父皇怎么不认错?”  

话音一落,李世民伸着的脖子都红了,指着他怒道:“你说什么!你再给朕说一遍!”  

“就说了!怎么了?”李承乾拍案而起,道:“褚遂良将账目搅和成这样,父皇就没半点责任吗?”  

“你!”  

眼看人就要冲上去,长孙无忌连忙架住陛下的双臂,道:“陛下!不可动手!”  

李治也连忙抱住皇兄的腿,道:“皇兄!千万要冷静呀!”  

李承乾道:“朝堂用度开源节流,好不容易捋清楚了,我容易吗!你当皇帝的倒是轻松一句话,就让我这个太子甘之如饴?有这种道理吗?”  

李世民挣扎着就要冲上去,怒道:“你自己闯的祸,你说朕的不是!”  

长孙无忌拽着皇帝的手臂,道:“陛下,陛下呀!”  

李治还抱着皇兄的腿没有撒手,李慎也来帮忙,抱住了皇兄另一条腿,生怕这父子在东宫当场动起手来。  

李世民气得一脚踢翻桌子。  

李道彦见状连忙走来,抱拳道:“陛下,太子殿下,可否需要护驾!”  

“滚!”李世民一声大喝。  

“喏!”李道彦又慌忙退了下去,其实他也不知道这个时候该怎么办,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