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祭礼开始(1/2)
花甜心如鹿撞地回到房间,小黑猫正安静窝在角落偏头看着她。
“小黑你该换药了,要乖哦。”
她平复了一下心情,从柜子里摸出给小黑猫治虫毒的药草,拆开它左前爪的布条,细细涂了一层。
花甜一边涂药,一边走神,恍恍惚惚从柜子里再找来白布给它缠好,浑然没发现自己缠错了爪。
窗外响起清脆的铃铛声响,是送魂祭礼即将开始的提示。
“啊,时辰到了。”
花甜回神,捏了捏小黑猫的脸,轻轻吻到它的额头:
“小黑我先走啦,你在家乖乖养伤,等我回头去镇上给你带好吃的。”
花甜笑容烂漫地对着小黑摆摆手,走向了院中。
轻薄的白纱缠绕着三个牌位,身穿丧服的花甜眼上蒙着白布,由花奶奶牵着她的手,缓缓走上了街。
小黑猫目送她走远,轻轻叼下右爪的白布,套回了左边。
它脚步轻盈地跳下桌,消失在房间的阴影处。
大概是因为在山上,三泉镇的夜晚略有些凉。
花奶奶打着一盏镇魂灯,年迈的脸皮表情安宁,引着花甜牵上一根白布。
这是一条染成黑色的麻绳,长约二十米,上面系着五六十根一尺长的白布,由三泉镇的年轻人一人一根牵着,以免他们蒙着眼睛掉队。
一个又一个身穿丧服的三泉镇村民在街上汇聚。
年老的村民自觉走在队伍前列,提着镇魂灯照亮夜路。三泉镇的年轻人则牵着白布麻绳,安静抱着亲人的牌位走在队伍末尾。
青铜铃铛的声音传来,三泉镇的村长腰间挂着牵魂铃,从队首往后,挨个蘸取身旁瓮中的浑水洒在他们身上。
“一洒去污邪…二洒归故里…”
村长嘴里喃喃低语,将送魂队伍中的每个人都祈福完后,将一旁的瓮交给了留守的赵阳。
牵魂铃断断续续地声音飘扬远去,循着这铃声,送魂队伍缓缓地开始下山。
他们要带着已故的亲人重回故土,落叶归根!
夏流风坐在一棵年纪颇大的槐树上,远远看着这送魂队渐渐走远,在夜晚的山间逐渐变成几簇遥远黯淡的灯光。
他手上把玩着刚刚把他吓到那根绳子,顺手帮花甜重新栓回树上。
树叶潇潇,街上抱着大瓮的赵阳,摸黑往家走,一不小心,瓮中的浑水撒了一瓢在地上。
浓烈刺鼻的味道,隔着老远都能被人闻到。
夏流风皱皱眉,只觉得闻到一股刺鼻的硝石味,混着一股灶上熬了三天没加水的中药味,难闻的很。
“赵家小兄弟,你抱着这是什么东西做的?”
赵阳放下瓮,捏着鼻子缓了一会儿:
“好像是我们村长参照古方自己琢磨着熬的,据说有除秽安魂的作用,谁知道呢。”
如果是用把人熏晕的标准来安魂,那这个村长确实很有一手。
夏流风心里吐槽,客气道:“要不要帮你搭把手?”
“不了大爷,你在那歇着就好!”
