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洛国敢战士(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舞。  

他的目光从眼前这些身上各個染血的士兵们身上扫过,他没有说话,从战车上走下,走到士兵们面前,这里的很多人他都认识。  

每年洛仁和他都会代表公室去亲自给这些士兵们送粮食布帛,他们的孩子都在洛国的公学之中。  

洛国公室可能是诸夏之中最穷的公室,就是因为将大量的财货赐给了这些最底层的公族之人。  

“曹伯云,你跟了本将这么多年。  

这些年我们和卫国打、和东夷打,你都很是勇猛。  

怎么到了这里,连拼命都不敢?”  

没想到曹伯云却泣声道:“将军,这些年臣随您南征北战,每战必先登,什么时候怕过死呢?  

公室对我等的恩情,便是倾尽洛河的水,也无法报答一二。  

但是这一次出来的兄弟实在是太多了,若是都折在这里,到时候谁来护着主公呢?  

那王畿之中的天子,臣没见过。  

臣只知道给我们吃,给我们穿,当年饥荒之时,宁愿自己挨饿也要让臣吃饱的是主公。  

拿洛国人的血,给天子搏命,臣不服!”  

随着他的话,几乎所有的士兵都跪在地上垂泪,一片悲戚之色,明显都是同样的想法。  

洛仲数举起了手中的鞭子,但还是放了下去,他的眼中同样含着泪。  

洛国执行宗法最是严格,但是公族之间的感情却比其他诸侯国不知道强到哪里。  

“你们说的,本将军知晓,主公也知晓。  

但主公还是将我们派到了这里,为什么?  

因为我们的老祖宗是素王啊!  

虽然你们都已经不再祭祀老祖宗,但是你们的身体里都留着老祖宗的血。  

这些血就是你们现在为什么要拼命的原因。  

身为素王的子孙,这就是我们的命。  

邦周的天命要永恒的绵延下去,邦周的天命要像天上的那轮太阳一样!  

两百多年前,殷商的天命被终结了,殷商的神也同时落地。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殷商传唱六百年,现在还有人祭祀吗?  

维天之命,於穆不已。  

於乎不显,素王之德之纯。  

这是赞美先祖素王的诗歌,如果邦周落地,周人像商人那样东躲西藏,还有谁能知道素王的伟大?”  

泣泪的声音渐渐消失,如果说素王是所有周人的神,那么他们这些素王子孙就是狂信徒。  

“如果我们今天不拼命,等到死了,见到素王,难道会不羞愧吗?  

若是有那一日,恐怕吾一定会悔恨今日没能维护素王之后的名誉。  

死后无颜面见祖宗神灵,这难道不是最痛苦的事情吗?”  

所有的洛国士兵都已经升腾起熊熊的战意。  

“素王当年说九州是上天赐给诸夏生存的土地,四方的蛮夷都是窃据土地的盗贼。  

现在这些盗贼却想要鸠占鹊巢,向承受天命的邦周挑战。  

如果我们能够打败他们,想必素王在天上也会为我们这些子孙而自豪。”  

“杀蛮夷!杀蛮夷!”  

所有的士兵都挥舞着兵器,语气之中满是愤怒,恨不得立刻就和那些淮夷拼个你死我活。  

洛仲数唱起了素王颂圣诗,所有的士兵都纷纷跟着颂唱起来。  

“素王的神灵在天上,多么辉煌多么光明。  

素王的品德多么纯净,我们要继承。  

顺着素王天命的道路啊,子子孙孙永远践行。  

子子孙孙永远践行!”  

是啊,我们是素王的子孙,天命的道路要永远践行,就从我们开始。  

天光之下,三千洛氏儿郎手持利刃,杀气冲天,震得那些诸侯军甚至都不敢言语。  

洛仲数将青铜盔戴在头上,大吼道:“今日若是不能攻破许邑,吾无言面见先祖,便自裁于此,愿意拼命的洛氏子弟跟我上!”  

你的家族政治信誉增加了伱的家族家风发生了改变,忠臣出现的概率增加了你的气运点开始大幅增加世界发生了不可预知的变化姬昭在飘飘渺渺之间望着这一幕,眼神幽暗,愈发深邃不见底,抬头望望天,那里有一团极其压制的、甚至让他都感觉阴寒的黑云,现在似乎消散了一些。  

“与邦周之间的牵绊?”  

他低头望着手中的英灵卡,嘴中喃喃着:“英灵殿,英灵归去之处。”  

他的身影渐渐隐去,消失不见,只留下似有似无地片言只语,“通关…成神…英灵。”  

跟随着洛仲数南征北战,洛国公室用来镇压四方的敢战士宛如猛虎一般,冲向许邑。  

诸侯军将全部的弓箭手用来掩护,这三千精锐分批进攻,第一批三百人一进场的效果就完全不同。  

本就不算是很高大的围墙,仅仅几个冲锋就直接冲了上去。  

淮夷人瞬间大骇,不明白这些周人军队怎么突然变得这么精锐起来。  

连忙将预备队调来,几乎将所有的手段都打击到这些装备明显不同的士兵身上。  

许邑城头上到处都是尸体,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淮夷人的,还没有断气的士兵满地打滚的哀嚎着,死去的士兵根本就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留下全尸。  

这幅惨绝人寰的景象刺激着所有人的心理,同袍死在面前带来的心理压力是常人无法理解。  

又是一轮弓箭的互换,无数的箭矢在天空之中就互相击打着,经过不计伤亡的进攻消耗,淮夷人的箭矢储备很明显不足,相比较之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