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劫雷(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周昭一路向北飞去。  

越往北越是冰漠,人也就越少,也就越适合他渡劫。  

刚刚开始的时候还只是一片荒芜的落叶,如同秋季的景色一样。  

但越往北方就是越发萧条,整个天地之间几乎没有别的颜色。  

就只剩下了白色这种单一的色调。  

而且没有什么生物路过,就只有时不时在陆地上迁徙而过的人群和兽群,都是一副行色匆匆的模样。  

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住人的,像是这种在极北苦寒之地生存的人,完全是在极端天气下生活,但也是生活得好好的。  

这就是北莽的氏族了估计。  

北莽才是北俱芒洲简称,乃是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除了此地的原住民之外,几乎没有外来人会踏上这片土地。  

但也就是这种闭塞,造就了他与众不同的文化,和中原很大程度上已经改变为国家体制而言,这里还是部落文化。  

就连他们信仰的宗教都是很特殊的,每一个部落都有自己的信仰。  

像是刚刚路过的那个部族,他们的脸上都会戴着狼头一样的东西。  

这个部族的信仰就是狼神咯。  

而只不过这种单一信仰其实在北莽还是比较少的,大家更多的是什么都信。  

就像是最往北的部族,他们几乎每一处都供奉着不同的神灵。  

只不过看神像就可以看出来,这些神灵都是和中原截然不同的。  

只不过最神奇的其实是这些神灵都有自己的神性。  

虽然大多不强,但周昭可以很明显感觉到他们的存在。  

而且他们此时正是出奇一致地看向从上空飞过的他。  

这也就是为什么这里的氏族能一直保持不败的原因,几乎所有的氏族都是联合在一起的,他们所信仰的神或多或少也是有关系的。  

完全可以做到一方有难八方应援。  

而且这里的人民由于闭塞导致的信息不畅通,会非常虔诚地相信着自己的宗教。  

就算是本身很弱的神灵,只要百姓对于他的香火之力和信仰之力足够强,都是会很好地提升自己的神力的。  

但他越向着北莽深处飞去,突然间传来一种灵魂的刺痛。  

他急忙收回了自己探查的目光。  

果然,把这些北莽氏族融合起来的,还是传说中主神。  

或者说不是主神,因为她们这里或许不是这么教的。  

北莽主要还是以巫教为主,他们这里的主神或许应该被称为大祭司。  

而刚刚警告他的,应该还不是大祭司,因为那眼神的实力虽然强势,但还没有那种可以和西方教、道教分庭抗礼的能力。  

但就算不是大祭司,周昭也不敢随意把自己的神识放下去了。  

只是在空中凝了个形,深深一拜表示自己没有恶意,他便继续向北而去。  

一路向北总能找到一个好地方。  

现在路过的虽然够萧条,但是灵力蕴藏的并不够。  

不足以成为渡劫的地方,也无法布置相关的法阵。  

其实这些地方在本土的典籍之中也都是有所描述的。  

毕竟道家的先贤的足迹几乎是踏遍了三江六岸的。  

这种地方属于巫术的集合地,虽然空气足够纯净,但其中的巫气也是浓郁非常。  

浓郁到周昭都有些不适应了。  

这种地方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浓郁的巫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天劫的强度。  

应该可以多撑几道的样子。  

突然,下方的一个大冰泽吸引了他的目光。  

非常晶莹的大冰泽,几乎整片都是冰川。  

没有经历过人工的纯天然地带。  

当然这种地方没有经历过人工的原因也很明显,就是因为太冷了。  

周昭下降到半空,距离地面还剩下几十米的时候就已经有些顶不住了。  

虽然他作为一个仙人是不怕冷的,但是这么寒冷的地方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差不多零下将近一百多度吧。  

周昭不是很清晰,这也只是他大概估计出来的数字。  

他感觉自己身子都有些被冻僵了,急忙运转起自己的真气。  

真气在体内流窜着,他感觉自己好了很多。  

至少刚刚被冰封住的嘴巴是可以说出话来的了。  

周昭叹了口气,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口气,刚刚出口就变成了冰霜。  

差一点点就粘在了他的嘴上。  

一直在呼吸的鼻孔都酸得不行,单纯是寒冷的作用。  

而且这种地方绝对是纯粹的,虽然没有可以用来阻挡的巫气,但也没有可供发酵的道气。  

周昭席地而坐,刚刚好坐在了冰川上。  

马上就会是传说中的极夜了,一片漆黑刚刚好是他可以修炼的好时机。  

周昭拔出自己的剑,在冰上切割出了一个很小的窟窿。  

在旁边冰川上敲下来了一大块冰,然后雕琢成他的形状。  

刨去里面,周昭直接走进去尝试了一下确实还不错,虽然是在冰里面的,但感觉温暖了一些。  

周昭本来就看过地域志,在极北冰川上生活的人,都是住在冰屋之中的。  

只要等到天劫一过,他就直接进入这冰雕之中,然后就沉入冰面之下。  

到时候等到他醒来就直接破冰而出就好了。  

这样子就能达到真正的好好巩固。  

而且完全不用担心像是溺水什么的,这冰雕他用法力凝聚了,就算是神兵都未必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