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聪明的刘胖子(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阶段,揭开这张纸,我们就是恋人。  

不揭开这张纸,那么永远是朋友,比朋友更高一点关系的朋友。  

嗯,这是一首可以让人成名的作品。  

但偏偏,它的曲调并不激昂,平缓而柔顺,但是你一读歌词,又能在心里激起回荡?  

差不多,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意思了。  

李阳把手上的歌本往桌子上一放,抬手搓了搓有点生硬的脸。  

然后整个人靠到沙发的椅背上,忍不住叹息,“小天还真是让人惊喜不断啊。”  

顿了顿,他似带感慨、似有羡慕地道:“从《K歌之王》到这首《恋人未满》,我就知道,词圣这个称号,似乎在嘲笑着我,我根本不如他。”  

我根本不如他!  

这六个字让在场的人都不由地心生敬畏。  

连李阳都自愧不如,那杨灏天得到达一个什么程度?  

还有人能跟他凭才华吗?  

基本上,不能了。  

如果有?  

不,没有如果。  

所有人闻言都是无语。  

他们当然明白李阳在感慨什么。  

他们不傻,他知道一个十几岁的年轻人,在这个时候应该在干什么事情。  

尤其是谢小峰和伊森,他们都经历过这个阶段。  

男性荷尔蒙爆发,对异性有着极度的好奇和渴望。  

对精彩的世界产生极大的欲望。  

思想叛逆,每天以自我为中心。  

就算有着音乐才华,那也是稚嫩的,稚嫩到填词都被自己所处的年龄所占据,情情爱爱或者撕心裂肺的呐喊心声,格局再大点,那就是要征服地球,环游宇宙之类的。  

可是很明显,这些事情,都没有发生在杨灏天身上。  

成熟、稳重、有章法,而且才华出众。  

这些词用到别人身上,可能有人说这是在嘲讽,在捧杀,甚至有人会说这是在褒义。  

明面上说人好,实际上在说反话。  

但是用在杨灏天身上,却似乎都是十分贴切,毫不夸张。  

当然,如果真要找缺点。  

那就是杨灏天算是个十分有脾气的人。  

例如乐响唱片、例如星光娱乐,再例如现在被终止制作专辑的滚金唱片公司。  

他们就是因为触碰到了杨灏天的脾气,所以才会有现在的处境。  

可是,谁又能想到,这些公司之所以会成了这副境地,基本上都和他身边的三个女人有关系呢?  

没办法,大家只知道现在的杨灏天,招惹不起。  

真招惹不起。  

在他出来乐坛之前,谁能想象到一个不足二十岁的男孩子可以写出《传奇》和《千古》还有《星月神话》这种级别的歌曲出来吗?  

谁能想到就这么个大孩子,可以以后捧红刚出道的两个新人女歌手?  

谁能想到原本应该在校园对着女同学吹口哨的男孩子,居然可以拿出这么多作品,横跨几个音乐类别,而且每一首歌都可以让人听完之后还意犹未尽吗。  

而且,这还不是最吓人的。  

最吓人的是,他的作品不但横跨多个音乐类别、质量极高,而且总是能精准地把握住市场和歌迷的口味,而且歌词和作曲两方面都有着极高的水准,最让同行觉得细致恐怖的是,他居然产量如此之高。  

别说已经制作上市的歌曲,就那本笔记薄的库存量,谁又能比得上。  

正常的来说,当今国内的音乐人,甚至包括西方的音乐人,不管你是作词的还是作曲的。  

哪怕处在巅峰的创作期,也就是才华灵感顶峰的一段时间,可以创作出来优质的作品,而且还很有限,而且还挤在一个歌曲类别。  

只是,那是别人,而不是杨灏天。  

不能用常理来对他做出判断。  

此时,嘉应市附近的一个乡镇,杨灏天一行人走在一条起码百年历史的街道,两边尽是老式的骑楼。  

虽然这里不是江南,但这里是他印象中,最接近江南的乡镇一角。  

江南多烟雨,烟雨常入江南。  

烟雨迷蒙中白墙黛瓦,石板拱桥,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沉醉在这如画的景色中。  

或许当初设计这里的设计师有着一个朦胧的“江南梦”,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景色出现。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烟雨的雨丝轻柔,烟雾弥漫,朦胧间似少女的面纱,几许深邃,几许神秘。  

杨灏天脑海中出现一幅丹青,将千年的等待勾勒,吟一阙烟雨江南,沐一程唐风宋雨,曲韵悠长,诉说千年不变的云水情绵。  

蓝岚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由地感叹,“小天,这里好美啊!”  

张靓靓这时却大煞风景地说了句,“不就是房子破点,路老了点,桥破了点,有什么好看的。”  

蓝岚白了张靓靓一眼说:“今天我最大,我说美就美。”  

好吧,张靓靓承认,蓝岚的这句话,无敌。  

杨灏天笑了笑说:“龙哥,你觉得这里怎么样?”  

郑小龙此时正在用两只手比成镜头大小的方形对着石拱桥打着单眼,听见杨灏天的问题便回道:“我看可以,我看过你写的《青花瓷》,那座窑很符合你的歌词。”,说完后,他有指着路边的老房子的木门说:“靓靓站在这里,手拉着门环,幽幽地看向石拱桥,你从拱桥那边缓缓走过,这个画面想想都很棒。”  

杨灏天苦笑着摇头说,“我没打算出演这个MV。”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