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7 搅动风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过在世界第一的淫威之下,大家也就是敢怒不敢言。  

不过这时也都睁大了眼睛,开始满世界寻找合适的避险资产…  

而与此同时,H国推行的货币出海政策已经有很多年了。  

前些年的时候,国家大手笔在海外搞各种基建项目。  

其实一方面是想缓解,国内钢筋水泥的过剩产能。  

另外一方面,其实就是想要让国内的货币,走出海外。  

把本国货币国际化,不过可惜的是,海外的那么多基础建设项目,确实有一部分搞得还算成功。  

但货币出海的政策,却一直不算太理想。  

原因很简单,就是阻力太大了。  

其实所谓的货币出海,说道最关键的根子上,就是要让咱们的货币成为篮子货币。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要能成为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货币。  

因为最有成为别国的外汇储备货币,咱们国内的压力,才能转而疏散到海外。  

你懂得,这里就不能往深了说,总之就是学习世界第一而已。  

而世界上目前有资格,成为其他国家储备货币的。  

就只有米元,日元,欧元,还有瑞郎这么几种。  

米元这个就不用说了,世界老大,有着世界最强科技,和军力,为美元背书,保驾护航。  

所以目前地位是无可撼动的,在世界货币流通领域,能够占据超过百分之九十的流通量。  

无可争议的世界货币!  

而日元,之所以也能够成为其他国家的储备货币。  

那是因为他们发达的制造业,比如电子领域,和汽车领域,还有医药制造领域。  

因为世界其他国家知道,如果储备日元,用这些日元可以从日本换来昂贵的电子元器件,还有保值率最高的日本汽车,还有他们生产的医药,还有其他各种产品。  

说实话日本产品的名声和质量,就是他们发行的货币的担保。  

正是因为这种强担保,所以别的国家才愿意储备日元。  

至于说欧元,那就更不用说了。  

性质介乎于日元和美元之间。  

整个欧盟,也有很多科技方面的尖端产品,而且还能生产世界上最好的汽车。  

另外他们也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这一点可比日本要强。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他们的军力,也可以为他们的货币背书。  

所以这也是人们同样愿意,把欧元作为储备货币的一个原因。  

至于说瑞郎,那完全是因为瑞士特殊的中立国身份。  

如果某些国家,比如中东波斯这样的国家,因为得罪了老大,受到了制裁。  

那么他们本国无法获得足够的美元的情况下,就只能转投购入瑞郎。  

毕竟作为中立国的货币,还是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自由兑换的。  

至于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货币,那就是前世界老大发行的英镑了。  

因为英镑是和世界黄金价格挂钩的,所以别看英国没有日本和欧盟那么多的高科技产业。  

也没有欧盟和米国那样强大的军力,但是掌握黄金定价权的英镑,也是世界上的一种强势货币。  

至于咱们,则正在努力,把咱们的货币,变成和这些列强货币带有同样属性的储备货币。  

不过说实话,这条路比较难走。  

因为咱们即没有米国,那样强大的军力,可以为货币背书。  

也没有像欧盟和日本,那样的高科技产品,为自己的货币做强担保。  

所以想要在这条路上走的畅通,注定是困难无比。  

不过几年下来,咱们倒也不是一点成绩没有。  

比如和毛熊之间,咱们就达成了协议。  

毛熊在和米国翻脸,甩掉了所有美元储备和美债之后,就把咱们的货币做成了储备货币。  

并且同意和咱们之间的石油交易,用软妹币来结算。  

另外一个国家就是波斯,自从被米国制裁之后,他们也选择了和咱们用软妹币结算石油。  

当然这两个国家,之所以有这样的选择,也完全是因为那时候特殊的国际环境。  

而最近中东的另外一个土豪,也在考虑把咱们的货币,作为储备货币,和石油结算货币。  

当然他们之所以会这样做,也是因为世界第一,已经从原来他们的最大出口对象,变成了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所以他们才把注意力,放到了咱们这边的国内市场。  

只不过想要转型过来,是非常困难的。  

最近他们也在和咱们国内在谈。  

而世界其他国家吧,其实也知道咱们现在实力很强劲。  

也想着购买一些咱们的资产作为避险资产,或者储备一些咱们的货币。  

但却一直没有采取什么行动。  

之所以还在犹豫,其实主要也是和咱们的货币担保有关。  

你就说军力方面,咱们和世界第一肯定有着很大的差距。  

如果哪天真的发生冲突,那咱们的货币,肯定要贬值的。  

另外就是说担保,毕竟咱们的高科技产业还是太少了。  

如果你说那些普通的日用品,说句实话,这些东西,咱们国内确实种类齐全。  

而且产量也非常大,价格也非常便宜。  

但说到关键是,这些产品都没什么技术门槛。  

那天咱们不生产了,别的国家也能生产。  

或者说那天别的国家能生产了,而且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