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0 轰炸东J(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好球!”  

当看到刘易斯,一头把孙泽林的传球顶进了浦和红宝石队的大门。  

坐在落地窗前吧台后面的何小君更是忍不住喜形于色,直接一跃而起,挥舞起了拳头。  

多少年了,都没有看到华国球队这样压制着J联赛的球队打了。  

遥想当年他们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刚好看到过H国队最后一场对日本队的碾压。  

那还是1998年H国队,在东亚四强赛上,2:0击败了没有中田英寿的日本队。  

而在那之后,H国队在任何世界大赛中,好像就再也没有对日本队有胜迹了。  

这种情况,直到最近几年,国内资本开始蜂拥进入中超联赛之后,大手笔的引进外援之后,才有所改变。  

不过也就是在亚冠赛场上,靠着那些超级外援的发挥,才能和日韩球队一较高下。  

尤其是最近几年,制霸国内联赛的某大队,曾经多次击败过J联赛的球队。  

也算是给华国球迷,争了一口气。  

不过他们的巅峰期也并不长,最辉煌的时候也莫过于拥有阿根廷核心那几年。  

那几年的某大队,确实实在亚冠赛场上打出了统治力。  

可惜好景不长,那名阿根廷中场关键时刻有犯了脑抽。  

面对某大送上的大合同,却宣称自己要享受快乐足球,于是转身会南美踢球去了。  

结果回去之后,却被撞了个满头包。  

他能在亚洲赛场上称王称霸,那是因为这里的球员水平不够,而且球队也愿意以他为核心,给他更多的球权,让他处理球。  

可是回到南美之后,他算个几把,像他那样技术的球员一抓一大把,而且他也三十的年纪了,又有那只球员愿意以他为核心?  

结果回去踢了几年不开心,老婆还把他在华国赚的钱给挥霍了一空。  

最后只能低头回中超来淘金,不过某大已经不想在要他了。  

而某大之所以会没有在接纳他,显然也是被气到了,当球队正处于巅峰期,结果这家伙非得要走,怎么留都留不住。  

结果最后双输,这孙子回南美之后,也没踢出来,而某大在亚洲赛场的成绩也是直线下跌。  

也就从那之后,某大也就失去了在亚洲赛场上的统治力。  

而今天在看了滨城名厨队的开局之后,滨城队的表现,让何小君突然感觉,自己又看到了当年那只横扫亚洲的某大。  

甚至可以说,他们比某大还要更强。  

就比如球队的核心托马斯,论技术一点不比当年的孔卡差,论身板对抗,那更是比孔卡强得多。  

而且说起组织进攻,他更是一点都不弱。  

甚至怎么看都有点当年齐达内的味道。  

每当滨城名厨队其他球员打不开缺口,或者不知道怎么进攻的时候,只要把球交给他就行了。  

而他总是能够用传球来撕破浦和队的防线。  

当浦和队采用链式防守的时候,他就用传球调度对方。  

如果能够把浦和队的防守队员引出来,他就直接带球突进,自己撕开对方的防线。  

在前锋线上配合上那个冲击力极强的刘易斯,这只滨城名厨队那就是无敌的。  

果然在第一个进球五分钟之后,滨城名厨队的第二个进球也如期到来了。  

丢了第一个球之后,让蒲河红宝石队士气下挫了不少。  

而在开球之后,他们立刻就组织了疯狂的进攻,想要尽快扳平比分。  

可惜现在几乎所有的日本球队,都面临一个至为关键的问题,那就是他们缺乏一个强力有力的终结者。  

就是说日本队虽然有世界级的中场,可他们却没有合格的前锋。  

事实上日本J联赛出产的前锋,别说是世界级,就算在亚洲都算不上顶级的。  

原因无他,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体素质太差。  

纵观历届日本国家队,他们的前锋,别说一米八以上,就是身高能突破一米七五的都不多。  

而且身高不高也就算了,身体对抗能力也不行,而且最关键的是,还缺乏爆发力和速度。  

之前也就是有过几个门前嗅觉比较机敏的前锋,靠着捡漏还能近一些球。  

可蒲河红宝石队和其他J联赛的球队不太一样,他们的前锋在J联赛是出了名的强。  

这只浦和红宝石队的前锋一共有五人,其中有四个是八十年代的老将,只有一名是九五年的。  

今天浦和红宝石队派上场的前锋,正是他们以往纵横J联赛的黄金组合。  

两名前锋,一个是斯洛文尼亚外援柳比杨基齐,另外已经是归化的南朝国球员李忠诚。  

柳比杨基齐身高一米八六,李忠诚的身高是一米八三,两名球员都属于身高体壮型。  

相比较而言,柳比杨基齐技术更好,而李忠诚的冲击力更强。  

不过他们的弱点就是,两人都是年过三十的老将,体力方面可能不足以支撑完全场。  

以往蒲河红宝石队,就是靠着这两个攻城锤,不敢说横扫J联赛,也能让大多数J联赛的球队是闻风变色。  

可是今天碰上了滨城名厨队,这两名前锋就不灵光了。  

原来那个斯洛文尼亚外援柳比杨基齐,在J联赛,可以靠着自己高大的身体,和细腻的脚下技术,形成一个巨大的反差,然后在联赛中大杀四方。  

可是今天碰上了名厨队的后防核心卡尔陈,他那三板斧就完全不灵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