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资源置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徐先在九幽地脉一住就是两个月。  

在这般“寄人篱下”的时光里,徐先可丝毫没有拿自己当外人的意思,小日子过得不要太惬意。  

周凝平常也是深居简出的人,以前在道网上不好意思一直请教,现在徐先可就没这么多顾忌了。  

隔三差五就要跑到周凝面前咨询,有时候一天能跑两三趟,简直比戴小玉这个正牌弟子都勤快。  

到最后周凝都被他问得头疼了,以她的涵养又不好意思当面拒绝,只好找了个借口出趟远门,来个眼不见为净。  

就算要看管九幽地脉,其实也不用每时每刻盯在这里,以地脉的变化速度,基本上一年半载才能看出些变化来。  

更重要的是,徐先跟戴小玉还不太一样,后者毕竟刚踏上大道修行的道路,她的问题周凝大多能够回答,哪怕大道不同。  

但徐先却是临近化神的修士,他整天问些诸如“一个神魂能不能打好几个大道烙印”这种问题,周凝哪知道标准答案?  

就算是元神真君,也未必人人对化神的过程了解通透,尤其是周凝这种在金丹顶点停留不太久的修士。  

把周凝问跑了之后,徐先也不在意,转头就继续埋头修行起来。  

倒是因为徐先的到来,让九幽地脉突然多了不少喧嚣,本该一片平静的元神定居之地,不时就会有人前来拜访。  

徐先住的这两个月里,来访的客人怕是比平常两年都要多。  

这些人都是冲着“猩红手杖”来的,无一不是站在金丹顶点的顶尖修士,在银花道人那笔交易完成后,便有了些蜂拥而至的感觉。  

这些人中的一部分是由玄叶道人带来,但更多是自己找上门来的。  

有能耐的就直接找上门来,能查到徐先身处九幽地脉,无疑有着相当强大的人脉,而没这个能量的也可以在道网上找徐先详谈。  

毕竟这是一位元神修士的居所…没错,九幽地脉是有“wifi”覆盖的,信号甚至比道城都好。  

道网信号覆盖其实不是什么难事,只不过没有元神真君坐镇的话,基站一旦被人窃取,容易导致很多机密遗落,所以才不往道城外覆盖。  

随着过来的人越来越多,徐先仔细琢磨了一下,大概是手杖在银花道人手上确实发挥出了作用,不再仅仅是广告,而是真正看到疗效了。  

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很多人知道猩红手杖可出租的时间已经不多,自然要急着上门。  

毕竟这玩意一旦落回柳忆岚手上,再想租到那就是痴人说梦了。  

人家一不缺资源二不缺传承,晋升元神只是时间问题,用得着拿本命法器出去租用?  

这时候徐先反而不着急了,反正手杖要在银花道人手上停一个月,有的是时间让徐先慢慢挑选。  

所以直到一月期限即将结束,徐先才千挑万选定下了一笔交易。  

这次徐先换到的东西,却是另一件价值更高的资源,那是专属于道门公有的法器——截天尺。  

名字听起来有点拉风,但实际上这是道门内部多位元神真君,专门为了金丹修士而联造的法器。  

其作用就是用在化神第三步,帮助金丹修士完成截取法则的重要一步。  

而这件法器也只有这个作用,说关键确实很关键,但是说没用,除此之外确实别无他用。  

对于不是处在那个关键节点的修士来说,截天尺大概就是个摆设,只能拿出去卖掉。  

这件法器属于道门公有,只要是走完金丹之路的修士都可以借用,借用理所当然是免费的,但顺序就不是了。  

理论上讲,每一名走到金丹顶点的修士,都可以参与截天尺的排队,而新晋成员则直接排入最近一轮的末尾。  

然而以金丹修士的时间观念,每人分到的时间理所当然是按年计算,再以道门现存的顶尖金丹数量来算…  

等轮到徐先这个新晋成员的时候,已经是一百多年后的事了。  

实际上不只是徐先,很多排序靠后的修士,或是本来靠前已经参悟过截天尺,还想继续研究的修士,就会选择去购买其他修士手上的时间。  

而道门也不禁止这种行为,甚至为此提供便利。  

修士可以来道门登记一个时间凭证,凭证制作之后,这部分时间就不再属于修士本人,而是属于拥有凭证的人。  

这实际上也是给新晋修士的一种福利,毕竟刚走到这一步的修士,其实还不需要截天尺这种宝物,可以拿出来跟前辈们做交易。  

毕竟到了这一层次的修士,此前积攒的普通宝物,基本上都已经没有太大价值,只有事关化神的资源才有些看头。  

当然,截天尺的拥有时间在手上拿的越久,那就是越值钱的东西,但出手越早也能越早让自身加快修行,如何权衡就见仁见智了。  

徐先这次换到的,是在大约两年多以后的截天尺时间,一年租期,这已经是相当临近的时间了,价值很高。  

而他也为此直接付出了一个半月的手杖租期,真要按价值算起来,其实还是对方小亏了一些。  

猩红手杖毕竟只是参考,而截天尺是实打实的帮助。  

前者唯一的优势大概就是“绝版”,以后再也见不到了,才有人愿意出这样的价钱来购买。  

两个多月后的现在,猩红手杖终于再度回到徐先手上,而今天就是要交还给柳忆岚的日子。  

徐先也趁着最后几天时间,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