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寿礼(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才十八,已经在蓬莱仙岛拜师两年了吧!是个青年才俊…能送上天品护心丹,有心了。”  

寻常的那些字画古玩,或者是珍奇异兽,镇海侯赵承熙还真的一点都看不上眼。  

这些东西,他自己库房里面都堆着一大些发霉,对寻常的百姓们是价值连城,可他却没多大感觉。  

反而是这护国公三公子苏照送来的天品护心丹,算得上是延年益寿的仙丹了。  

哪怕是蓬莱仙宗当中,要炼制这种给凡人保命延寿的丹药,也要费一些功夫的。  

镇海侯赵承熙也是老狐狸,从苏照送的寿礼就能看得出来,苏照是有所求的。  

不然的话,苏照没理由送上这么一份厚礼来的。  

“侯爷,先前…护国公曾经派人前来透过气,说…说七小姐的八字五行和苏三公子非常贴合。也希望,侯爷可以送七小姐上蓬莱仙宗…和苏三公子结为道侣…”  

管家赵普一边在一旁清点寿礼,一边小心谨慎的回话道。  

“原来是打我们家小七的主意,结为道侣么?苏照既然有了仙缘,将来修炼成为仙人,早就不是我们凡人可以高攀的…我家小七,究竟有什么值得他如此看重的?”  

对于贵胄之间的联姻,镇海侯赵承熙并没有什么反感可言的。  

甚至于,他自己也是联姻的产物,他的几房妻妾,也大多都是联姻的。  

和比自己地位高的家族联姻,获得政治上的盟友和稳定,和城中的各大世家联姻,获得城内的稳定和支持。  

这都是一种手段而已,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建立了一些纽带的手段罢了。  

别的不说,如果镇国公府中是其他的公子,正常的做媒说和,镇海侯赵承熙是有很大可能就将小女儿赵蒹葭嫁过去的。  

然而…  

要说亲的不是别人,而是被誉为大梁第一仙缘的镇国公府三公子苏照。  

没错,苏照不是用升仙令进入蓬莱仙宗的,而是仙鹤接引。  

在他十六岁那一年,陪着父亲镇国公除外狩猎,正巧天上飞过一行仙鹤,便在众目睽睽之下,将苏照接引到了蓬莱仙宗。  

据说,拜入了一名元婴期的长老门下,修为一日千里,在仙宗当中也有着不俗的地位。  

这样的资质和地位,哪怕是进了梁京城国都当中,国君也不敢过多的怠慢了。  

凡俗的一国公主,怕是都进不了这样修仙者的眼帘,可现在却亲自到区区一个侯爵府当中来拜寿,用一瓶天品护心丹来示好,里面若是没有什么,那就有鬼了。  

“小七的身上,有什么值得苏照惦记的?”  

赵承熙眯了眯眼睛,心事仿佛更重了一分。  

“侯爷,接下来的是…金陵城唐家送来的贺礼,一百坛绝品茅台酒。”  

管家赵普继续往下点着贺礼,听到这里,赵承熙却是皱了一下眉头。  

金陵城?  

唐家?  

就送了一百坛酒?  

什么东西!  

他心中有些不悦,但是也没有怎么发作。  

对于唐家,他这些日子以来,也是有所耳闻的。  

唐家大公子假冒仙君转世,这事儿可大可小,不过…的确有一些非凡之处,尤其是那一夜之间制造了上百名宗师的五禽兽肉,很是神奇。  

赵承熙原以为,唐家怎么着也会识趣的送一点兽肉前来,没想到…竟然只送了区区一百坛的酒来。  

单纯赵家宴会上订购的唐家黄粱酒就有十万坛了,这一百坛酒怕是连个添头都不如吧?  

寻常的酒水,一坛不过一二两银子,唐家送一百坛酒水来,这不是…打发叫花子么?  

“侯爷,这唐家的确是…有些不将我们侯爵府放在眼中了。就送这么点酒水…也能叫贺礼?亏侯爷还将寿宴的酒水让唐家来负责。”  

赵普感受到了侯爷的不悦,便索性替侯爷将他的心里话给说了出来。  

“小的觉得,一定是唐家被封子爵,一时之间目中无人,连侯爷也不放在眼中。就该给他们一点教训…”  

说到这里,赵承熙却是摆了摆手,笑道:“无关大雅!他们唐家若是如此的话,早晚自取灭亡,何须我们动手…”  

摇摇头,赵承熙也不想管那么多的闲事,他看了一眼唐家送来的这些酒坛,突然又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等等!赵普,你刚刚说过的…唐家送来的这些酒叫什么名字?不是叫黄粱酒的么?”  

“禀侯爷,不是黄粱酒,是茅台酒。而且,这次唐家送来的十万坛酒水,也不是黄粱酒,而是二品茅台酒。”  

赵普再次看了一下清单后,确认说道。  

“茅台酒?还分绝品和二品?快…拿一坛上前来,本侯尝尝看…”  

抱着好奇心试一试的想法,镇海侯赵承熙命人拿了一坛绝品茅台酒上来,费了点功夫,打开了酒盖。  

一打开!  

酒香便立刻冒了出来。  

浓郁!  

醇香!  

前所未有…  

镇海侯赵承熙抑制不住惊讶的表情,然后咽了咽口水,强忍着要去喝的冲动,说道:“此等酒香…你们可曾闻过…”  

赵普等几个下人也是惊了,他们在侯爵府当中当差几十年了,什么样的美酒没有见识过啊!  

可是今天,这唐家送来的绝品茅台酒,怎么可以这么酒香浓郁啊?  

“香!真香。”  

镇海侯赵承熙非常享受的凑近坛口闻了闻,然后再也忍不住的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