赵阳憨厚一笑,继续吃力地抱着瓮往回走。等他终于将那瓮搬回了家,夏流风眼尖地咦了一声,哭笑不得地看着他刚才不小心洒了水的地方。
一片黑压压的蚂蚁争先恐后着从蚁巢里逃跑,然而才刚从洞里冒头,粘到一点那瓮水的残渣,就立刻四脚朝天原地暴毙。
一整窝可怜的黑蚁,竟然一个逃命成功的都没有…
夏流风心里微微一动。
他站在树上四下环视,整个三泉镇除了赵阳和他娘亲外,所有的村民都跟着村长下了山。
夏流风想了片刻,干脆顺着这棵老槐树继续向上爬。
他站在树梢,竭力眺望远处,只见那一遛三泉镇的镇魂灯光恍恍惚惚飘到了山脚下,那是三年前的三泉镇遗址,此刻也随着人群的到来,一盏一盏亮起了灯光。
远远的,一个环形光圈在山下亮起。
然后,那些飘去的镇魂灯光,悠悠连成一线,原路返回。
夏流风知道,送魂祭需要年轻的三泉镇人为三年前死去的血亲守夜,而现在返回的人是年岁稍大的三泉镇民,他们已经完成了一半的仪式,等次日清晨再下山去接年轻人回来就行了。
直到这批年纪稍大的三泉镇民回到了镇上,夏流风才从树梢滑下来,心情安定下来。
看来确实是他想多了,这三泉镇就是非常普通的一个小乡村,就算送别亲人的礼节奇怪些,仪式繁琐些,又能说明什么呢?
花甜牵着白布,顺着人群规规矩矩地下了山。
她眼上蒙着厚重的白布,只能看到朦胧的光,但怀中爹娘和爷爷的牌位给了她无限的安全感,让她即便什么也看不见,也没怎么惶恐。
这是她第三次参加送魂祭。
三年前的那天晚上,洪水冲走了她的父母和爷爷。等天武门的仙人们下山来治住了洪水后,他们在山洞临时搭建的火堆旁,想为死去的亲人们办一场葬礼。
村长呵斥了他们,说是那些被水冲走的人说不定还活着,说不定还会回来,没见到尸体前他是不会让他们办葬礼的。
花甜知道,村长一家十口人,一夜过去后仅有他一人活着等到了救援,心里一时难以接受。
于是,葬礼变成了送魂祭,没有人会说三泉镇的那一半人已经“死了”,活着的人只是在用虔诚的仪式,一遍一遍地行走在上山下山这条路上,祈祷那些被洪水带
“小黑你该换药了,要乖哦。”
她平复了一下心情,从柜子里摸出给小黑猫治虫毒的药草,拆开它左前爪的布条,细细涂了一层。
花甜一边涂药,一边走神,恍恍惚惚从柜子里再找来白布给它缠好,浑然没发现自己缠错了爪。
窗外响起清脆的铃铛声响,是送魂祭礼即将开始的提示。
“啊,时辰到了。”
花甜回神,捏了捏小黑猫的脸,轻轻吻到它的额头:
“小黑我先走啦,你在家乖乖养伤,等我回头去镇上给你带好吃的。”
花甜笑容烂漫地对着小黑摆摆手,走向了院中。
轻薄的白纱缠绕着三个牌位,身穿丧服的花甜眼上蒙着白布,由花奶奶牵着她的手,缓缓走上了街。
小黑猫目送她走远,轻轻叼下右爪的白布,套回了左边。
它脚步轻盈地跳下桌,消失在房间的阴影处。
大概是因为在山上,三泉镇的夜晚略有些凉。
花奶奶打着一盏镇魂灯,年迈的脸皮表情安宁,引着花甜牵上一根白布。
这是一条染成黑色的麻绳,长约二十米,上面系着五六十根一尺长的白布,由三泉镇的年轻人一人一根牵着,以免他们蒙着眼睛掉队。
一个又一个身穿丧服的三泉镇村民在街上汇聚。
年老的村民自觉走在队伍前列,提着镇魂灯照亮夜路。三泉镇的年轻人则牵着白布麻绳,安静抱着亲人的牌位走在队伍末尾。
青铜铃铛的声音传来,三泉镇的村长腰间挂着牵魂铃,从队首往后,挨个蘸取身旁瓮中的浑水洒在他们身上。
“一洒去污邪…二洒归故里…”
村长嘴里喃喃低语,将送魂队伍中的每个人都祈福完后,将一旁的瓮交给了留守的赵阳。
牵魂铃断断续续地声音飘扬远去,循着这铃声,送魂队伍缓缓地开始下山。
他们要带着已故的亲人重回故土,落叶归根!
