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天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老人家赢了牌高兴高兴,这位东宫的大侄子可真是下手不留情面,让他的亲爷爷输成这样。  

眼看牌局也没了兴致,李孝恭看了看一旁挂着的弓箭,这是武德殿这位太上皇打算去骊山秋猎用的。  

只不过挂在殿内,也没用上。  

李孝恭又道:“不如练练射箭,某家好久不练,手不知道是不是生了。”  

闻言,李渊颔首道:“也好。”  

让几个太监摆好了靶子,爷孙叔侄三人打算射箭玩,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干脆在武德殿前摆开了阵仗。  

李孝恭站在一旁。  

李渊搭箭拉弓,一箭射出之后,皱眉看着远处也不知箭矢落在哪处,反正是没在靶子上。  

李承乾走上前道:“让孙儿试试。”  

“嗯。”  

接过皇爷爷手中的弓,李承乾先是试了试弓弦,不得不说这弓弦要拉开还挺费力气的。  

唐人酷爱长弓,这种射程较远的长弓一度在历史上流传许久。  

李承乾拉开弓,一箭射出,箭矢落在靶上,倒是没有在中心。  

李渊摇头道:“长弓不是这么拉的。”  

“是这样吗?”  

“也不对,脚要迈开。”李渊啧舌道:“记得你小时候就教过你,伱忘了?”  

“孙儿多半是忘了。”  

看着太上皇耐心地教着太子如何拉长弓,李孝恭的心情也平静许多。  

不多时,李丽质快步走来,她乖巧地行礼道:“见过皇叔。”  

李孝恭看了眼还显矮小又有些稚气未脱的李丽质,道:“你怎么来了?”  

“听说皇爷爷生气了,母后让来看看。”  

李孝恭看向正讨教太上皇如何拉弓的太子,这太子揣手站着听得认真,道:“其实你皇兄是个可怜的孩子。”  

李丽质不解道:“皇叔何出此言?”  

李承乾又从皇爷爷手中拿过长弓,一箭射出,这一次姿势标准了许多,箭矢的力道也更大了。  

精准钉在靶上,箭矢的尾部因余力还不停摇晃着。  

李孝恭低声道:“陛下出去秋猎,太子殿下只能留在宫里,只能在宫里射箭散心,这难道不可怜吗?”  

“说得不对。”  

“嗯?”  

李丽质低声解释道:“皇叔觉得皇兄可怜是因为他是东宫的储君,又因父皇常有猜疑之心,这才让皇叔觉得可怜。”  

李孝恭沉默不语。  

其实承乾是个令人省心的孩子,这长乐公主看起来又十分地聪慧,一语中的。  

这宫里的兄妹两人一个比一个厉害。  

李孝恭觉得自己老了,有一种老了跟不上年轻人的感觉。  

照理说年轻人笨一些倒也罢了,可偏偏就很灵醒。  

李孝恭笑道:“老夫在宗正寺还有不少事要办,就先告辞了。”  

李丽质又是乖巧行礼道:“皇叔慢走。”  

而后,她快步上前道:“皇兄,皇兄,让我也试试。”  

李承乾将长弓递给这个妹妹,她试着拉开弓,用尽力气面色涨红,也没见这张长弓能够拉开。  

让一旁的李渊抚须直笑。  

就连一旁的太监们也跟着笑,太上皇能够高兴,他们也跟着高兴。  

其实太上皇已很久没有这么开心了,或许也只有孙儿与孙女在身边,才能让他老人家真正地开怀。  

练了一上午的拉弓,兄妹俩这才回东宫。  

李承乾揣着手走在前头。  

李丽质双手背负,走在后头。  

兄妹一前一后走到东宫门前。  

“丽质?”  

“嗯?”  

“母后的身体如何了?”  

李丽质先一步走入东宫,道:“好多了,只要母后不累就很少犯病,就连孙神医都说母后的病情只要好生调养就无大碍了。”  

宁儿来到殿前,道:“殿下,中书省又送来了奏章。”  

想起妹妹的行书很不错,她的书法深得父皇的真传。  

李承乾道:“丽质,帮孤一起批复奏章。”  

“妹妹怎么可以批复奏章的,这不合适的。”  

“孤一个人忙不过来,你来帮忙。”  

“那好。”  

对她来说,参与国事太过复杂,给皇兄帮忙就简单多了。  

其实都是一件事,换一种说法就轻松许多。  

宁儿,李丽质,李承乾三人一边吃着饭菜,一边批阅着奏章。  

户部的奏章都是一些赋税账目,李丽质的数术很不错,她可以熟练地拨动算盘写出批注。  

见太子殿下与公主殿下用好了饭菜,小福就来收拾碗筷。  

一张长长的桌子,太子殿下坐在最中间。  

长乐公主坐在左边,就坐在太师椅上,双脚还踩不到地,便这么晃着。  

宁儿姐坐在右侧,殿下写好的批注她都要检查一遍确认无误。  

东宫很安静,只有三人偶尔有交谈声。  

昨晚批复奏章都送去了中书省,等太子与公主殿下已经批复好了一部分,便让人赶忙送去,中书省也会派人将后续需要批复的奏章送来。  

一来一回间,太子监理朝政的工作就这么继续着。  

李丽质已经盘完了户部今年对关中各县秋收的统计,而且按照皇兄的吩咐都记录在了一张表格上。  

她吹了吹墨迹,道:“小福,你让人将这个表格也送去户部。”  

“喏。”  

等在承天门外的小吏接过给太子批阅的奏章,便急急忙忙送去朝中各部。  

中书省内,经过东宫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