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升级之路(1/2)
兄弟们我又双叒叕开新书了:重启人生:我能打给十年前的自己,兄弟们帮忙收藏,给几张推荐!
而这套工匠培养体系,看着简单,可实际上建立,那才叫一个难!
想想德国,和当年的日本,是花了多少年时间才建成这样的体系的?
而现在日本出现的问题就是,体制过于僵化,让年轻人看不到晋升的希望。
这也是和他们等级社会森严有关,所以现在很多日本人已经没了他们祖辈当年的干劲。
所以干脆就选择躺平了。
而德国人在这方面稍微做的好那么一点,这主要是因为德国人在财富分配上做的比日本好。
就是公司和社会,会把相当一部分的利润,分给员工。
让员工们感受不到巨大的生活压力,让员工们能更多的红利。
这样才能让员工们更有动力在岗位上坚持下去,并且大大提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这也是我们的工厂,在七八十年代时期的样子,那时候的工人是把自己当成工厂的主人的。
可后来什么时候这种风气变了的?
因为改开,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把好的政策和资源集中支援了某些地区。
其他地区就成了长期被吸血的对象,再加上别的地区,民间可以做一些越界的试探。
上面就睁一眼闭一眼,可如果北方的工厂进行这样大胆的试探,那可就完犊子了。
轻则说你贱卖国有资产,重则说你这是方向问题。
结果就是南方民营经济越走越活,北方渐渐就僵化,到后面就没了创新的勇气。
最后轻工业领域,南方的民企私企迅速抢占市场。
北方国企因为不够灵活,渐渐丢失了阵地,然后就被人扣上人员臃肿,人浮于事的帽子。
最后工人们的想法也渐渐变了,最后导致整个体系崩坏。
当然这些都是后面人们总结出来的…
而现在要想重振我们的重工业体系,那就必须要在重工业这一块加大投入。
因为多少年了,我们国内不管是国营,还是私营企业里面使用的主要还是欧洲和日本的生产线。
这样一来,别看我们生产了大量的工业品,可实际上最后能留在我们手里的利润却少之又少。
就比如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很多省份,都开始实行了拉闸限电。
很多人对这种情况就进行了很多解读。
什么要工业品涨价,希望给大洋彼岸的通货膨胀在助推一把云云。
每当看到这样可笑的说法,肖锋都是无语。
怎么现在这种必赢的说法到处都是…
这些人把老百姓当成什么了?
这样的论调看多了,真的让人觉得…
其实这拉闸限电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此前为了碳综合,我们加大了风电,光伏的建设投入。
而减少的火电的配比,结果很多火电厂产能下降。
再加上早前因为供给侧改革,很多煤矿都被关停了。
结果今年气候异常,北方地区降雨频繁增多,再加上煤价高企,导致很多电厂储备煤不足。
所以电厂自然不愿意在这时候多发电,因为多发电,就意味着多赔钱…
至于说想要国际货物的定价权,还有助长一下外面的通胀。
这真的是…但凡懂点经济学,都不至于说出这样的话!
因为都这时候了,怎么还能…
现在的情况,明明就是我们处于很为难的境地。
上游海外资本控制的资源大幅涨价,不管是石油,煤炭,还是铁矿石,价格都已经涨到飞起。
然后就是发达工业国家,比如德国和日本,利用各种借口给他们的工业品涨价。
比如IGBT晶片,或者是PLC控制模块,甚至是电容电阻这些电子元器件。
人家随便找个借口,就说我们疫情严重,很多工厂停工,原材料上涨,所以要涨价。
结果就可以随便割咱们的韭菜。
因为咱们是来料加工的大国,别看咱们制造了很多产品。
可问题是,很多产品的核心零部件咱们都要从国外进口的。
就比如一个IGBT芯片,这个部分的市场市值,咱们每年进口就要1200亿元。
这个不说,谁知道?
而且人家一涨就全涨…
光是今年,咱们进口IGBT芯片,就要比往年多花三百亿甚至更多。
因为这玩意,你所有的工业品都要用到。
就比如很多人引以为傲的,咱们国产电池,汽车,洗衣机,冰箱,变频空调等等。
里面都要用到IGBT芯片,因为这玩意控制着电流的分配。
什么时候给电,电流给多大,电机速度多少等等都要有这个小小的芯片控制。
所以这玩意是电气自动化的关键核心零部件。
甚至可以说,比我们手机上用的芯片还要重要。
而世界上能造好这玩意的就两家,一家是德国英飞凌,一家是日本三菱。
其中英飞凌就占据了全球百分之五十的市场份额!
所以人家想怎么割你的韭菜,人家就能怎么收割你!
而反观咱们,你说咱们的工业品敢随便涨价吗?
一方面是海外客户愿意愿意接受?
二来是,你以为咱们生产的产品,在海外真的没有替代品吗?
