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重情重义,英雄好汉(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许侍郎也是泾阳的县丞,你上官仪是主簿。”  

许敬宗又道:“听闻应公终于如愿告老,我等前来祝贺。”  

告老成功,并且得到正在骊山秋猎的陛下答应之后,武士彟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好了不少,身上的担子一下子轻松许多。  

他低声道:“老夫已去过武德殿了,多谢许侍郎在那天夜里的点拨,若此番不去向太子殿下告罪,恐不会有今日告老。”  

再看许敬宗的神色,武士彟放下手中的书,双手放在膝盖上,低声道:“老夫欠你们一个人情。”  

“非也,应公不欠我二人的人情,应该是欠太子殿下一个人情,这些事都是太子殿下安排的。”  

武士彟闻言神色又多了几分气馁。  

“杜荷杜公子在泾阳有开设作坊,若应公真想要还这个人情,不如与下官走一趟泾阳”  

话里话外,武士彟心里都清楚了,也不知当朝的东宫太子究竟是何许人也。  

如今朝野传闻东宫太子为人谦逊有礼,而且重民生农桑,还能让吐谷浑的可汗名正言顺地去死。  

但东宫太子是有秘密的,这个秘密就在眼前,等着自己去泾阳看清楚这个秘密。武士彟答应了要求,明日就应约去泾阳看看。  

走出应公家的院子,在朱雀大街上走了一段路。  

上官仪终于打破了沉默,道:“许侍郎很适合做说客。”  

“老夫当个县丞真是屈才。”  

两人的脸上终于又有了笑容。  

本来,来长安时上官仪一路上絮絮叨叨,听得很烦。  

现在他也不念叨了。  

因两人都觉得眼前的道路充满了光芒。  

有时候确实受不了上官仪这人的念叨,他很烦,烦起来像是有十万大军在耳边念经。  

就算是如此,许敬宗从来没有想过与他割袍断义。  

在大唐,在大唐的人看来,朋友之情是很重要的,重要到可以交付身家性命。  

所以不管上官仪这人有多少坏毛病,一旦结交就不能散伙,危难之时要出手相助。  

李承乾得到许敬宗的回复是在第二天,许敬宗带着武士彟去了泾阳。  

至于应公会不会帮助泾阳经营作坊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许敬宗要是连这个人都留不住,那他还真不如就去坎儿井边上浇地种田算了。  

一直到了第五天,泾阳又来了回信,武士彟答应用并州的人脉,帮助杜荷的作坊贩卖椅子与肥皂。  

李承乾坐在东宫喝着茶水,很满意这个结果。  

武士彟是一个善终的老臣之一。  

贞观一朝的老臣很多都是善终的,至少在史书上是这样的,不论是武将或者是文臣,他们大多数都没有受到皇帝的清算。  

因当年各路反王揭竿而起,各路英雄豪杰名噪一时。  

那时候大家混迹在一起哪有什么君臣关系,结交的都是豪杰义士。  

放眼天下,武德年间且不说了,直到现在坊间的游侠风气依旧很重,一诺重千金。  

人们普遍将情义看得很重,如李绩一诺千里归长安,如秦琼血战黎阳。  

皇帝是不喜欢有太多的游侠的,皇帝希望所有人都能够安居乐业,耕种田地,为社稷添砖加瓦。  

正如武士彟,李绩,李靖,秦琼等等这样的人。  

情义二字对唐人来说格外重要。  

现在的东宫所有的,一个说客,一个主簿,还有一个不良人,再有一个钱袋子。  

如今多了一个应公,算是新任经理?  

大抵上,泾阳的班子算是成了。  

只不过这个班子怎么看,都显得小家子气。  

“孤终究做的只是一个小作坊。”李承乾蹙眉,揣着手坐在桌前。  

听到殿下的低语,宁儿抱着一叠换洗好的衣服,好奇道:“殿下还要再建设作坊吗?”  

李承乾苦恼道:“没什么,只不过是觉得自己很没出息。”  

“殿下何出此言?”  

要知道现在满朝文武皆知太子殿下监理朝政颇有成效。  

“孤是东宫太子,照理说应该经营更大的摊子才对,说出去被人笑话。”  

叹息一声,李承乾气馁道:“也难怪皇叔总是笑话孤,真是该被笑话的,东宫太子应该有更大的事业。”  

整个东宫也只有宁儿能够听懂殿下的牢骚。  

宁儿将换洗衣裳都放入一个箱子中,换季要入冬了,要将入冬时穿的衣裳拿出来。  

她拿起一件端详,又觉得这件衣裳殿下已穿不下了,太子殿下才十五岁,就算是来年也才十六岁了。  

男孩在这个年纪,还能继续拔高的,去年的衣裳多半都穿不下了。  

光是今年,殿下就长高许多。  

心中盘算着,她接着道:“殿下只要做好大唐的太子,奴婢以为这就是最大的事业了。”  

大事业是什么?比如说用一年时间拿出活字印刷术,用两年时间将大唐的书籍数量翻十倍。  

再用三年时间大兴科举,彻底让中原的读书人翻一百倍。  

培养人才,继续用五年炼铁,造出会转的铁轮子?  

那才是让大唐光芒照耀世界的大事业。  

所以历代前贤无限拔高的精神境界,到底是在物质基础面前,啥也不是。  

李承乾目光放空地看着东宫外的蓝天,眼看天气就要入冬了。  

天可汗还在骊山打猎,他是不是都快忘了他是皇帝,长安城的所有臣民都在等着这个皇帝回来。  

正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