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7 什么样的钢材能够接受这样的考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前往法国谈判的H东造船厂也不负众望,思想守旧不开放的竞争对手强多了。  

一点都不负远东第一国际大都市,以及对外最佳友好城市的称号。  

靠着高明的谈判技巧,很快就和法国GTT谈妥了交易。  

以2200万欧元的价格,从法国GTT的手里,引进了LNG船…的图纸…  

并且在今后建造的头十艘船里,每艘将上缴百分之一的技术提成费。  

而且这可不是利润的百分之一,而是造价的百分之一!  

而至于十艘船以后的专利费用吗,那就到时候再谈。  

反正这可比南朝国每造一艘船,都要交给法国人百分之五的专利费要强多了。  

谁让咱们使用的是马克I型技术呢,而南朝国用的可是马克II型技术…  

反正这次谈判是取得了‘空前成功’,其实这也是照顾竞争对手。  

这要是他们那个竞争对手去谈判,谈成这样的结果回来,那注定一个丢失国格人格,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帽子是肯定少不了的。  

最后肯定是有人要为此背锅下课,甚至进去的。  

可是人家H船厂去谈完回来,一句轻飘飘交学费就解决了所有问题。  

所以…就不多说了,多说容易四零四。  

却说这H造船厂引进了GTT的技术之后,就开始造LNG船了。  

可是等到把图纸拿回来这么一瞧,却傻了眼,原来人家这技术真是不简单啊。  

这可和以前堆料一般的造船不一样,这个LNG船的技术含量是真的高啊!  

就说这GTT的独门绝活,殷瓦钢薄膜液货维护系统,为啥能后来居上,占据LNG船的主流技术圈层。  

人家靠的就是这殷瓦钢的独特物理特性。  

且说这LNG船,之所以这么难造,就是因为这液化天然气非常难以运输。  

这种燃料你要运输,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液化,而你把天然气液化,你就要保证运输仓能够保证零下163度的温度。  

因为只有在这个温度及以下,天然气才能保证液化。  

而且这船可绝不仅仅是就造个大罐子,在造个压缩机塞到船上那么简单。  

你还要把储存仓以及船体设计的非常符合流体力学,因为你要保证船只在航行过程中,受到的水阻,风阻都是最小的。  

因为这种船运输的液化气非常的危险,很是害怕船体剧烈晃动,所以对船只的稳定性要求就非常的高。  

这就比拼的是船只的形状设计能力了…  

一艘标准的十万方LNG船上运载的液化气,这要是爆炸的威力,那可是相当于四十多颗广岛原子弹的爆炸威力…  

所以这船的流体力学造型要求很高,就非常符合常理了。  

除了造型之外,就要说使用的材料了。  

H船厂引进的虽然是马克I型,也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初代产品,但其实技术含量也是相当高的。  

就说这液化气的储存仓,首先内层使用的就是殷瓦钢。  

这种钢咱们根本就生产不出来,只有0.7毫米厚,而且非常容易腐蚀,伸手摸一把8小时之内必定生锈,而一旦生锈,那整张板就必定报废。  

所以在使用这种钢板焊接的时候,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要保证空气非常的干净整洁,甚至还要保证百分之六十的干燥度以上工作。  

而这时给工人们只能提供百分之二十五的新鲜供氧,干脆就是背着氧气筒工作。  

而且在焊接的时候,工人还必须带着纯羊皮手套,吸附汗液和手心的潮气。  

最关键是这种钢板焊接,对于技巧要求还非常高,普通人根本就无法完成。  

必须要经过专门培训,才能完成。  

当时H船厂看完这样的施工要求,简直都疯掉了。  

这尼玛哪里还是钢板啊,这不就是个祖宗吗?  

恐怕就算造航空母舰,也不会对钢板焊接要求这么高吧?  

那么,世界上钢材那么多,为什么,咱们就不能使用其他钢材来替换这总殷瓦钢呢?  

嘿!这还真问道点子上了。  

世界上特种钢千千万,但真要找出能够替换掉这种殷瓦钢的还真就没有。  

为啥?这当然还是和液化天然气的特性有关。  

因为要在零下163度以下的温度,来保证天然气是液化状态,所以这就对钢材的要求非常高。  

因为任何钢材都会又热胀冷缩的特性,这样一来,如果用其他的钢材做仓体材料。  

都会免不了,经常要在零下163度以下,到常温25度左右的温差之间来回切换。  

装货运输的时候,就要保证在零下163度以下,空船的时候就是常温状态。  

这样一来,钢材就要经常面对二百多度温差的来回考验。  

这么大的温差,普通的特殊钢,哪里能够承受的住?  

只要来回几趟,恐怕就要嗝屁了,热胀冷缩之下,裂缝,金属疲劳变脆等等都会时时发生,导致泄露发生危险。  

所以最早的天然气运输船,其实就不是运输液化气的,而是运输压缩天然气的,叫GNC。  

而殷瓦钢这种材料,和其他特殊钢比起来,他就有一种特性,那就是对温差非常的不敏感,热膨胀系数极低。  

说白了就是不会又很强烈的热胀冷缩效应,甚至最低到零下230度的时候,他都不会发生明显的形变。  

这样一来,它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