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城内交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闻着马车上少女散发的淡淡清香,皇甫哲茂的注意力却被其他的事情吸引了。  

“卢家妹妹,命令车夫向偏僻处行去。”  

突如其来的要求让卢婉有些发蒙,瞪着大眼睛问道:“因何要向偏僻处行去?”  

皇甫哲茂挑开窗帘,默默地看向马车的身后:“我们被别人跟踪了,某家倒要看看天子脚下,谁敢如此放肆!”  

久经沙场的杀伐之气从他的身上散发出来,卢婉没来由的一阵寒颤:“就依皇甫家哥哥之言,李伯,向南行去。”  

“得嘞,小姐坐好一会就到。”  

等马车来到了目的地,皇甫哲茂将准备随他一同下车的卢婉摁了回去:“你且坐好,有什么不对就让马车往皇甫府行去,没人敢在那里放肆!”  

“承允哥哥,你要多加小心呐!”  

卢婉一双大眼睛中全是自责的神情,要不是她执意邀请皇甫哲茂,也不会出现这档子事情。  

刚一下马车,从对面阴影处就走出来一位黑面环眼,满脸胡须的“中年人”。  

从面目上看,对方顶多十八九岁,可是要加上这一脸的胡须,怎么着也三十往上了。  

“兀那小子,某家听说你很是嚣张,今日某家就来杀一杀你的锐气!”  

雷霆一般的声音让马车里的卢婉都不自禁的捂住了自己的耳朵,这壮汉的声音也太大了。  

皇甫哲茂倒是猜到了对方的身份,疑惑着问道:“燕人张翼德?”  

这么一问让张飞直接蒙了,失声说道:“你怎么知道某家的身份?”  

皇甫哲茂眉头一挑,拔出眼见的佩刀就斩了过去:“废话少说,先过上几招!”  

要知道对面可是关羽口中万军从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的张飞,正好可作为自己经历两次机体强化后的参考。  

雁门郡时自己已经可以与五子良将之一的张辽都知道难舍难分,只是对上张飞不知结果如何。  

从皇甫哲茂的第一句话开始,张飞就陷入到一种莫名的情绪当中。  

本来是自己来找对方麻烦,怎么看起来对方比自己主动许多。  

当皇甫哲茂的刀光即将临身的时候,张飞赶紧将这些乌七八糟的思绪赶出脑海,全身心的投入到这场战斗当中。  

只是当两柄宝刀接触在一起的时候,张飞更是被对方的气力给震惊到了。  

平素里只有自己的兄长关羽才能如此与自己对战,没想到这养尊处优的公子哥竟然也有这么一手。  

看着张飞惊讶的表情,皇甫哲茂将佩刀抗在自己的肩膀上:“张翼德,有什么可惊讶的,某家在长社、南阳与黄巾对战的时候,你们还在幽州四处浪荡呢!”  

张飞被气得哇哇直叫,他们在幽州也是讨伐黄巾有功,就是因为这些人的偏见,让玄德兄依然还是一介白身。  

“黄口小儿竟敢口出狂言,看爷爷上来擒你!”  

两人继续扭打在一起,在卢婉的眼里,就只能看到刀光乍现,两人的身影都笼罩在了刀光之中。  

远处正在观战的刘备和关羽都皱起了眉头,本来刘备打算让张飞教训皇甫哲茂一顿,然后自己再及时的将张飞劝下。  

只是没想到这皇甫哲茂的武力远超自己的想象,可以与张飞战上一个旗鼓相当。  

交战了五十回合之后,皇甫哲茂从对方的刀上感觉到了一次强过一次的力量。  

而他自己基本上已经到了极限,让他明白自己与后世三国一流武将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接下来他奋力将张飞的佩刀挡到了一边,自己退后一步说道:“某家倒是并非阁下的对手,就此罢手如何?”  

张飞这个时候已经杀得兴起,哪里会放过皇甫哲茂,当下举刀再次冲了上来:“胜负未分如何罢手,再接张某一刀!”  

“翼德停手,切勿冲动!”  

这个时候刘备一脸汗水的跑了过来,气喘吁吁的将张飞阻止了下来。  

皇甫哲茂对这一刀倒是怡然不惧,他相信自然有人去帮他解决。  

果然一位身长九尺、面如重枣的年轻人一把抓住了张飞的手臂,轻声说道:“翼德,此事到此为止,先行住手!”  

“大哥,这小子狡猾的狠,他肯定未尽全力!”  

“二弟,我说这件事到此为止,千万不可让玄德难办!”  

张飞一脸的恼火,狠狠吐出一口浊气:“哼,以后别让我逮住机会!”  

皇甫哲茂没有搭理张飞,而是似笑非笑的看着刘备:“玄德兄倒是来得及时,实在有些出乎小弟的预料。”  

刘备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这才沉声说道:“我这小兄弟脾气暴躁,只是听完刘某今日的遭遇,私下里就要为刘某出头。刘某也是后知后觉,万幸及时赶到,不至于酿成惨祸。”  

皇甫哲茂不置可否,指了指一旁的马车说道:“当街袭击朝廷命官,可不是什么小罪。不过今日本太守还有事宜,这件事情就此作罢如何?”  

刘备哪里会有什么不情愿,他的老师卢植刚刚赦免出来,对方真要执意将张飞投入大狱,他根本没有能力捞他出来。  

“师兄,你怎么也来了?这两位是?”  

卢婉看到暂住卢府的刘备突然出现,这才从马车上走了出来。  

看着卢婉清丽的面庞,刘备暗地里握紧了拳头,片刻就恢复到正常:“小妹,这两位是我在涿郡结交的英雄好汉,还未有时间告知老师。小妹你这是和皇甫公子去哪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