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道祖我恨(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误判了鸿钧。  

鸿钧虽然不是未来派,可祂也没那么头铁。  

五五开的时候,祂会去拼,比如刚才。  

但三七开的时候,祂会做更稳妥的选择。  

三成希望,太少。  

而祂输掉的,太多。  

“我同意了。”  

盘古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  

反而是女娲娘娘眼前一亮。  

“老师你同意在圣人的标准上让步了?”  

“对,我同意了。”  

鸿钧甚至后退了一步。  

“既然你们都不介意让更多的人进入顶层来分享你们的利益,我何苦做这个恶人?我同意了,具体细节,你们自行商量。”  

刚才还在打生打死的鸿钧,突然举起了白旗。  

这让其他圣人都有点不适应。  

但女娲娘娘很适应。  

而且很开心。  

“老师您做出了一个明智的选择,这样一来,我就不用和您为敌了。”  

她可不想和鸿钧打架。  

根本打不过。  

哪怕有帮手,风险也超级大。  

这不符合女娲娘娘的投资风格。  

现在鸿钧退一步,女娲娘娘也立刻退一步。  

“我也没有其他要求,长生能成圣就行。其他的细节,你们自行磋商。”  

女娲娘娘的态度很明显。  

鸿钧眼中露出一抹笑意,只是笑容微嘲。  

看着有些不知所措的其他圣人,鸿钧反而对后土娘娘道:“后土,你可以去找他们复活你的哥哥姐姐了,看他们到底能不能成功,看他们…到底愿不愿意帮你。”  

季长生用的是阳谋。  

可真要是复活十一个祖巫,要耗费的资源和精力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绝对得不偿失。  

甚至会对反鸿钧阵营的实力产生重大影响。  

季长生想把这个局组起来,没有那么容易。  

而且,季长生到底想不想组这个局,都在两可之间。  

退一步不一定海阔天空,但是内部不够团结的阵营,时间长了,自己就会嫌隙丛生,甚至自我毁灭。  

鸿钧很期待看到那一幕。  

后土的杀伤力,可是不小的。  

而反鸿钧阵营内部的矛盾,可不止这一个矛盾。  

其他圣人立刻就意识到了鸿钧的算计。  

三清想毕其功于一役。  

“夜长梦多,今天是最好的留下老师的机会。错过今日,以后再难有机会。”  

元始天王直接开口定调子。  

通天教主罕见的没有和二哥顶嘴。  

通天教主虽然一直自信,但面对打服了祂的强者,祂也是能低头的,比如鸿钧,比如太清。  

元始天王根本就没打服祂。  

西方二圣…在通天教主眼里是被自己打服了的。  

这一刻,通天教主认为元始天王说的是对的。  

老师还是太强了。  

通天教主觉得给自己时间,自己一定能超越大哥。  

但超越老师,可能性只有50。  

还是稳一手,今天把老师彻底打死吧。  

很可惜,这只是三清内部达成的共识。  

女娲娘娘打了一声哈欠:“我累了,要回娲皇宫睡美容觉。”  

后土娘娘也沉声道:“若继续斗下去,必有损伤。以老师的实力,杀死几个圣人都不难。届时,复活之事必难成功。”  

鸿钧眼中嘲讽之意越来越浓。  

只要祂退一步,反对祂的阵营立刻就会内部瓦解。  

只可惜,祂退的这一步,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祂自己也捞不到什么好处。  

毕竟说到底,是祂退让了。  

让出了属于祂的利益。  

盘古认清楚这一点后,主要是听到了女娲娘娘和后土娘娘的态度后,也接受了今天到此为止的事实。  

“那便如此吧,鸿钧,你不要以为你赢了。”盘古沉声道:“来日方长,你的处境会越来越差。”  

鸿钧语气淡漠:“你自己都不心疼自己的宇宙,我替你心疼什么。”  

鸿钧知道自己让出的是属于的蛋糕。  

但这些蛋糕,最初都属于盘古。  

盘古想打烂这个宇宙。  

鸿钧变成了守护者。  

可破坏永远比建设更容易。  

鸿钧确实对盘古宇宙有感情。  

但战局发展到如今这一步,鸿钧也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当然了,这是高情商的说法。  

低情商一点的话:  

“老师就是躺平摆烂了。”  

女娲娘娘临走之前,给季长生发了个信息:“长生,提高警惕,一个摆烂的老师,打定了主意要和我们比烂,那我们还真很难比得过袍。”  

盘古也亲自和季长生面授机宜:“贤婿,鸿钧是打定主意要和我们赛跑了。只要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天道搞崩溃,鸿钧的实力就会受到重大影响,最后的胜利就是我们的。如果给鸿钧充足的时间反应,完全有能力各个击破。"  

季长生缓缓点头。  

除非反鸿钧阵营能一直在一起。  

否则只能赌他们不被鸿钧秒杀。  

但是有这个信心的圣人不多。  

只说季长生和李嫦曦,现在恐怕都挡不了鸿钧一拳。  

当然了,他们也会各自有防护措施。  

可只要鸿钧活着,只要和鸿钧为敌,危险就始终存在。  

“贤婿,你也不想整天活在被鸿钧威胁的恐惧当中吧。”盘古拍了拍季长生的肩膀。  

季长生肃然点头。  

决定待会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