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6 磨刀霍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兄弟们我又双叒叕开新书了:重启人生:我能打给十年前的自己,兄弟们帮忙收藏,给几张推荐!  

正因为铜矿的品位不高,这就导致如果使用咱们国内的铜矿冶炼,会大大提升成本。  

因为我们国内的铜矿,大多数都是品位低于或者等于0.04的低品位铜矿。  

这样的铜矿在冶炼过程中,不但好消耗大量的水,没提炼一吨的铜矿出来,可能就要消耗十几吨的水。  

与此同时,还会造成大量的水污染,伴随着还会消耗大量的电能。  

而我们进口的铜国的铜精矿,那品位就高得多了,有些甚至能够达到百分之三所有的品位。  

当然价格,也是我们国内铜矿的好几倍。  

当然这个价格,都是这帮家伙在办公室里算计的好好的。  

他们会通过设置在咱们这边的一些信息收集网络,来估算咱们的铜产量,以及品位,还有价格。  

然后在根据这些数据,对他们的铜矿价格进行调整。  

反正就是调整到一个,让咱们心痒痒,但却又不能不接受的价位。  

因为最后核算下来,虽然国内的铜矿价格确实很低,但最后算下来,还是使用进口铜精矿冶炼更加划算。  

毕竟人家的铜矿品位更高,在冶炼过程中损耗的成本更低。  

而正因如此,也是让中咱们吃进了苦头。  

可即便如此,咱们还是严格控制着进口的数量,毕竟咱们也不想任由他们宰割。  

所以每个月进口的数量,基本也就控制在十五万吨左右。  

需求旺盛的时候就多进口一些,需求不旺的时候,就尽量少进口。  

不过这也让咱们连通的企业很是难受,明明看到有市场份额,却吃不下去。  

而且自己辛辛苦苦的出功出力,可最后哪怕炼出了铜,也卖出去了,可大头的利润却都被这些海外巨头们给拿走了。  

可虽然很是不齿这帮欧美矿业巨头的行径,但咱们也拿人家没办法。  

谁让咱们是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呢。  

虽然咱们小时候都学过什么地大物博,但到了现在,只要是懂得资源的,就都知道,咱们真的算不上地大物博。  

很多重要的战略物资,都要靠从国外进口呢。  

就比如这铜矿,就让咱们很是无可奈何。  

甚至比铁矿石,还要更让人无奈。  

可是最近一段时间,欧美的这些狂野巨头们,却乐不下去了。  

因为他们发现,最近一段时间,龙国方面突然减少了对海外铜矿的进口。  

要知道,最近一段时间,龙国的电动车产业可是突飞猛进呢。  

国内很多汽车制造巨头,都纷纷开始大手笔押宝电动车产业。  

所以龙国的电动车产业,目前应该说是处于爆发的前奏。  

可问题是,这个时候,龙国应该对铜矿石的需求很旺盛啊?  

去年的时候,他们国内的铜产量已经达到了一百八十万吨,这已经要站到全球年产量将近百分之十的产能了。  

按道理来说,今年随着铜需求的爆发,他们的年产量超过全球百分之十那是妥妥的。  

而这几家巨头,也都磨刀霍霍做好的准备。  

按照他们的心理预期,这国际铜期货的价格,在今年突破一万两千美元那应该是妥妥的…  

按照他们的预计,今年龙国国内的铜价,最起码也能上涨到八万元每吨左右。  

而这样畸形高涨的铜价,势必会拖慢龙国经济的发展速度。  

也会给他们赢得更多的发展时间,与此同时,也能让他们从铜国身上吸到更多的血。  

毕竟铜价格飙升,可是会蔓延到其他产业当中去的。  

这其中收到影响最大的势必是汽车,线缆,电机,马达,家电等等这些用铜的大户。  

像汽车就不必说了,且不说什么电动车,就是普通汽车,也需要大量使用铜原件。  

比如汽车上都要使用的续电器,和逆变器,就需要铜来做触点开关的。  

还有每辆车上都装的小功率电机,这些可是启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  

还有空调压缩机等等,这些重要的零部件都要用铜。  

至于说线缆,电机,马达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  

目前很多高品质的线缆里面就都是铜线,至于电机里面的线圈就都是铜线的,还有马达也是如此。  

至于说家电,那老早以前就是用铜大户,比如空调的散热管,很多都是用的铜管。  

所以铜的用途相当广泛,这还没算什么五金,变压器,光伏设备,线路板等等。  

这些只要是有用到电子元器件的方面,就都需要大量使用铜。  

所以根据这帮巨头们估计,今年铜期货价格涨幅,将最起码将龙国国内的通胀指数推高零点五个百分点。  

这还是他们可以控制的情况下,如果他们不刻意控制,那光是这铜的涨价,就能把龙国国内的通货膨胀指数,给推高一个百分点左右。  

这数据,那可就和铁矿石差不多了。  

而铁矿石,那就不必说了,龙国的用量实在太大啊!  

所以对他们国内经济的影响,那是显而易见的。  

可谁能想到,一款小小不起眼的有色金属,对龙国经济的影响,也能有这么大的威力。  

只不过这帮家伙平时都比较克制,吸血都是悄悄的进行,不搞得太过明目张胆。  

毕竟这铜如果涨价长得太猛,遭罪的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