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要上学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着往下读,第一句歌词就将他征服。  

“天涯的尽头是风沙,红尘的故事叫牵挂,封刀隐没在寻常人家东篱下,闲云野鹤古刹。”  

原来以为杨灏天的歌曲,会以客栈里面的打斗或者争吵,又或者是一个侠客手持长剑或者大刀来作为歌词创作,但没想到,居然是以这种方式开始的。  

赞,大赞!  

“剑出鞘,恩怨了,谁笑,我只求今朝拥你入怀抱,红尘客栈风似刀,骤雨落,宿命敲,任武林谁领风骚我却只为你折腰,过荒村野桥,寻世外古道,远离人间尘嚣,柳絮飘执子之手逍遥。”  

歌词很苍凉,很有“古道西风瘦马”的味道。  

看到这里,何尚荣心里已经判定杨灏天过关了。  

翻过一页,便是曲谱。  

二胡、古筝、巴乌等华夏民族乐器,交织西方的钢琴与弦乐,还有现代的爵士鼓,集东西方元素的编曲让他从沙发上猛地站起。  

他内心止不住的激动,连捏着便签纸的双手也开始颤抖,走到办公桌上拿起一副眼镜戴上,就这么站在办公桌面前根据曲谱开始在心里吟唱。  

大概一分钟,他心里吟唱的节奏停下。  

不对,这里标识是错误的,不是这样。  

换一种节奏,继续。  

不对,还是不对。  

连着试了三种节奏,依然感觉歌词和伴奏合不上去,于是对杨灏天说,“小天,去乐器房试试可以吗?”  

杨灏天微笑着说:“好,何老带路。”  

何尚荣见他答应,于是拿起桌上的座机,打了个电话出去,吩咐学院的老师准备一间乐器房,而且着重根据编曲要求,指明要了几个擅长编曲里需要的乐器的学生,才挂了电话,带着杨灏天往办公楼对面的那栋8层大楼走去。  

何尚荣走的不快,一路上都在给杨灏天介绍着学院。  

看似不远的距离,却慢悠悠地走了半个小时,才来到群芳楼门口。  

此时有个戴眼镜的中年人在楼梯口等候着,看见何尚荣和杨灏天踩着阶梯进来,便立即迎了过去,“何老,已经准备好了,学院的乐队也已经就绪,就等您过来指点。”  

何尚荣摆了摆手,“今天不是我指点你们,是有一首歌曲的伴奏检验下乐队,如果可以弹奏出来,这些成员的工作包在我身上了。”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红尘客栈》的编曲集成东西方乐器于一曲。  

这种编曲在华语乐坛不是没有出现过,例如90年代初的《乱舞》,据说当时的作者一连找了几个专业的乐队,演奏出来的伴奏不是不合拍,就是太生硬,最后这里挑一个钢琴手,那里挑一个竹笛,东平西凑最终才完成。  

当然,这首歌被制作成唱片的主打歌后,在华语乐坛占据销售和点播排行榜足足差不多一年,热度才逐渐回落。  

这名作者也一度成为唱片公司争相示好的对象,邀歌、委托创作的合约连着签了好几份,但是让人失望的是,《乱舞》这首歌的伴奏,依然是他的巅峰之作,后续无力创作类似的作品,落得江郎才尽的评价,随后渐渐淡出了行业视线。  

所以,只要学院的乐队成员可以演奏出可以媲美甚至超越《乱舞》的《红尘客栈》伴奏,就足可说明这个乐队的水平,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何尚荣也会推荐他们去好的公司或者单位上班。  

戴眼镜的中年人见何尚荣这样说,于是拍了拍胸脯,“何老,您放心,这一届的乐队的基础功绝对扎实,一定可以满足您的要求,到时候还麻烦您出面给他们安排个好单位,最好是电视台,或者电台也行,如果是唱片公司,最好是燕京SY唱片公司,那里待遇最好。”  

何尚荣点点头,招呼杨灏天一起向楼梯走去。  

到了三楼的一个排练室,里面有七八名大学生模样的少男少女在那里等着。  

何尚荣一进门,在里面叽叽喳喳的学生便立即安静下来。  

“何老师好!”  

“何教授好!”  

“何老好!”  

随之出现的是各种问好声,不绝于耳。  

何尚荣微笑着看了一圈,“大家好啊!”  

中年人上前一步说,“今天何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编曲,只要大家可以弹奏好,工作的事情就交给何老师了。”  

大学生们一听,立即打醒十二分精神。  

何尚荣给介绍工作,那绝对差不了。  

以往每一届毕业生,都有这么几个是经他的手介绍出去唱片公司、剧团、电台,甚至去年还有两个表演专业的毕业生被安排进了电视台,听说今年还被一个影视公司看中,要去出演二号角色。  

何尚荣点头,大包大揽地说:“这首曲子,只要你们能演奏出小天要的效果,工作我包了。”  

中年人和学生们随着何尚荣的眼睛视线看向杨灏天,大家的眼神差不多,都是好奇的眼神,心里也大差不离的想道:这个人是谁?那么年轻,应该是某个唱片公司老板的公子吧。  

杨灏天见大家的齐刷刷地看着自己,于是笑了笑说:“大家好,今天就麻烦大家了。”  

中年男人拍了拍手掌,“好了,那就各就各位吧。”  

何尚荣这时将手中的便签纸交给中年男人,然后说:“大家先读一下曲子,准备好了再通知我们。”  

说完后,和杨灏天出去走廊。  

“小天,你创作了这么多歌曲,又不愿意在乐坛公开身份,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