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家事(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李渊觉得有些累了,便侧卧下来道:“这个家要是没有你和观音婢,早就散了。”  

李承乾笑道:“爷爷,您先休息。”  

“嗯。”李渊闭上眼点头道:“你们都退下吧。”  

李丽质跟着皇兄走出崇文殿,低声道:“皇兄,爷爷的病情真的很严重吗?”  

“往后不要让他老人家喝酒,你带着弟弟妹妹们多陪陪爷爷。”  

“嗯。”李丽质重重点头。  

李世民生着闷气走到立政殿。  

皇后早就知道了武德殿发生了什么事。  

这个家说好也不好,说不好还是有几个懂事的孩子。  

长孙皇后安抚道:“父皇去了东宫也好。”  

李世民一手还握着拳,呼吸沉重。  

黄昏的阳光正好从窗内照入,照在这个皇帝的脸上。  

宫女们都低头站立,战战兢兢。  

“伱们都出去吧。”  

听到皇后的话语,宫女们如蒙大赦纷纷走到殿外。  

殿内,长孙皇后看着丈夫的神情,叹道:“父皇向来最喜饮酒。”  

李世民神色痛苦道:“朕多希望父皇能够安安稳稳度过晚年,可…”  

“陛下,父皇只不过一时气急。”  

“朕知道。”李世民点着头,“朕不该当众摔了酒坛子让他老人家颜面难堪,也不会气急败坏与朕说那些话。”  

好在这个丈夫是能够听得进劝的,这才觉得这个家还有救。  

长孙皇后轻拍着陛下的后背,道:“想着休沐,不如去太液池的旧址,游湖驾船散散心?”  

李世民摇头道:“不用了,朝中还有些事,朕等着玄龄的禀报。”  

喝下一口茶水,又道:“等父皇气消了,朕再将他请回武德殿。”  

长孙皇后神色凝重,又想着气走了容易,请回来难。  

这父子俩吵架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至少承乾不会和他的父皇吵架,做一个皇后,做这个天家的主母,一想到承乾的懂事还有些欣慰。  

李渊在东宫的第一天还算是平稳,有孩子们陪着他老人家用饭,没有酒水倒也吃得开怀。  

东宫的美食从另外一方面,弥补了他老人家对酒水的依赖。  

正在吃饭,李孝恭大步走来道:“长孙老狐狸还说老夫不敢来东宫了,哼!这就来了!”  

李承乾讶异道:“您来得正巧呀,正好是用饭的时辰。”  

李孝恭大步坐下,狐疑地看向一旁的老爷子,道:“您怎么也在?”  

李渊低声道:“养病。”  

“嗯。”李渊接过碗筷便吃了起来。  

一边吃着饭,李承乾道:“爷爷,你知道程大将军的牛为什么会摔死吗?”  

李渊道:“为何?”  

李孝恭也瞪着眼珠子看过来。  

“起初孙儿也不清楚。”李承乾低声道:“后来孙儿问了处默,他说他亲眼看见牛摔进沟里的。”  

李孝恭点头,“嗯,听说程家庄子的乡民都看到了,都是亲眼看着牛摔进了沟里。”  

李渊瞪了一眼,示意他不要打断。  

李孝恭只好低头继续吃着菜。  

李承乾小声道:“牛是最有耐力,走路也是最稳的,怎么会轻易摔进沟里,后来孙儿想明白了,牛喝多了。”  

“嗯?”李渊抚须沉吟,正在思量着。  

“他们不会喂牛喝酒,但是他们可以将醪糟喂给牛,牛吃多了醪糟醉了,再厉害的牛也走不稳路,才会摔进沟里,如此一来乡民们都看到了牛是自己摔进沟里的,也看到了没有人推牛。”  

李孝恭一拍桌案,道:“好手段!”  

李承乾继续道:“当然了,牛已经被杀了,想要求证,也不可能给官府找到证据的。”  

李孝恭恍然道:“别看程咬金平时粗放,他可灵醒着,当年打仗的时候喊得最响亮,总能有些奇招,打得敌军措手不及。”  

朝中休沐一般要到过了新年正月之后,才会忙正事。  

这个隆冬的时节,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做自己的事。  

李承乾做了两把摇椅。  

李孝恭与李渊一人一把,坐在崇文殿。  

李渊享受着一次次的晃动,李治与李慎两个孩子就在背后推着,道:“你看看你父皇,他早就忘了朕还在东宫,也不来请朕回去,就连给朕赔个罪也不来。”  

李承乾坐在一旁的凳子上,继续摆弄着手中的榫卯,道:“听说父皇这些天又召见了房相,多半是还有事,来不了。”  

李渊看了看这个孙儿,他确实比以前健壮了许多,道:“听说你监理朝政的时候,满朝文武对你赞誉有加?”  

“嗯,他们是这么说的。”  

“就没人在背地里说你的坏话?”  

李承乾将四个榫卯扣在一起,目光端详着,回道:“可能会有吧,也不会让孙儿知道的。”  

李渊低声道:“有些人,有些事,你别付出太多的心思。”  

李孝恭赞同点头,道:“对你有用的人不见得真有用,对你忠心的人关键时候更重要。”  

有太监快步走来,道:“汉中王,前来觐见。”  

李渊诧异道:“好久没见这个小子了,他回长安了?”  

太监小声道:“还给太子殿下送了两只斗鸡,说是给殿下取乐。”  

闻言,李孝恭站起身,快步走向东宫外。  

李承乾还在摆弄着另外一组榫卯,也不知皇叔去做什么,见他回来的时候,还提着两只已经死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