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8 稳扎稳打,进军全国(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因为很多问题是来源于设计,说白了就是娘胎里带出来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一般苹果中部的设计师和工程师们都很难能发现,或者解决问题。  

因为他们设计的时候,考虑的是一个思路,所以哪怕改的时候,也会顺着这个思路改。  

最后改来改去,也改不好。  

而富士康那边的生产线可是不能停,不能等的。  

因为一停,那就是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损失。  

所以这个时候,就要驻场工程师出马了。  

可别小看了这些驻场工程师,最初富士康的驻场工程师可都是清华,北大,甚至是科技大的高材生。  

而这些人,因为常年在第一线干活,所以对于设计,和实际相结合这一块,最是擅长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所以很多时候设计师自己都想不出解决方案的问题,他们往往只需要几天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这也是苹果为什么离不开富士康的主要原因。  

很多苹果的设计师和工程师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后却都能被富士康的驻厂工程师给解决掉。  

但正因如此,这也导致了富士康败退离开h国的一个主要原因。  

因为富士康是一家宝岛企业,而这样的企业都有一个恶习。  

那就是不管如何,在管理者的位置上,都喜欢用他们那边的人。  

哪怕在无能,也愿意给高薪用。  

这就导致咱们这些驻厂工程师的上升空间有限。  

所以当这些工程师们感觉自己在这里的职场,已经到达一个天花板的时候。  

人家自然会选择跳去其他公司。  

而富士康的其他对手,自然也乐不得的接受这些经验丰富的驻场工程师。  

而且还愿意给予高薪厚职,至于富士康那边因为公司的中层管理,和那些驻厂工程师之间矛盾重重。  

在业界内口碑已经变得实在不堪,很多国内一等学府的毕业生,除非万不得已没人愿意到他们这里来工作。  

正因为人才方面的缺失,导致他们竞争力自然下降。  

正因如此,他们也才选择到印度去投资建厂。  

大家可千万不要以为,他们仅仅是看中了哪里低廉的人力成本才愿意去的。  

事实上他们也在赌在那边,他们能找到更廉价的工程师资源。  

可惜这样的想法,注定不太现实。  

回归主题,而在神农公司这边,尽管陈键锋已经一再是加快速度了。  

可是现在随着工程项目的大量展开,很多原本和理想化的设计,在现实面前,注定是需要修修改改的。  

不过还好,都不是什么致命性的错误,改一改就能解决。  

就是繁琐了一点,而且他那边也给出了一个很乐观的预计。  

预计在一个月后,他的第一个温室大棚就可以正式投产了。  

而第一个大棚里,他打算种上简单的绿叶菜。  

而第二个大棚,他则打算种上草莓。  

因为那个时候,刚好是春节将至的时候,种一些草莓,市场前景也会好一些。  

而肖锋和何小君,自然不会过多去干预他的公司运行。  

他们只想看看这家企业,被孵化出来之后,能够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而按照陈键锋的说法,他这里的一期工厂完毕之后。  

等到明年年中,就能正式的满负荷运转。  

而到那个时候,出产的蔬菜,则可以供应周边一百万人口的需求。  

如果市场反应不错,那么他接下来将直接开展第二期项目。  

并且在同时,他还打算进军省城市场。  

因为省城那边,不光人口众多,最关键那边还是一个交通要道。  

可以连接省内大多数城市,而且还能辐射周边的几个省市。  

很多附近省市的市场,也能够消化吸收一部分他们的蔬菜。  

如果他们的蔬菜上市之后,反响良好,那么他们就将开始像周边的省市蔓延继续拓展。  

而肖锋最欣赏的就是陈键锋这种稳扎稳打的态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