东南亚那些国家,等这个机会都等疯了。
如果你
而这套工匠培养体系,看着简单,可实际上建立,那才叫一个难!
想想德国,和当年的日本,是花了多少年时间才建成这样的体系的?
而现在日本出现的问题就是,体制过于僵化,让年轻人看不到晋升的希望。
这也是和他们等级社会森严有关,所以现在很多日本人已经没了他们祖辈当年的干劲。
所以干脆就选择躺平了。
而德国人在这方面稍微做的好那么一点,这主要是因为德国人在财富分配上做的比日本好。
就是公司和社会,会把相当一部分的利润,分给员工。
让员工们感受不到巨大的生活压力,让员工们能更多的红利。
这样才能让员工们更有动力在岗位上坚持下去,并且大大提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这也是我们的工厂,在七八十年代时期的样子,那时候的工人是把自己当成工厂的主人的。
可后来什么时候这种风气变了的?
因为改开,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把好的政策和资源集中支援了某些地区。
其他地区就成了长期被吸血的对象,再加上别的地区,民间可以做一些越界的试探。
上面就睁一眼闭一眼,可如果北方的工厂进行这样大胆的试探,那可就完犊子了。
轻则说你贱卖国有资产,重则说你这是方向问题。
结果就是南方民营经济越走越活,北方渐渐就僵化,到后面就没了创新的勇气。
最后轻工业领域,南方的民企私企迅速抢占市场。
北方国企因为不够灵活,渐渐丢失了阵地,然后就被人扣上人员臃肿,人浮于事的帽子。
最后工人们的想法也渐渐变了,最后导致整个体系崩坏。
当然这些都是后面人们总结出来的…
而现在要想重振我们的重工业体系,那就必须要在重工业这一块加大投入。
因为多少年了,我们国内不管是国营,还是私营企业里面使用的主要还是欧洲和日本的生产线。
这样一来,别看我们生产了大量的工业品,可实际上最后能留在我们手里的利润却少之又少。
就比如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很多省份,都开始实行了拉闸限电。
很多人对这种情况就进行了很多解读。
什么要工业品涨价,希望给大洋彼岸的通货膨胀在助推一把云云。
每当看到这样可笑的说法,肖锋都是无语。
怎么现在这种必赢的说法到处都是…
这些人把老百姓当成什么了?
这样的论调看多了,真的让人觉得…
其实这拉闸限电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此前为了碳综合,我们加大了风电,光伏的建设投入。
而减少的火电的配比,结果很多火电厂产能下降。
再加上早前因为供给侧改革,很多煤矿都被关停了。
结果今年气候异常,北方地区降雨频繁增多,再加上煤价高企,导致很多电厂储备煤不足。
所以电厂自然不愿意在这时候多发电,因为多发电,就意味着多赔钱…
至于说想要国际货物的定价权,还有助长一下外面的通胀。
这真的是…但凡懂点经济学,都不至于说出这样的话!
因为都这时候了,怎么还能…
现在的情况,明明就是我们处于很为难的境地。
上游海外资本控制的资源大幅涨价,不管是石油,煤炭,还是铁矿石,价格都已经涨到飞起。
然后就是发达工业国家,比如德国和日本,利用各种借口给他们的工业品涨价。
比如IGBT晶片,或者是PLC控制模块,甚至是电容电阻这些电子元器件。
人家随便找个借口,就说我们疫情严重,很多工厂停工,原材料上涨,所以要涨价。
结果就可以随便割咱们的韭菜。
因为咱们是来料加工的大国,别看咱们制造了很多产品。
可问题是,很多产品的核心零部件咱们都要从国外进口的。
就比如一个IGBT芯片,这个部分的市场市值,咱们每年进口就要1200亿元。
这个不说,谁知道?
而且人家一涨就全涨…
光是今年,咱们进口IGBT芯片,就要比往年多花三百亿甚至更多。
因为这玩意,你所有的工业品都要用到。
就比如很多人引以为傲的,咱们国产电池,汽车,洗衣机,冰箱,变频空调等等。
里面都要用到IGBT芯片,因为这玩意控制着电流的分配。
什么时候给电,电流给多大,电机速度多少等等都要有这个小小的芯片控制。
所以这玩意是电气自动化的关键核心零部件。
甚至可以说,比我们手机上用的芯片还要重要。
而世界上能造好这玩意的就两家,一家是德国英飞凌,一家是日本三菱。
其中英飞凌就占据了全球百分之五十的市场份额!
所以人家想怎么割你的韭菜,人家就能怎么收割你!
而反观咱们,你说咱们的工业品敢随便涨价吗?
一方面是海外客户愿意愿意接受?
二来是,你以为咱们生产的产品,在海外真的没有替代品吗?
东南亚那些国家,等这个机会都等疯了。
如果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