夏流风坐在一棵年纪颇大的槐树上,远远看着这送魂队渐渐走远,在夜晚的山间逐渐变成几簇遥远黯淡的灯光。
他手上把玩着刚刚把他吓到那根绳子,顺手帮花甜重新栓回树上。
树叶潇潇,街上抱着大瓮的赵阳,摸黑往家走,一不小心,瓮中的浑水撒了一瓢在地上。
浓烈刺鼻的味道,隔着老远都能被人闻到。
夏流风皱皱眉,只觉得闻到一股刺鼻的硝石味,混着一股灶上熬了三天没加水的中药味,难闻的很。
“赵家小兄弟,你抱着这是什么东西做的?”
赵阳放下瓮,捏着鼻子缓了一会儿:
“好像是我们村长参照古方自己琢磨着熬的,据说有除秽安魂的作用,谁知道呢。”
如果是用把人熏晕的标准来安魂,那这个村长确实很有一手。
夏流风心里吐槽,客气道:“要不要帮你搭把手?”
“不了大爷,你在那歇着就好!”
赵阳憨厚一笑,继续吃力地抱着瓮往回走。等他终于将那瓮搬回了家,夏流风眼尖地咦了一声,哭笑不得地看着他刚才不小心洒了水的地方。
一片黑压压的蚂蚁争先恐后着从蚁巢里逃跑,然而才刚从洞里冒头,粘到一点那瓮水的残渣,就立刻四脚朝天原地暴毙。
一整窝可怜的黑蚁,竟然一个逃命成功的都没有…
夏流风心里微微一动。
他站在树上四下环视,整个三泉镇除了赵阳和他娘亲外,所有的村民都跟着村长下了山。
夏流风想了片刻,干脆顺着这棵老槐树继续向上爬。
他站在树梢,竭力眺望远处,只见那一遛三泉镇的镇魂灯光恍恍惚惚飘到了山脚下,那是三年前的三泉镇遗址,此刻也随着人群的到来,一盏一盏亮起了灯光。
远远的,一个环形光圈在山下亮起。
然后,那些飘去的镇魂灯光,悠悠连成一线,原路返回。
夏流风知道,送魂祭需要年轻的三泉镇人为三年前死去的血亲守夜,而现在返回的人是年岁稍大的三泉镇民,他们已经完成了一半的仪式,等次日清晨再下山去接年轻人回来就行了。
直到这批年纪稍大的三泉镇民回到了镇上,夏流风才从树梢滑下来,心情安定下来。
看来确实是他想多了,这三泉镇就是非常普通的一个小乡村,就算送别亲人的礼节奇怪些,仪式繁琐些,又能说明什么呢?
花甜牵着白布,顺着人群规规矩矩地下了山。
她眼上蒙着厚重的白布,只能看到朦胧的光,但怀中爹娘和爷爷的牌位给了她无限的安全感,让她即便什么也看不见,也没怎么惶恐。
这是她第三次参加送魂祭。
三年前的那天晚上,洪水冲走了她的父母和爷爷。等天武门的仙人们下山来治住了洪水后,他们在山洞临时搭建的火堆旁,想为死去的亲人们办一场葬礼。
村长呵斥了他们,说是那些被水冲走的人说不定还活着,说不定还会回来,没见到尸体前他是不会让他们办葬礼的。
花甜知道,村长一家十口人,一夜过去后仅有他一人活着等到了救援,心里一时难以接受。
于是,葬礼变成了送魂祭,没有人会说三泉镇的那一半人已经“死了”,活着的人只是在用虔诚的仪式,一遍一遍地行走在上山下山这条路上,祈祷那些被洪水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